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黄瓜品种’新春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中度盐胁迫(50 mmol/L NaCl)条件下,外源喷施0.01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L)和24μmol/L油菜素内酯抑制剂(BZR)处理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及相关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EBL缓解黄瓜幼苗中度盐胁迫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盐胁迫导致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增加,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下降,OJIP曲线中J点、I点显著增加,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光合性能,且对PSⅡ受体侧的伤害大于供体侧,表现为PSⅡ反应中心损伤,光合电子从Q_(A)向Q_(B)的传递效率降低,电子传递受阻。(2)在50 mmol/L NaCl处理下,外源喷施0.01 mg/L EBL可显著提升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P_(n)、G_(s)、T_(r)、光合性能(PI_(ABS)),降低C_(i),显著增加单位面积内吸收(ABS/CS_(m))、捕获(TR_(o)/CS_(m))、用于电子传递(ET_(o)/CS_(m))的光能以及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_(m))。(3)与NaCl+EBL处理相比,NaCl+EBL+BZR处理后黄瓜幼苗叶片光合性能进一步降低,证明EBL对黄瓜幼苗盐胁迫引起的PSⅡ伤害有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外源喷施适量2,4-表油菜素内酯能有效缓解黄瓜幼苗叶片在盐胁迫条件下受到的光合电子传递链中(PSⅡ)受体侧的伤害,增加电子从Q_(A)向Q_(B)传递的效率,从而显著改善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92.
为揭示多年种植苜蓿后轮作不同作物对黄绵土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ICRUSt方法探究苜蓿(LC)、苜蓿-休闲-小麦(LFW)、苜蓿-休闲-玉米(LFC)、苜蓿-马铃薯(LP)与苜蓿-谷子(LM)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并利用PICRUSt法预测了其生态功能。结果表明: 半干旱区黄绵土细菌优势门为放线菌门(20.3%~32.0%)、变形菌门(19.2%~23.0%)、酸杆菌门(12.4%~14.2%)和绿弯菌门(11.0%~12.7%),其中苜蓿翻耕轮作玉米土壤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1.9%),其余处理土壤细菌优势属均为假节杆菌属(2.5%)。多年生苜蓿翻耕轮作不同粮食作物后显著降低了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但显著提高了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影响苜蓿及轮作作物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硝态氮、铵态氮和全氮。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新陈代谢(78.6%~79.1%)为黄绵土细菌群落的主要功能,苜蓿翻耕轮作作物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基因丰度,但明显提高了土壤细菌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系统等功能基因丰度。综上,多年生苜蓿翻耕轮作一年生作物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该结果可为黄绵土细菌群落演替特征的探索和苜蓿适宜后茬作物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3.
采用热水煮提法和DEAE-琼脂糖凝胶CL-6B凝胶层析对穿山龙多糖DMA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鉴定DMA的纯度和糖原组成。采用红外光谱法,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法,甲基化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法对多糖DMA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羟自由基实验研究DMA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多糖DMA显示一个单一对称的色谱峰,主要由葡萄糖组成,是由→6)-α-D-Glcp-(1→组成的多糖。DMA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94.
灵芝菌诱变育种与深层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外线对灵芝菌进行了诱变处理,选育到一株高产菌株UV-60S,其菌体干重达13.1g/L,粗多糖含量为640mg/L,分别比原菌株提高了21.3%和30.6%;并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优化了深层培养的工艺条件,使菌体产量与胞外多糖含量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5.3%和18.8%。  相似文献   
95.
严军  罗来章 《蛇志》1998,10(4):31-32
我部自1995年6月起,用福建三明制药厂生产的蕲蛇酶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记录完整的36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8例,女8例,年龄40~72岁,平均51.2岁。其中脑血栓后遗症10...  相似文献   
96.
应用脱氧核糖降解法研究了离体条件下Cu,Zn-SOD与H2O2反应产生·OH,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H2O2可使Cu,Zn-SOD失活,在失活过程中有·OH产生,甲酸钠和苯甲酸钠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Cu,Zn-SOD和降低H2O2与Cu,Zn-SOD反应中·OH的产额;热失活SOD也可和H2O2反应生成·OH,且效能高于活性Cu,Zn-SOD;用螫合剂脱去Cu,Zn-SOD的金属辅基后,脱辅基的SOD蛋白不能和H2O2反应产生·OH;Cu2+和H2O2反应产生·OH的效率很高,而Zn2+产生·OH的效率很低。实验结果提示Cu,Zn-SOD与H2O2反应产生的·OH可能是SOD活性中心的Cu2+与H2O2发生Fenton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给出各孕周胎儿各生理参数的正常值(平均值、百分位数值),以便临床参考应用。方法:单人测量,前瞻性研究,符合对象共801例,超声检查共1769次。结果:胎儿各参数均呈正态分布,得出胎儿各生理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数数值。结论: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采用多参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8.
生物技术与安徽省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进展的实际例子,勾画出对未来农业的影响,并提出我省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若干建议。1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1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首先是利用基因转化技术培育转基因品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开始于7...  相似文献   
99.
滇产草果的精油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滇产16个草果(Amomumtsao-ko)样品,测定了干果及茎叶的精油含量。干果的精油含量在1.56%~1.74%之间,茎叶的精油含量为0.085%~0.11%。从它们的精油中鉴定了近80种化学成分,主要是1,8-桉油素、柠檬醛、香叶醇、反-2-十一烯醛、2-癸烯醛、β-蒎烯等  相似文献   
100.
摘要:【目的】筛选可产生抗血栓活性物质的细菌。【方法】利用VY/4平板、酪蛋白平板从水样、土样、兔粪、羊粪、朽木等20多个样品中筛选目的菌株;利用纤维蛋白平板和纤维蛋白试管检测抗血栓活性;利用形态学特征、理化性质、16S rRNA序列同源性鉴定目的菌株。【结果】得到5株可产生抗血栓活性物质的细菌,重点研究了菌株LDS33,发现其分泌的胞外蛋白在纤维蛋白平板上和纤维蛋白试管中均显示出强烈的溶栓活性,通过试管法发现此蛋白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凝活性。结合形态学、理化性质、16S rDNA序列及进化树分析,发现该菌株属于硬壁菌门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的短小芽孢杆菌,将其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 LDS.33。【结论】短小芽孢杆菌LDS33可产生高活性的抗凝溶栓双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