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几种因素对白芦笋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芦笋的不同筛选株系之间生根能力存有差异;培养温度是影响生根率的关键因素,高温[≥(25±1)℃]不利生根,发根的适宜培养温度为(20±1)℃;低光照强度(≤25mmol·m-2·s-1)对生根不利,适宜的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为40μmol·m-2·s-1;PP333、嘧啶醇不能提高试管苗生根率,且浓度过高还会降低生根率和抑制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992.
一种抗革兰氏阳性致病菌新型靶酶——分选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蛋白是经过一种被称为分选酶的半胱氨酸转肽酶的作用而锚定到细胞壁上,由于表面蛋白在病原菌的致病性方面起关键作用,分选酶有可能成为降低革兰氏阳性菌致病性的药物靶点.目前,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分选酶A(SrtA)的研究,已初步阐明分选酶的作用机制及其活性位点,与此同时,一些SrtA抑制剂的初步鉴定为今后抑制剂更深层次的筛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林窗内光照强度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窗内光强存在复杂的时空变化,对植物更新和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林窗光照强度的快速测量方法是生态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测量林窗光强的方法可分为3类:(1)直接测量法采用光量子探头等仪器直接测量光强,但测量林窗光强异质性时十分费时费力.(2)模型估测法通过几何计算可快速估测林窗任意位置光强,但模型估测法将林窗简化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并忽略了许多林窗光强的影响因素,这极大影响了它的测量精度.(3)相片法采用半球面影像等相片间接计算相片拍摄点的光强,但测量林窗光强异质性时需要在林窗内拍摄大量相片;相片法具有较高精度,可区分直射光和散射光,其中,基于半球面影像的林窗光指数(gap light index)精度最高,使用广泛;基于几何计算的林窗光指数不仅具有较高精度,且可以快速测量林窗任意位置光强,该方法适用于林窗光强水平分布格局、垂直结构以及光组成成分(直射光和散射光)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994.
海南隔距兰属植物6个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法对海南产隔距兰属植物6个种,即:大序隔距兰Cleisostoma paniculatum(ker—Gawl.)Garay、短序隔距兰C.striatum(Rchb.f.)Garay、短茎隔距兰C.parishii(Hook.f.)Garay、金塔隔距兰C.filiforme,(Lindl.)Garay、尖喙隔距兰C.rostratum(Lodd.)Seidenf.、红花隔距兰C.williamsonii(Rchb.f)Garay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大序隔距兰2n=2x=38:36m+2sm;短序隔距兰2n=2x=38=2M+36m;短茎隔距兰2n=2x=38=2M+34m+2sin;金塔隔距兰2n=2x=38=38m;尖喙隔距兰2n=2x=38=36m+2sin;红花隔距兰2n=2x=38=34m+4sm(2SAT)。主要由正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组成。除尖喙隔距兰核型分类为1A型外,其他的都为1B型。  相似文献   
995.
洋太公路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县至太白县省级公路(洋太公路)穿越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可能对该地区大熊猫种群交流产生影响.以北京一号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采用分层提取法对道路建设前大熊猫栖息地景观类型进行分类,随后在GIS软件ArcMap的支持下对分类结果进行更新,模拟得到道路建设后的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格局,利用Fragstats软件从斑块和景观2个层次上计算了洋太公路修建前后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指数.结果表明:洋太公路穿越了9.4 km的林地斑块,公路建设使沿线两侧500 m范围6.9%的土地面积转化为建设用地,其中林地面积减少0.9%,各斑块类型的破碎度增加;公路建设后,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CONTAG指数在离公路两侧300 m处变化最大,随着距离公路长度的增加逐渐趋于相同,表明公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弱.最后,提出了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人生步入老年,头发逐渐白了,脸上皱纹增加了,眼花了,耳聋了,谁都会说,这就是衰老了。可是要给衰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不是那么容易。 日前看到D.Harman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的"衰老:现象和理论"的报告中,讲述了衰老的定义,今引述于下,供参考。 衰老是使死亡危险增加的各种各样的不良变化的累积。这些衰老变化导致两种情况:一是随着生命早期后年龄增长普遍见到的连续性变化;二是与此关连的疾病与死亡机率的进行性增加。衰老变化可以归因于发育、遗传缺陷、环境、病症,以及生而有之的因素即衰老过程,这些方面可能不是互不相关的。 很容易从生命统计数据中得到群体某一年龄个体的死亡机率,可量度该年龄(指生理年龄)人群衰老变化的累积平均数。同时该年龄死亡机率随时间而变化的速度也可量度衰老的平均速度。 群体的死亡机率决定了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ALE-B)。ALE-B是健康、有作为生命时段,即功能性生命时段的粗略量度。 (雨京)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了磷酸脂酶C-γ1(PLC-γ1)在人早期胚胎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发现在胚胎龄为52-76天的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以软骨、软骨膜及肌组织反应最强。结果提示,PLC-γ1相关的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对于人早期胚胎细胞的发育、增殖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罗献瑞 《植物研究》1998,18(3):275-283
约24种,分布亚洲东南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我国有23种,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江西南部。  相似文献   
999.
罗献瑞 《植物研究》1986,6(4):31-35
本属约17种,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我国有3种,见于南部至西南部。  相似文献   
1000.
细胞间信息传递及细胞外信号对靶细胞的调控,多年来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界研究的焦点。随着Ca2+和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AG)第二信使地位的确定,对磷脂酶C(PLC)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PLC可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PIP2)产生肌醇1,4,5-三磷酸(inositol1,4,5-triphosphate,IP3)和DAG。IP3可导致细胞内储存Ca2+的释放。因此,PLC处于Ca2+和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