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目的]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江苏、安徽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对分离自病禽的细菌进行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PCR方法检测14种毒力基因的分布,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分离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结果]共分离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56株,血清型检测结果表明,O78血清型占64.29%,为主要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显示,fimC、pfs、ompA和luxS的阳性率超过90%.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58.93%的菌株对8种以上的药物耐受.生物被膜检测显示,有16株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中等以上,其中68.75%的菌株耐8种以上的药物.[结论]O78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fimC、pfs、ompA和luxS基因为APEC保守基因.多重耐药性仍很普遍,细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2.
干翼超  李宏 《生命的化学》2020,40(2):236-242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CCA)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由于该病症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才被发现且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成为胆管癌治疗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标志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改变。大量研究表明,某些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CCA的早期诊断,故本文旨在总结与CCA诊断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3.
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及四维超声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887例中晚期产妇超声检测资料,所有产妇均行系统及四维超声检测,对比系统超声、四维超声和联合检测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析上述检查方式对不同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的价值。结果:(1)887例产妇共娩出899例胎儿,其中87例存在器质性异常,异常率9.68 %(87/899),联合检测对器质性异常检出率为94.25 %(82/87),系统超声检出率为68.97 %(60/87),四维超声检出率为79.31 %(69/87),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独检测(P<0.05);(2)系统超声检测一致性为96.05 %,灵敏度为70.59 %,特异度为98.54 %,四维超声一致性为96.47 %,灵敏度为75.40 %,特异度为98.54 %,联合检测一致性为99.57%,灵敏度为96.26 %,特异度为99.90 %,对比发现联合检测一致性、灵敏度均优于单独检测。结论:系统及四维超声对胎儿器质性异常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联合检测筛查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24.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行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高危孕妇120例,所有孕妇都给予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筛查,对超声筛查异常者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记录预后情况。结果:在120例孕妇中,二维超声诊断为胎儿颅内畸形12例,三维超声诊断为13例(预后都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染色体核型筛查检出胎儿颅内畸形12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8例,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的孕妇超声NT值都显著高于非胎儿颅内畸形孕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0例,选择继续妊娠3例,继续妊娠3例胎儿都最终死亡。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染色体核型在胎儿颅内畸形筛查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两者可互相补充,共同发挥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5.
共振瑞利散射测定痕量甲胎蛋白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磷钼杂多酸与甲胎蛋白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其结合会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最大RRS峰均位于480 n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FP浓度与散射强度成正比,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利用共振光散射强度定量测定甲胎蛋白的方法。本文对该反应体系的适宜反应条件、主要影响因素、散射强度与AFP浓度的关系、方法的灵敏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的杂多酸对于甲胎蛋白的检出限(3σ)在5.2~78μg.L-1之间,其中以磷锑钼酸体系灵敏度最高,对于甲胎蛋白(AFP)的检出限为2.5μg.L-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干扰影响,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6.
紫鸭跖草是一种高耐铜的超积累植物,本研究首次应用RNA-Seq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分析。通过全长转录组分析组装了紫鸭跖草耐铜相关候选基因,通过转录组分析,共获得82 471条N50长度为2 299 bp的高质量unigene,为紫鸭跖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对照组(CK)、300 μmol/L胁迫组(CT1)和1 000 μmol/L胁迫组(CT2)的测序数据已保存在NCBI的SRA数据库中,登录号为SAMN11265427。CT1相比于CK,共有5 028条unigene在根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约占全部unigene的6.10%,其中富集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为3 138和1 890条;CT2相比于CT1,根中共有6 813个unigene富集差异表达,占所有unigene的8.26%。其中富集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为2 555和4 258。随机选取10个基因进行qRT-PCR荧光定量分析,结果与Illumina测序数据一致,验证了基因数据差异表达的有效性。上述实验从分子水平上为研究铜胁迫下铜耐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7.
天山哈密翼龙化石围岩风化机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翼龙及其3D蛋与胚胎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这些化石在离开原始埋藏环境之后,就会出现粉化剥落等严重自然风化现象。本文拟利用XRF等多种方法对代表性化石的赋存围岩样品进行分析检测,以探讨其风化破碎机理。分析表明,化石围岩为含泥砾的砂岩,含有蒙脱石等黏土类矿物,胶结物为钙质和盐类,且围岩中含有大量的Cl-、NO3-、Na+和Mg2+等可溶盐。因此,本文指出围岩产生风化的主要机制是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盐胶结溶解,同时围岩中的可溶盐溶解重结晶产生的巨大结晶压力,以及蒙脱石等矿物吸水膨胀产生巨大的挤压力,促使围岩在巨大内部应力等综合作用下逐渐粉化脱落,最终导致围岩彻底破碎。基于以上认识,也给出了化石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8.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gspL基因缺失株构建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gsp L基因缺失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Red重组方法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DE17株的gsp L缺失株;分析野生株与缺失株的生长特性、黏附和入侵DF1细胞的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比较野生株与缺失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差异。【结果】gsp L缺失不影响DE17的生长特性,但其黏附和入侵DF1细胞能力显著下调。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缺失株毒力基因lux S,pfs,fyu A和iss转录水平明显上调,tsh的转录水平明显下调,而vat,ibe A,stx2f和omp A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LD50检测结果表明,缺失株比野生株毒力增强了12倍。【结论】gsp L基因的缺失不影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但能减弱其黏附和入侵能力,且可以正调控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部分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推测gsp L基因可能与APEC对宿主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9.
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和倭蜂猴(N.pygmaeus)同属懒猴科,是目前已知的我国灵长类中仅有的夜行性动物,濒临灭绝,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南部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中。通过对蜂猴、倭蜂猴特征、分布和生存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濒危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利用MMTV-erbB-2转基因小鼠,探讨食物中大豆异黄酮对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雌性MMTV-erbB-2转基因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自鼠龄四周起喂养含有大豆异黄酮的豆饲料和对照组(喂养不含大豆异黄酮的普通饲料)。观察两组小鼠生长情况,观察各组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和潜伏期、记录肿瘤生长情况,并通过HE染色观察其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各组小鼠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并分析其关系。结果:豆饲料干预组,普通饲料干预组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瘤率分别为36.7%,66.7%,豆饲料干预组小鼠乳腺肿瘤发瘤率与对照饲料干预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肿瘤多生长在第2-3对乳腺上,两组小鼠乳腺肿瘤最大平均直径及潜伏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实验组小鼠乳腺肿瘤组织经HE染色后全部确定为乳腺癌组织。两实验组小鼠乳腺肿瘤组织中MMP-2和TIMP-2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和TIMP-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MMP-2在豆饲料干预组,普通饲料干预组小鼠乳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73.9%,各实验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8);TIMP-2在豆饲料干预组,普通饲料干预组小鼠乳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3.5%,各实验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抑制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生,但其对小鼠乳腺肿瘤的作用与MMP-2及TIMP-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