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31.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放线菌是一类大有开发潜力的微生物资源。目前使用的分离条件和技术尚不完善,容易被外源菌和内生真菌、细菌污染,因此内生放线菌尤其是稀有内生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技术至少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介绍了植物内生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并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2.
核桃楸种源选择试验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13个核桃楸种源,在黑龙江省林口和兴隆两个试验点进行播种育苗,调查1年生苗木生长量,进行核桃楸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核桃楸在两地播种后,苗高、基径生长量差异显著,适合林口地区的优良种源为绥阳、和龙、帽儿山和辉南种源;适合兴隆地区的优良种源为抚松、和龙、兴隆和绥阳种源。林口试验点核桃楸种子直径与1年生苗木基径生长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可以作为反映基径生长量的指标,用线性函数模型来模拟核桃楸种子与苗木的生长情况的相关系数和拟合度相对较高。通过对13个种源地和2个试验点的主要环境因子差异与其1年生苗生长性状差异相关性分析,核桃楸不同种源1年生苗高与纬度和年平均气温等环境因子有一定相关性,且呈负相关,核桃楸种源可适当向北移栽。  相似文献   
133.
小兴安岭十种典型森林群落凋落物生物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玲玲  毛子军  孙涛  宋元 《生态学报》2013,33(6):1994-2002
在小兴安岭地区选取10种典型森林群落分别设置样地,研究该地区不同群落类型凋落物的年产量、月动态变化以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0种群落类型中年均凋落物量大小依次为椴树红松林(4.08t· hm-2·a-1)>蒙古栎红松林(3.83 t·hm-2·a-1)>云冷杉红松林(3.55 t·hm-2·a-1)>云冷杉林(3.44t· hm-2·a-1)>枫桦红松林(3.43t·hm-2· a-1)>山杨次生林(3.26 t·hm-2·a-1)>白桦次生林(3.04 t·hm-2·a-1)>枫桦次生林(2.96 t·hm-2·a-1)>杂木林(2.95 t·hm-2·a-1)>白桦落叶松林(2.91 t·hm-2·a-1).凋落物各组分中均以落叶为主,约占凋落总量的60%以上,枝仅占凋落量的5.7%-9.4%.凋落物月动态模式主要有两种:单峰型的有蒙古栎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枫桦次生林、山杨次生林、白桦次生林、杂木林,高峰期在8-10月份;双峰型的有云冷杉红松林、云冷杉林、白桦落叶松次生林,前两种群落的凋落高峰期在4月和9月,后者高峰期在8月和10月.不同群落类型年凋落量差异显著,原始红松林凋落量高于天然次生林,且凋落高峰出现时问以及各组分所占比例与群落类型有关,同时也与树种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4.
模拟增温和不同凋落物基质质量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在土壤、水分相当的条件下模拟增温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及其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水平下,不同凋落物质量(两种单一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性。利用碱式吸收法测量了凋落物分解累积释放CO2动态。将N浓度和C/N率作为凋落物质量参数,用呼吸产生CO2的积累值和凋落物质量损失率确定凋落物分解率。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单一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分解均有促进作用,在不同温度水平上,不同质量凋落物的分解特性有所差别,25 ℃和29 ℃条件下混合凋落物分解速率>蒙古栎单一凋落物>红松单一凋落物分解速率。然而,在31 ℃条件下混合凋落物与蒙古栎单一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差不大,二者均大于红松单一凋落物分解速率。  相似文献   
135.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治疗性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联合免疫策略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治疗疫苗 L2E7E6和 rAdE7E6的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 L2E7E6融合蛋白和重组腺病毒 rAd5E7E6以不同的联合免疫程序分别免疫 C57BL/6小鼠,通过检测其诱发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以及观察其在 HPV16小鼠治疗模型中的抑瘤效果,比较分析联合免疫对小鼠免疫反应及治疗肿瘤效果的影响.结果:异性联合免疫组均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该2组针对 E6、E7特异性的 T 细胞免疫反应与同性联合免疫2组相比明显提高,并在小鼠肿瘤治疗模型中能抑制肿瘤生长.结论:异性联合免疫策略可明显提高 HPV16 L2E7E6及 rAd5E7E6疫苗的 T 细胞免疫反应,且有效治疗 HPV16相关肿瘤,为 HPV16 L2E7E6及 rAd5E7E6疫苗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6.
