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皖南地区翼手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皖南地处江南,约介于东经116°37′-119°31′,北纬29°24′-31°10′,境内沿江及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山区,天然洞穴或开山采石的废弃坑道等为翼手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162.
金鱼草下胚轴不同部位切段形态发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鱼草(AntirhinummajusL.)下胚轴不同部位切段的形态发生能力有很大差异。在外源添加BA,NAA的情况下,金鱼草下胚轴近基部切段培养物的芽、根发生明显高于其上各部位切段,以近基部切段为外植体培养时,其形态发生能力以BA和NAA配合为好,最适剂量为BA10mg/L+NAA015mg/L。  相似文献   
163.
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是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组成分之一,介导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学效应,参与血管舒缩,水盐代谢和醛固酮分泌以及血管平滑肌增生和功能调节等,是RAS系统作用于效应器的关键步骤,本文对ATR分型,生物学效应,基因表达调控及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4.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芦芽山位于吕梁山脉北端,有种子植物914种,隶属于403属、84科。种子植物属、种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比较分析属、种的区系成分,得出芦芽以温带成分点优势。在诸多温带成分中北温带分布型、旧世界分布型的属数和温带亚洲分布型、东亚分布型的种数占较高百分比。中国特有种的分布亚型以华北分布亚型种数最多,其次是西北-华北-东北分布亚型和西南-西北-华北分布亚型。经过芦芽山及部分山地植物属区系地理成分的PCA排序  相似文献   
165.
芒果核仁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核仁中分离得到6种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及与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甲酯(2)、没食子酸乙酯(3)、间-二没食子酸甲酯(4)、对羟基苯甲酸(5)和丁二酸单甲酯(6),它们均为首次从芒果核中获得。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化合物1~5对7种细菌和4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干燥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xerosi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50~100 µg mL-1,化合物4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6.
摘要 目的:观察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塞来昔布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KOA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40例)和观察组(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塞来昔布,40例)。对比两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VAS、WOMAC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塞来昔布和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治疗早期KOA患者,可缓解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同时还可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探讨脑型肌酸激酶(brain-type creatine kinase, CKB)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 GSCs)代谢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代谢组学数据分析CKB的代谢底物肌酸在胶质瘤静脉与足背静脉血液样本中的含量差异;结合胶质母细胞瘤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Western blot、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检测CKB在GSCs与非干性肿瘤细胞(non-stem tumor cells, NSTCs)中的表达差异;通过CCK-8实验检测敲低CKB或抑制剂环肌酸处理后GSCs和NSTCs的细胞增殖能力及磷酸肌酸对CKB敲低GSCs的细胞活力挽救能力。结果 肌酸在胶质瘤静脉较足背静脉血液样本中的含量上升;在GSCs中CKB表达显著高于NSTCs;CKB敲低或环肌酸处理显著抑制GSCs的增殖能力,而对NSTCs影响较小;磷酸肌酸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CKB敲低导致的GSCs活力下降。结论 CKB在GSCs中表达上调,通过肌酸激酶/磷酸肌酸系统促进G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8.
哈萨克族学生体质发育状况的10年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新疆阿勒泰地区1995年2589名城镇7—18岁哈萨克族(哈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骨盆宽6项体质发育指标的调查结果。男女生体质发育指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各项指标的年均增长值皆为男生大于女生。与1985年比较,哈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皆有不同程度增长。哈族男女生的身高突增年龄仍分别为14岁和10岁,但是其身高增长却不伴有相应比例的坐高增长,女生部分年龄组的肩宽和男女生各年龄组的骨盆宽呈现负增长,提示哈族学生的体型与10年前相比已经开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69.
水稻种子粒型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GS3基因是水稻第一个被克隆的粒型基因,主要调控籽粒的粒长和粒重。GS3蛋白包含N端的OSR(Organ size regulation)和C端的Cys-rich功能结构域。GS3基因主要存在4种自然变异类型,分别为GS3-1至GS3-4。其中,GS3-1编码全长GS3蛋白;GS3-2编码的蛋白质插入1个氨基酸;GS3-3导致GS3完整蛋白缺失,表现为籽粒变长;GS3-4编码N端的OSR结构域,表现为籽粒明显变短。截至目前,在水稻自然变异中仍未发现仅编码C端的Cysrich结构域的GS3变异类型,其对籽粒大小的调控也不清楚。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DNA序列两侧设计靶点删除大片段序列,创制出仅编码C端Cys-rich功能结构域的突变类型gs3-5,并获得纯合突变株系。与受体背景中花11相比,gs3-5纯合突变株系表现为粒长和千粒重增加。上述结果表明OSR结构域是GS3蛋白作为籽粒大小的负调控因子所必需的,为进一步解析OSR结构域对籽粒大小的调控以及探索新的育种改良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0.
马先蒿属花冠无喙类的花器官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花冠无喙类密穗马先蒿(Pedicularis densispica)和大王马先蒿(P.rex)的花器官电镜扫描发现,两种不同花冠型(无齿和具齿)的马先蒿花部器官发生和发育初期十分相似,表现为明显的单轴对称。2个萼片原基首先发生于花顶的近轴侧位,然后沿花顶边缘向远轴端发育形成--马蹄形结构。密穗马先蒿在近轴中部又出现1枚萼片原基,随后马蹄形结构分化出4枚萼片,并与近轴中部的原基愈合后构成5齿萼片;而大王马先蒿的2齿萼片直接由马蹄形结构发育而成。5枚独立的花瓣原基随后发生,但发育相对滞后;除近轴中部位置1枚空缺外,4枚雄蕊原基与花瓣原基位置呈交互发生;2个心皮原基同时在拱形花顶的近轴和远轴端发生,剩余的花顶形成中间的隔膜,并与2个心皮形成中轴胎座。对马先蒿与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和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花器官发生和发育初期的特征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马先蒿属花冠对称性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