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51.
兴安落叶松林火灾变阀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建立系列林火生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模拟,系统研究了兴安落叶松的林火灾变生态阀值,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减灾防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营养盐因子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因子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营养盐浓度与温度双因子试验,氮磷比与荧 浓度双因子试验肽不同化合态氮比例单因子试验。(1)氮、磷的吸收速率随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氮的吸收速率在21℃,总氮浓度为100μmol/L时最大,达2.58μmol/(g.h);磷的吸收速率在31℃,总磷为6.3μmol/L时最大,达0.17μmol/(g.h),温度与营养盐浓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2)当氮浓度一定时,环境氮磷比对氮的吸收率无显著影响,但对磷的吸收速率有显著影响,藻中收的氮磷比随环境氮磷比的不同而变化,(3)对3种不同化合态氮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液中各种氮占总无机氮的比例呈正相关,当三比例相同时,对NH4^ -N、NO3^--N格NO2^-析吸收分别占总吸收氮的40.7%、28.5%和30.8%。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决尖吻蝮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以安全越冬的问题 ,在黄山地区对尖吻蝮的自然越冬进行了数年的调查 ,陆续观察了 2 3个越冬洞穴的结构。初步总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的生态 ,并用数据和图示方式较详细地报道了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的构造 ,介绍了人工饲养过程中保证尖吻蝮安全越冬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4.
1 植物名称 金帝王蔓绿绒 (Philodendronerubescens“ImperialGolden”)。2 材料类别 顶芽、茎段侧芽。3 培养条件 培养基 :(1 )MS 6 BA2mg·L- 1(单位下同 ) NAA 0 .2 ;(2 )MS 6 BA 4 NAA0 .2 ;(3 )MS 6 BA 0 .5 NAA 0 .5。以上培养基均加入 3 %白砂糖和 0 .7%琼脂 ,pH 5 .8。于温度(2 6± 1 )℃、连续 1 2h散射光下培养。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丛生芽的诱导 从盆栽的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金帝王植株上切取带顶芽和腋芽的茎段 ,除去叶片和叶柄 ,用刀削去…  相似文献   
55.
针对抗虫耐除草剂大豆转基因品系MON89788,从转基因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核酸模板的质量和浓度控制、引物探针的筛选、PCR反应过程的建立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转基因大豆芯片式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实验也对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定量检测限进行考察。10组5%转基因品系大豆MON89788样品定量重复性RSD在1.17%-9.97%之间,均满足国际上转基因定量结果RSD小于25%的要求。用该方法对转基因含量为5%、1%、0.1%的大豆MON89788进行定量检测,其定量结果为5.20%、0.94%和0.11%,RSD分别为6.2%、3.6%和15.2%。该检测方法的定量限达到0.1%,能满足欧盟对转基因定量标识0.9%的要求。将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用于转基因大豆的定量检测,能为规范我国转基因监管工作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6.
9月中旬,在临川县鹏溪的二季晚稻田中间,有一坵约3分田的茭白Zizania latifolia H.,遭受到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G.严重为害。据调查,百叶有虫苞达80—100个,被害后叶片仅留中肋和叶绿。而旁边生长青绿正处于圆稈——孕穗期的二季晚稻,每百丛禾却只有虫苞4—7个。据报导,菱白是稻苞虫的越冬寄主之一,在食料缺乏的情况下才为害茭白,而此次稻苞虫猖獗为害茭白,却是少见。  相似文献   
57.
58.
树塔     
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德宏境内,聚居着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人民,迄今他们的生活方式中还保留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古代的佛塔建筑世代相传,沿龚至今,当你慕名到此旅游,会看到绚丽多姿的佛塔遍布于绿树成荫的山丘和盆地。这些佛塔建筑中有座别具一格的树塔,特别引人注目。此塔由一株生机旺盛的菩提树和一座二十米高的佛塔上下接合而成。菩提树高踞塔顶,像一把掌天的巨伞,葱茏苍郁,浓荫覆地,塔刹夹于树干之中,透过浓密的枝叶,依稀可辨;粗壮的树根,缠绕于塔瓶上,盘根错节,成为“塔瓶稳掌树,树根紧抱塔”的自然奇观,神龛镶嵌在树干之中,远远望去犹如空中花园,极富诗情画意,游人无不称绝。树塔是怎样形成的,先有树还  相似文献   
59.
采用色谱分离手段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利用波谱解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命名为环(酪氨酸-酪氨酸)(1)、环(酪氨酸-脯氨酸)(2)、环(缬氨酸-酪氨酸)(3)、环(甘氨酸-苯丙氨酸)(4)、环(甘氨酸-色氨酸)(5)、环(色氨酸-丝氨酸)(6)、环(色氨酸-天冬酰胺)(7)、ginsenine(8)、6-羟基香豆素(9)、6-羟基色满-2-酮(10)、1-(3-乙基苯基)-1,2-乙二醇(11)、1-(4-乙基苯基)-1,2-乙二醇(12)、(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13)、2-羟基-3',4'-二羟基苯乙酮(14)、原儿茶酸(1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和丁香酸(17)。其中,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此外,对化合物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进行了观察,化合物13显示较强的抑制NO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60.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例临床与肺组织学确诊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病人的肺活检组织及7例正常肺组织进行了ras和c-erbB癌基因及其产物的检测。结果:ras癌基因产物P21在6/8例IPF肺组织中呈阳性反应;5/8例IPF肺组织c-erbB-2显免疫阳性反应,而在7例正常肺组织P21及c-erbB-2均无明显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IPF肺组织没有明显ras和c-erbB癌基因的DNA扩增提示IPF的病变过程与ras和c-erbB癌蛋白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