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旱地黄芪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黄芪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药用价值,特别是黄芪的育苗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北方旱地黄芪生产提供一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2.
寄生虫及其宿主协同进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汉生  陈智兵  胡朝晖  林小涛 《生态科学》2003,22(3):261-264,208
本文对寄生虫及其宿主协同进化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寄生虫-宿主协同进化的初步认识;2.协同进化模式及其内在机制的探索;3.协同进化机制研究方法的发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协同进化生物学意义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同时,对协同进化的有关概念、方法和本学科的发展进行了简单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3.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北部蒙古栎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气象因子和样地数据分析表明,20余年来大兴安岭北部气候趋于变暖,低海拔地带蒙古栎呈现明显的进展趋势,演替趋于以蒙古栎为优势种的阔叶林,海拔较高地带蒙古栎更新不良,演替趋于兴安落叶松和几种阔叶树的混生林,蒙古栎种群发展与干暖化具有一致性,在各类气象因子中,5月均低温是影响蒙古栎更新的决定性因子,由海拔升高引起的区域干燥度降低也是影响更新的重要因子,这也说明蒙古栎对冷湿生境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4.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NF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的死亡,并参与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PCR方法,从鲢总RNA反转录产物中获得了1 254 bpTNF cDNA全序列.该序列包含394 bp的5'端非编码区,398 bp的3'端非编码区和462 bp的开放阅读框.鲢TNF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9个氨基酸,其中包含构成一对二硫键的2个保守半胱氨酸.同时利用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鲢鱼体内不同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鲢TNF mRNA主要在脑、鳃和头肾中表达,肠和脾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肝中几乎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135.
摘 要:以分离自不同来源(不同地区乳制品及某一企业婴儿配方乳粉加工生产环境)、经API20E鉴定为阪崎克罗诺杆菌的37株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ITS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ITS序列分析在阪崎克罗诺杆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且研究发现,ITS序列中含有两种功能基因tRNAgul和tRNAile+ala,这为今后阪崎克罗诺杆菌的鉴定及ITS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为探讨地宝兰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该研究对狭域濒危种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及广布种地宝兰(G.densiflorum)、大花地宝兰(G.attenuatum)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叶肉细胞没有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与地宝兰和贵州地宝兰相比,大花地宝兰具有更大的叶片厚度和较小的气孔密度,表现出更适应弱光环境的结构特征。(2)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其光合“午休”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大小均表现为大花地宝兰>地宝兰>贵州地宝兰,表明贵州地宝兰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更弱,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更差。(3)3种地宝兰属植物均为阴生植物,地宝兰的光补偿点(LCP)最小、光饱和点(LSP)最大,对光强适应范围较宽;大花地宝兰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137.
小鼠canstatin及其N端片段在大肠杆菌BL21 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鼠肝脏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小鼠canstatin及其N端片段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序列分析。将小鼠canstatin及其N端片段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分别构建表达质粒pET/Can和pET/Can-N,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小鼠canstatin的cDNA长度为684bp,编码227个氨基酸,与已知的人canstatin cDNA同源性为89%,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6%。小鼠canstatin N端片段(1-95aa)与人的同源性为100%。 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ET/Can和pET/Can-N在大肠杆菌 BL21(DE3)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5% 和 18%, 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文中报道的小鼠canstatin 及其N端片段核苷酸序列已收入GenBank, 接受号分别为: AY375463和AY502946。Abstract:The mouse canstatin and its N-domain cDNA were amplified from total RNA of mouse liver by RT- PCR and cloned into vector pMD18-T for sequenc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s pET/Can and pET/Can-N were constructed and expressed in E.coli BL21(DE3) with induction of IPTG.. Mouse canstatin cDNA is 684bp in length encoding 227 amino acids. The sequences of both cDNA and amino acids share high homology with human canstatin, with cDNA identity at 89% and amino acids identity at 96% to human canstatin. N-domain of mouse canstatin is the same amino acid sequence as that of human canstatin. In the present study,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Can and pET/Can-N were expressed in E.coli BL21 with amount of 35% and 18% of the total bacterial proteins after being induced by IPTG for 4h. The expressed products existed mainly as inclusion bodies. This work has laid down the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its angiogenic activity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tumor dormancy therapy.  相似文献   
138.
