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0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了研究小麦春化相关基因VER17的功能,应用反义RNA技术,将VER17基因的反义片段构建到载体pBI121上,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获取转基因小麦.对T0代转基因植株GUS染色以及PCR等分子鉴定,得到14株含反义VERJ7基因片段的阳性转基因植株.对T0代和T1代的表型观察结果显示,VER17反义转基因植株开花时间延迟,并且穗的顶部和基部小花出现明显的退化.表明春化相关基因VER17在小麦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植物开花以及穗顶端和基部花发育的作用,减少小花退化,同时对雄蕊的发育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2.
茶叶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物修复对降解污染基质中的农药是一种对环境有益的方法。目标是要寻找能够降解在茶叶生产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菌。最终在福州某茶园经农药处理过的茶叶中分离降解菌。首先在富集培养基中筛选,接着在以农药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连续筛选。结果发现,其中一株标号为c1f6的菌株生长的特别良好,经AMS-VITEK12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的一个未知种。采用HP6890气相色谱仪测定菌株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pH7.0的基础培养基发酵液中,以各加100mg·L-1这3种农药为唯一碳源,30℃振荡培养,接种c1f6后3d,这3种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55.64%、44.56%和52.19%。采用光密度测定的菌株生长值和农药降解率的关系曲线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农药降解和菌株生长成正相关,说明菌株能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表明,菌株c1f6对有机磷农药也有一定的降解力,3d对甲胺磷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27.67%和12.35%。因此,假单胞菌c1f6是一株较广谱的农药降解菌,有望用于生物修复过程,以减少茶叶栽培过程中的产品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3.
137Cs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侵蚀和沉积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准确地测定研究区137Cs背景值,建立137Cs流失量与土壤再分布速率之间的定量模型是137Cs示踪技术的关键。通过野外选择参照样地和利用热核爆炸源137Cs背景值模型来确定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在此基础上用体现耕作迁移的质量平衡模型估算黑土坡耕地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再分布速率,并对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实测的137Cs背景值为2376.81±108.46Bq/m2,模型预测值为2318.4Bq/m2,模型预测远离西北核试验基地的地区较为准确。(2)研究区中坡位(坡肩和坡背)137Cs含量最低,侵蚀最为强烈,平均侵蚀速率为33.56t/(hm2·a)和21.67t/(hm2·a);坡麓和坡足则明显表现沉积,平均沉积速率为-4.93t/(hm2·a)和-24.61t/(hm2·a)。(3)模型预测的侵蚀速率与耕层质量深度(d)、张驰深度(H)正相关,而与137Cs年沉降易被迁移的比例(γ)和颗粒校正因子(P)反相关。并且,模型对参数d、p的敏感性分别高于参数H和γ。  相似文献   
124.
微生态制剂预防儿科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在儿科ICU住院患儿中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研究的580例入住PICU的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常规剂量口服或经鼻饲管给药直至出院,观察2组之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580例分为预防组286例,对照组294例,腹泻预防组的发生率为5.2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2.93%,预防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儿科ICU住院患儿常规加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很好地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机制认为与微生态制剂具有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5.
正十二烷强化氧传递促进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虾青素的氧载体强化氧传递双液相发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正十二烷(作为氧载体)可提高法夫酵母发酵时的溶氧水平,促进虾青素的合成:添加正十二烷 0.5-1.0%(w/v),虾青素产量随正十二烷添加量逐步提高,最高时达到3.0mg/L,对照组虾青素产率为2.15mg/L;当正十二烷浓度大于2%时,对虾青素的合成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而正十二烷的添加对细胞的干重没有表现出促进作用。因此虾青素产量的提高是单位质量细胞的虾青素合成效率提高的结果。罐上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开始后的12-24 h时段的溶氧水平对于虾青素的整个合成周期的合成活性至关重要,为发酵供氧进行分段控制提供了依据。根据法夫酵母虾青素合成活性与细胞呼吸活性之间的关系,推测法夫酵母合成虾青素过程对氧的依赖可能与柠檬酸生产菌有着相似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6.
水稻化感品种能从根系分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 ,长期以来 ,酚酸类物质被认为是水稻根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 ,但这一结论常常被质疑。利用连续循环和直接树脂吸收两种方法采集典型的水稻化感品种 PI31 2 777幼苗的根分泌物 ,并用液相色谱 /质谱(L C/ MS)联用技术鉴定了根分泌物中的非酚酸类物质。结果显示 ,水稻 PI31 2 777幼苗根系能分泌释放 7-甲氧基羟基肟酸、羟基肟酸、3-异丙基 - 5 -乙酰氧基环己烯酮 - 1、5 ,7,4′-三羟基 - 3′,5′-二甲氧基黄酮、二萜内酯 A和二萜内酯 B6个非酚酸类化合物。经液相色谱 (HPL C)定量分析 ,这些化合物在水稻生长 1 0 d的根分泌物中的浓度为 5~ 1 9μmol/ L。进一步的生测结果显示 ,这些化合物在其释放的浓度范围能对稻田常见的稗草和异型莎草有抑制活性 ,尤其是这些化合物的等摩尔混合物的抑草活性增加 ,同时水稻根分泌物的抑草活性与土壤载体显著相关。表明羟基肟酸、环己烯酮、黄酮和二萜内酯四类非酚酸类物质是水稻的主要化感物质 ,这与近期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室内恒湿和干湿交替培养试验,研究了沈阳地区耕地棕壤和草甸土的固钾特征,及其施用有机肥后对土壤固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土壤处于田间持水量的恒湿条件下,两种土壤对外源钾都能够产生快速固定作用,经过1d培养土壤的固钾作用就可以达到平衡,但干湿交替培养可以提高土壤固钾量26.80%~33.27%;土壤施用有机肥后,在恒湿和干湿交替培养条件下均可以降低土壤的固钾强度,其中,施用有机肥6%处理的恒湿培养15d后,棕壤和草甸土的固钾量分别降低了25.71%和36.62%。  相似文献   
128.
梁陕霞  王宜爱 《蛇志》2004,16(2):36-37
本院2001~2003年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126例。本文根据病情阐述其诊断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29.
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磷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长期采用两种不同量有机肥(M2、M4)、化肥(NPK)方式培肥黑土,研究微生物量P在作物生长季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微生物量P显著高于施用化肥(NPK)和不施肥(CK),微生物量P分别为M48.75~47.68mg·kg^-1,M2 3.02~37.16mg·kg^-1,NPK1.59~10.62mg·kg^-1,CK0.76~6.74mg·kg^-1之间,波动性较大.M4、M2处理微生物量P最大值出现在抽雄吐丝期,NPK、CK处理最大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施肥数量和种类不同所引起的黑土微生物量P的差异并未因季节变化及玉米生育时期影响而明显改变.微生物量P的动态变化与绝大多数黑土生物、理化特性指标的动态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微生物量P与黑土生物、理化特性(除全钾外),植物氮、磷、钾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黑土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0.
研究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稻田呈随机分布,建立了Iwao m*-m回归模型、Tayor幂模型、分别为m*=0.3645+0.8608m、log(s2)=0.069+0.89751og m,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分析得出稻纵卷叶螟绒茧蜂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在所有密度下都是随机分布,且随着密度增大,分布趋于均匀.给出了不同密度、不同准确度要求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株数,为该蜂的田间密度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