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 为了探讨α血影蛋白(α-spectrin)和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在神经生长锥激烈运动与神经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双荧光染色法,以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初代培养脊神经节细胞生长锥的连续水平断面上观察α-spectrin和F-actin的三维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在水平面上,α-spectrin和F-actin分布在细胞质中,尤以细胞膜下,生长锥的P区伸展方向的前端和丝状伪足内分布最多,且α-spectrin比Factin更接近细胞膜,在纵轴方向,α-spectrin从基质侧到表达游离侧都有分布,而F-actin在生长锥体部C区和表面游离侧分布较少。结论 提示 F-actin共同参与生长锥运动,神经生长外,还参与构筑生长锥内的三维网架及维持生长锥的极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7)与实验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液尿损伤分子-1(KIM-1)、心钠肽(ANP)、血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1、6(IL-1、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尿液KIM-1、ANP、血清CYS-C、IL-1、IL-6、CRP、TNF-α、ET-1、APACHE-Ⅱ评分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可显著减轻脓毒症时急性肾损伤,可能与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肾脏血流灌注,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3.
1992年和1993年的3—11月,对宁武天池水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现有旅鸟36种,夏候鸟11种,分别占76.6%、23.4%。苍鹭、黑鹳迁来的最早(3月中旬),而迁离的则最晚(10月底);黄斑苇、栗苇迁来的最晚(5月上、中旬),而迁离时则最早(8月下旬)。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种、二级4种。省重点保护鸟类4种;中日和中澳共同保护候鸟,前者27种,后者9种。  相似文献   
84.
答嫁接是营养繁殖的一种方式,是利用优良品种的芽(体细胞)通过无丝分裂发育成新个体的人工繁殖过程。细胞在分裂时,遗传物质DNA要精确地复制一份,每个子细胞都能  相似文献   
85.
漓江滨岸草带对径流泥沙的拦截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丹  王冬梅  信忠保  史常青 《生态学报》2016,36(21):6985-6993
位于污染源和受纳水体之间的滨岸带对径流泥沙的过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滨岸植被的存在能降低径流流速,增加土壤入渗,延缓产流时间,促使径流中的悬浮物质得到沉积。而关于漓江滨岸草带过滤作用的相关定量研究和应用尚未见报道。为探索影响草带过滤效果的影响因素,在广西漓江滨岸带内按不同植被条件、不同带宽布设6个试验小区,通过小区放水试验测定滨岸草带对径流泥沙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草带能有效拦截径流悬浮物,对径流、泥沙的拦截率分别达到66%和68%,当草带宽度增加到10m时拦截率均达90%。带宽是影响径流泥沙拦截的主导因素。植被条件是影响拦截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而初始含水量和入流泥沙浓度对拦截效果的影响较小。同一草带对泥沙的拦截效果优于径流的拦截效果,且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6.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观察了维拉帕米、黄芪、地塞米松等药物对感染柯萨奇B3病毒(CVB3)的大鼠培养心肌细胞Ca^2+内流及细胞中CVB3-RNA复制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病毒感染48h,上述三药均可显著减少感染细胞及正常对照的心肌Ca^2+内流;若在病毒感染后即加入上药物,经48h培养后,黄芪组细胞中的CVB3-RNA含量显著少于病毒对照组,  相似文献   
87.
王镕华  信忠保  梁潇瑜 《生态学报》2023,43(9):3756-3765
黄土高原经过长期水土流失治理,泥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植被恢复和梯田修建对泥沙空间输移的影响尚未完全揭示。通过土地利用数据和Landsat影像确定梯田分布和植被覆盖情况,使用能表征植被和梯田对泥沙输移的阻滞作用的植被覆盖与作物管理因子和工程因子计算泥沙连通性指数(IC),分析泥沙连通性的时空动态变化,量化植被与梯田共同影响下黄土高原第三副区典型流域泥沙连通性。调整权重因子模拟不同情景下泥沙连通性指数的计算,分析植被与梯田对泥沙连通性的单独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植被快速恢复和梯田大面积修建,IC在35年间(1986—2020年)从-3.42到-9.17显著下降。情景模拟发现,在1986—1999年间,梯田为泥沙连通性减弱主要驱动因素,1999年后植被与梯田共同作用。植被影响下的IC从1986年到2020年下降73.05%,在1986—2020年间梯田影响下IC下降26.75%。在空间上梯田及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呈弱泥沙连通性,中下游主沟及部分支沟区域为强泥沙连通性。总体而言,植被恢复和梯田修建减弱泥沙输移能力,流域输沙路径集中于主沟中下游及部分支沟区域。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88.
三尖杉属(科)植物的双黄酮成分及其化学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和提取、分离、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三尖杉属植物叶的双黄酮类化合物,根据获得的化学分析结果,我们同意:(1)将三尖杉属分为二个组:篦子三尖杉组Sect.1 Pectinaea,只包括蓖子三尖杉一种;三尖杉组Sect.2 Cephalotaxus,包括本属所有其它种。(2)支持三尖杉科只包括三尖杉属1属,不支持将红豆杉科中的穗花杉属(Amentotaxus)归入三尖杉科的主张。(3) 认为三尖杉科与南洋杉科、松科、杉科和柏科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红豆杉科及罗汉松科的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9.
孔庆仙  信忠保  夏晓平 《生态学报》2018,38(8):2698-2709
种-面积关系是群落生态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了解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途径。为摸清北京山区河流河岸带植物群落调查最小样方面积,在北京市怀柔区怀九河河岸带沿线,采用基于河岸带立地条件逐步扩大样地面积的方法布设50个80m长样地,调查计算并拟合不同类型河岸带所需的最小样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怀柔区怀九河河岸带植物种数255种,隶属于70科185属。通过聚类分析将怀九河河岸带分为自然河岸带、近自然河岸带、人工岸坡乔灌草河岸带、人工岸坡观赏性乔灌草河岸带、人工岸坡疏乔灌草干砌石河岸带和人工岸坡浆砌石河岸带6种类型。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可知自然河岸带、近自然河岸带、人工岸坡乔灌草河岸带和人工岸坡疏乔灌草干砌石河岸带优先选取S=c-ae~(-bA),人工岸坡观赏性乔灌草河岸带优先选取S=aA/(1+bA),人工岸坡浆砌石河岸带优先选取S=c/(1+ae~(-bA))。满足相同比例植物种调查,不同类型河岸带所需最小样地面积存在明显差异,当满足河岸带植物调查80%植物种时,人工岸坡浆砌石河岸带(84m~2)和自然河岸带(217m~2)所需样地面积较小,其次是人工岸坡疏乔灌草干砌石河岸带(362m~2),近自然河岸带(450m~2)和人工岸坡乔灌草河岸带(460m~2)所需样地面积相似,而人工岸坡观赏性乔灌草河岸带所需样地面积最大为571m~2。所得出的河岸带植物调查最小样地面积对于河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指导河岸带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青龙胶囊治疗带状疱疹20疗效报告(摘要)金坛市河头医院孙网保,闵保林青龙胶囊系中国蛇协蛇毒研究所采用东北白眉蝮蛇毒研制的胶囊剂,我院用于试治带状疱疹20例,并设立了对照组,试用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诅,现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