卵形鲳鲹对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幼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行腹腔注射和体表感染,然后每隔1周用阻动试验(Immobilization assay)检测免疫鱼的抗血清和皮肤培养液对激刺隐核虫幼虫的阻动效价,在第14周,分别用亚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对免疫鱼攻毒以检测所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法都能让卵形鲳鲹的血清和皮肤生成阻动刺激隐核虫幼虫的特异性抗体,并能使被免疫鱼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但是体表感染免疫组的血清和皮肤培养液的阻动效价都要比腹腔注射免疫组高,所获得的免疫保护力也更强。同时还发现,免疫鱼血清和皮肤培养液中的抗体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的最初生成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阻动效价等都不一致。因此,我们推测鱼类的系统免疫应答和皮肤粘膜免疫应答有可能是相互独立的,或者是不同步的。鱼类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别是粘膜免疫应答对抵御刺激隐核虫的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刺激隐核虫虫体疫苗可能成为预防海水鱼类白点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9.
饥饿对食蚊鱼仔鱼摄食、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饥饿胁迫下食蚊鱼仔鱼的摄食、生长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温(28.5±1.2)℃时,仔鱼产出2h后鳔完成充气即建立巡游模式并开始觅食,摄食比率迅速达到100%,其混合营养期仅有4h.实验期间,投喂组仔鱼的摄食比率一直保持在100%;饥饿组仔鱼在饥饿0-3d内初次摄食比率同样可达到或接近100%,但第4天开始下降,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降至0,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时间为产出后第5.5天左右.投喂组初产仔鱼对1-2龄期库蚊幼虫的摄食强度为(2.9±1.4)ind/individual·h,摄食强度随日龄显著增长;饥饿组仔鱼在饥饿0-5d内其初次摄食强度也随日龄及饥饿时间的延长显著增长,但均显著低于相应日龄的投喂组仔鱼,其初次摄食比率与初次摄食强度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饥饿仔鱼在PNR前约1.5d时其累计死亡率已超半数,达(64.4±18.1)%,抵达PNR后数小时内残存个体全部死亡.实验结束(6d)时投喂组仔鱼5项生长指标呈不等速增长,其中体重增长最为显著,瞬时增长率达0.0275/d,此时腹鳍发育基本完备,进入幼鱼期.而同期饥饿组仔鱼形态发育停滞,多项生长指标出现负增长,其中体高负增长最为明显,其瞬时增长率为-0.0511/d;体重次之,体长负增长则不甚明显.饥饿仔鱼在接近或处在PNR期时腹部萎缩呈弧形,体长/体高>5,而同期投喂组仔鱼体长/体高<4.5,两者差异显著,可作为鉴别饥饿仔鱼和健康仔鱼较理想的形态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0.
自然种群唐鱼的耳石、日龄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方  林小涛  孙军  刘汉生  陈国柱 《生态学杂志》2008,27(12):2159-2166
为了解唐鱼自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根据耳石结构于2005年6月—2006年4月每2个月1次对栖息于从化市鹿子田附近自然水体唐鱼的日龄组成进行了调查。2005年6月采集到的唐鱼日龄集中在40~70 d,8月和10月唐鱼种群既有较大个体,也有孵出不久的仔鱼,日龄分布在10~130 d。2005年12月和2006年2月大部分唐鱼日龄在50 d以上,2006年4月大部分唐鱼日龄则在50 d以下。与人工养殖的唐鱼相比,自然种群唐鱼耳石生长轮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高,但生长轮宽度规则性较低。自然种群唐鱼的耳石长径与体长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与体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自然种群唐鱼的生长符合幂函数方程,体长(L,mm)、体质量(M,mg)与日龄(D,d)的回归关系分别为L=1.4685D0.5824(r=0.9081,P<0.001,n=266)和M=0.0048D2.0122(r=0.8844,P<0.001,n=266)。该生长方程反映了自然种群唐鱼早期的生长。8—10月唐鱼种群年龄结构最为复杂,根据其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化可以推测自然条件下唐鱼的繁殖期为3—1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