检视和记述了我国边草蛉属Brinckochrysa Tieder 5个种类(包括1新种):桂边草蛉Brinckochrysa guiana sp.nov,琼边草蛉B.qwngana Yang,莲座边草蛉B.rosulataYang et Yang,膨板边草蛉B.turgida(Yang et Wang,1990)和秉氏边草蛉B.zina(Navas,1933),新种有详细的形态学描述、插图、种名词源以及与其近似种的区别.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桂边草蛉,新种Brinckochrysa guianasp.nov.正模♂,广西临桂县,150 m,1963-04-29,杨集昆采.  相似文献   
137.
记述采自我国广西的狭溪泥甲属5新种:密刻溪泥甲Stenelmis granulose sp.n.,深褐溪泥甲Stenelmis obscurifusca sp.n.,隆脊溪泥甲Stenelmis convexa sp.n.,、中文溪泥甲Stenelmis centridivisa sp.n,和广西溪泥甲Stenelmis guangxinensis sp.n.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8.
中度嗜盐或耐盐放线菌生长对阴离子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Cl^-被作为主要阴离子来分离和培养中度嗜盐放线菌,但是盐湖中还含有NO3^-、SO4^2-、CO3^2-和HCO3^-等阴离子。培养基中只加入含有Cl^-的盐,不能完全模拟出自然界的环境,因此对中度嗜盐或耐盐放线菌的研究会有一定的限制。实验通过研究部分中度嗜盐或耐盐放线菌菌株生长对阴离子的选择影响,结果发现中度嗜盐或耐盐放线菌对部分阴离子如NO3^-和SO4^2-没有太大的选择性,Cl^-可以被NO3^-和SO4^2-所代替;但有些阴离子如CO3^2-和HCO3^-仅对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影响较小,对盐碱环境中的其他属的放线菌,如普氏菌属(Prauserella)、链单孢菌属(Streptomonospora)、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9.
中国温带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玲  张东来  毛子军 《生态学报》2017,37(19):6370-6378
土壤有机碳矿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为准确评估中国温带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变化规律。以年代序列法代替群落次生演替过程,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碱液吸收法)测定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中生演替系列、湿生演替系列、旱生演替系列)6种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和矿化速率。3个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一致的剖面变化特征,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有机碳矿化量逐渐降少。且不同演替系列土层间有机碳矿化量不同,中生演替系列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最大,其次为旱生演替系列,湿生演替系列最小。3个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变化呈现基本一致的趋势,即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后期逐渐趋于平稳。3个演替系列6种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差异显著,表现为原始阔叶红松林白桦次生林云冷杉红松林红松枫桦次生林蒙古栎红松林蒙古栎、黑桦次生林。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矿化采用非线性指数拟合效果较好。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矿化与土壤全氮、凋落物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容重、土壤酸碱度显著负相关。不同演替系列群落的演替历史、土壤质地和养分状况等生态因子是导致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有机碳矿化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0.
刘岩  毛子军 《植物研究》2018,38(4):583-589
以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旱生演替系列的蒙古栎次生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中生演替系列的枫桦次生林和枫桦红松林、湿生演替系列的白桦次生林和云冷杉红松林这6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取样法对不同演替系列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变化、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1)3种演替系列总细根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生演替系列生物量最高,平均达8.56 t·hm-2,其次是旱生演替系列8.18 t·hm-2,湿生演替系列生物量最低,为5.79 t·hm-2;(2)对于不同演替系列细根生物量垂直变化,在阔叶红松林的正向演替过程中,森林细根生物量逐渐增加,且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降低,拟合效果均达显著水平(P<0.05),中根和粗根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3)在小兴安岭地区,6块林地不同径级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有机C和全N、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土壤pH值与细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