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本研究用鸟枪法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B002的基因组文库,经平板法筛选得到了六株能水解合成底物对-硝基苯-α-D-葡萄糖吡喃糖苷的阳性克隆,经鉴定均含克隆了寡聚-1,6-葡萄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HBM001-pHBM006)。选择pHBM003,对其插入片段测序分析,此片段内有一编码561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该 蛋白质的计算分子量为65.985kD。HB002的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氨基酸序列与Bacillus sp.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的寡聚-1,6-葡萄糖苷酶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1%、67%,相似性分别为89%、79%。从pHBM003中扩增出寡聚-1,6-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到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得到三个能水解对-硝基苯-α-D-葡萄糖吡喃糖苷的阳性克隆HBM003-1~HBM003-3,将此三个菌株热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可检测到特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HBM003-1、HBM003-2表达的蛋白约66kD,为完整的寡聚-1,6-葡萄糖苷酶,而HBM003-3表达的蛋白质偏小;表达的蛋白质均有寡聚-1,6-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702.
2001年在江苏选择南京、盐城两地,试验观察转Bt基因抗虫棉GK22的种植,对棉田害虫及杂草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是:咀嚼式口器害虫的棉铃虫(Helicover pa armigera),红铃虫(Pectinophora goosypiella),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金刚钻(Earias cupreoviridis),棉不造桥虫(Anomis flava),棉大卷叶虫(Adoxophyes orana)等虫口数量,蕾铃被害均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处理区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幼虫总 量,比对照区分别减少92.51%,78.4%,其中:棉铃虫幼虫数量分别减少88.3%,72.9%,蕾铃被害虫减少87.5%,90.7%,74.11%,55.85%,红铃虫虫花减少74.4%,51.64%,铃内活虫减少90%,100%,玉米螟虫口减少72.7%,100%,金钢钻,造桥虫,卷叶虫虫口减少93%以上,对刺吸式口器盲蝽象(Adelphocoris suturalis),棉蚜(Aphis gossyppii),棉红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uns)等害虫,试验区和对照区种群消长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显,两试对杂草种类及数量调查,抗虫棉区和对照区差异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70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下调氧自由基水平在大鼠成肌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对数生长期大鼠成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n=6):正常对照组(control),单纯bFGF组(bFGF),氧化应激组(H2O2),干预组(bFGF+H2O2)。氧化应激组采用含100μmol/L H2O2的培养基继续孵育4 h。免疫组化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阳性沉积颗粒;免疫荧光观察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Bcl-2、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及细胞色素C(Cyt.C)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t.C、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氧化应激组成肌细胞Bcl-2表达降低,ROS、Cyt.C表达显著增加(P < 0.05)。与氧化应激组比较,bFGF干预后的成肌细胞Bcl-2表达增加,ROS及Cyt.C表达减少(P < 0.05)。结论:bFGF对成肌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FGF下调氧自由基水平、Bcl-2蛋白增加、Cyt.C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04.
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的18个居群分别进行ITS序列克隆和测序,研究海南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籼粳分化。结果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的ITS序列居群间差异性显著,ITS1长度为163~239 bp,G+C含量变化范围为53.5%~77-2%。ITS2长度为165~243 bp,G+C含量变化范围为54.5%~74.2%。ITS1和ITS2区简约信息位点分别为108个和145个,单一信息位点分别为7个和2个。InDel(插入/缺失)位点分别为133个和145个,发现了9个ITS籼粳特异性位点。ClustalX软件排序及Mega构树结果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存在籼粳分化,偏籼型有10个居群,偏粳型有8个居群。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海南普通野生稻在起源演化上的地位,并为有效利用海南优良野生稻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5.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ABA/progesterone (P4) stimulates PPI breakdown and its role in the acrosome reaction (AR), spermatozoa of guinea pig were preincubated in MCM-LCa2+ for 5.5 h and then labeled with [32P]pi for 1 h. Samples were washed through a three-step gradient Percoll, adjusted to 5×107 cells/mL and exposed to 2 mmol/L Ca2+, 5 μmol/L GABA, 10 μmol/L P4 and other agents. Lipids were separated by t.l.c. and radioactivity in spots determined by scintillation counting. The AR was assessed by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 when spermatozoa were treated with GABA, 32P-label diminished rapidly in phosphatidylinositol 4, 5-bisphosphate (PIP2), 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 (PIP), and increased in phosphatidic acid (PA). The loss of label from PPI was almost completed by 10 min. The time-course of the AR was much slower than PPI when spermatozoa reached a maximal response by 15 min; (ii) the pattern of PPI hydrolysis and stimulation of AR was similar for the three agonists  相似文献   
706.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密切联系,新近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S、生长相关基因蛋白-α和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趋向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7.
豆渣活性成分的提取、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渣是以纤维等天然高分子为主的食品加工行业废弃物,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潜力的原材料。本文综述了豆渣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与保健功能,以及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提取方法、改性及应用。豆渣作为可降解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利用倍受关注,将为废弃天然高分子的再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08.
以苗期抗旱性不同的37份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3份A基因组材料(AA)和3份四倍体小麦(AABB)为材料,通过直接测序法检测TaCRT-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小麦苗期抗旱性的关系,并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TaCRT-A基因DNA长度为3887 bp,在总长度为167141 bp的核苷酸序列中共检测到20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包括165个SNP和37个InDel,二者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1013 bp和1/4517 bp.编码区的核苷酸多样性π值小于非编码区,编码区所承受的选择压力较大.43份试材可分为14种单倍型,其中H1、H2和H13分别含有普通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A基因组供体种的1份材料,H6、H7分别包含抗旱性极强的1份材料,H8包含四倍体波斯小麦并同时包含抗旱材料与干旱敏感材料,H11主要包括强抗旱材料与中等抗旱材料;虽然TaCRT受水分胁迫诱导表达,但TaCRT-A基因的结构多态性分析未能揭示其多态性与小麦苗期抗旱性之间的直接关系;利用RIL群体(Opata 85 ×W7984)将该基因定位于3A染色体标记Xmwg30~Xmwg57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0.5 cM和49.6 cM.  相似文献   
709.
综述了花色苷对高等植物器官颜色的决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花色苷本身的呈色属性、液泡定位及其在植物器官中的非均一性分布决定了花色苷能赋予植物器官颜色。花色苷单体和聚合体分子结构及其变化的多样性,以及花色苷合成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相关性决定了植物器官颜色的多样性。温度、光、水和矿质通过影响花色苷在液泡中的积累量而制约植物器官色度,液泡pH、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分子结构变化而制约植物器官色相。同时,细胞形状也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光学属性而制约器官颜色的变化。最后,还对植物器官颜色的机理和人工改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10.
设计了3组微尺度可控实验研究环棱螺的生态功能及其对水体各要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受控条件下,环棱螺代谢释放氮、磷,使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均明显增加,430 h后溶解性总氮和溶解性总磷分别较初始增加0.73~2.56倍和1.85~3.41倍,且高营养盐浓度条件下,环棱螺的代谢释放受到抑制.环棱螺对水体悬浮颗粒物具有显著的短期促沉效能,且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及成分有关,初始浊度较高的高岭土溶液和藻华水体的沉降速率与螺密度呈正比.短期内环棱螺能显著降低水体叶绿素a浓度,且去除率与螺密度呈正比,但随着时间增加叶绿素a浓度迅速升高.环棱螺对微囊藻的摄食和营养盐释放促进绿藻取代蓝藻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