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响应面设计得到桦褐孔菌子实体Inonotus obliquus多糖的优化提取条件,利用酶和细胞体外实验,探究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的降血糖活性,确定活性多糖组分,并初步分析其降糖机理及单糖组成。优化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79±0.03)%。粗多糖经乙醇分级沉淀分别获得IOP30、IOP60、IOP80组分。其中IOP30显示出最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38.20μg/mL),且在酶动力学上属于非竞争性抑制。HepG2细胞经0.01、0.10、1.00mg/mL的IOP30处理,葡萄糖消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同时添加10-7mmol/L的胰岛素和0.10、1.00mg/mL的IOP30后葡萄糖消耗增加更显著(P<0.01)。IOP30主要由鼠李糖(7.93%)、阿拉伯糖(3.12%)、木糖(11.15%)、甘露糖(19.08%)、葡萄糖(39.17%)和半乳糖(19.15%)等单糖组成。桦褐孔菌子实体IOP30多糖组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其降糖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减少餐后血糖的形成,促进细胞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代谢,加强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很强的分泌能力,产酶能力强,属于食品级安全微生物.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菌异源表达木聚糖酶,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木聚糖酶基因连接到载体pWB980上,构建表达载体pWB980-xynZF-2,电击转化枯草芽孢杆菌WB600,获得重组工程菌WB600-pWB980-xynZF-2.对重组工程菌进行单因素发酵条件优化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发酵的最适接种量1%、种龄14 h、装液量50 mL、温度34℃,转速160 r/min、发酵时间192 h.在摇瓶发酵条件下,木聚糖酶产量可达到0.168 U/mL.  相似文献   
73.
74.
摘要 目的:从皮下血流变和炎性因子表达的角度,研究川芎白芷对过敏性皮炎组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纯白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芷组、川芎组、川芎白芷合用组和阳性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均使用2.4-二硝基氯苯法建立变应性接触性皮下炎症模型。建模成功后每组按设计分别在致炎各处涂抹各组药物,末次给药4 h后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检测各组豚鼠患侧耳血流变化,取各实验组豚鼠耳组织,制备HE染色的病理切片,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耳组织中炎症指标因子IL-1β、TNF-α、LTB4、LTD4、PGE2和PGD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致敏模型组的耳枝干与末端血管血流急剧增加,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耳血管血流变明显降低,其中川芎白芷合用对炎症组织枝干血管血流影响最显著;模型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各给药组炎症因子指标显著下降,LTB4、LTD4、PGD2、PGE2水平下降。川芎组与白芷组相比,抑制白细胞三烯指标LTB4、LTD4的作用更显著,白芷在IL-1β、IL-8作用较明显,川芎白芷合用组的作用优于川芎和白芷单用组。结论:川芎白芷对急性皮下炎症模型有治疗作用,可抑制组织中炎症反应,减少前列腺素类及白三烯类物质的释放,改善炎症引起的血流变反应。川芎白芷对皮下急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有差别,在抑制白细胞三烯类和白介素类炎症介质过程中有协同配伍效果。  相似文献   
75.
76.
深入研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不同生长期植硅体的形态变化规律, 对提高古植被重建精度、探讨植硅体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东北地区12个样点的芦苇叶片进行研究, 选取长势相近、叶片大小一致的芦苇叶片, 用湿式灰化法提取植硅体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命名。研究发现, 芦苇植硅体主要有5种类型, 在不同生长期内和不同温湿度组合下, 其植硅体类型组合基本无变化, 说明同种植物的植硅体类型组合具有稳定性, 据此可以有效地恢复古植被; 同时芦苇鞍型植硅体百分含量的峰值出现在7月份, 随后稍有减少, 而芦苇扇型植硅体百分含量和浓度的峰值出现在8或9月份, 谷值在7月份。由此推测芦苇鞍型植硅体的形成可能更多地受控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芦苇扇型植硅体的形成可能与机动细胞的支撑作用关系密切。实验结果还表明芦苇植硅体浓度并不是随着时间逐渐积累的, 其在8月份达到峰值, 9月份达到谷值, 因此推测植物植硅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与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其自身对硅的需求规律相一致。鞍型植硅体浓度的峰值也出现在8月份, 谷值也在9月份, 其浓度变化与芦苇植硅体总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77.
用cDNA-AFLP技术从小黑杨中克隆与盐胁迫反应相关的cDNA片段,进一步应用RACE技术克隆出具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小黑杨环锌指蛋白基因(PsnRZF),该基因全长1061bp,其中5非翻译区为184bp,3非翻译区为82bp,开放读码框为795bp,编码26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的分子量为30.25kDa,理论等电点为8.04。实时定量PCR检测的结果显示,正常生长条件下该基因在根、茎、叶中都表达;NaCl胁迫下,该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升高。在叶中的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胁迫处理后第6天表达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8.
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探讨洗水印染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对周边生物的遗传损伤,研究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监测技术对位于广州番禺区灵岗河段淤泥浸出液和污水引发的环境情况进行了测定。数据显示用灵岗河段污水处理后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发生率显著大于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水质污染指数为2.912,初步测定该河段属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79.
为了分析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物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以及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测定了退化-恢复样地上几种典型植物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物种对根际和非根际细菌及根际真菌数量均有显著影响。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普遍高于非根际土壤, 尤其以真菌更为明显。对T-RFLP数据进行多响应置换过程(multi-response permutation procedures, MRPP)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结果表明, 大多数物种的根际细菌及真菌的群落结构与非根际有明显差异, 并且所有物种的真菌群落可以按根际和非根际明显分为两大类群。此外, 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按物种聚类的现象, 以细菌较为明显。这些结果揭示了不同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特征, 对理解内蒙古草原地区退化及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引起的土壤性质和功能的变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苔藓植物区系特点,对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中国特有种的迁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有苔藓植物51科106属266种(含12变种),易危苔藓植物2种.苔藓植物区系可划分为17种类型,以北温带分布(17.37%)占优势,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14.83%).属于热带(73种.R)区系类型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