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散斑壳属的两个新种,即生于黄山杜鹃Rhododendron maculiferum ssp. anhweiense上的纠丝散斑壳Lophodermium implicatum和强壮散斑壳L. validum。对它们作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汉文描述和图解。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合肥。  相似文献   
12.
斑痣盘菌科一新种—松生小鞋孢盘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英任  任玮 《真菌学报》1992,11(3):210-212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南部的南岭山地东段,处于江西南部,与广东边境相连,北纬24˚31′一24˚39′,东经114˚27′一114˚29′,面积约2000公顷。2.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其中高等植物1200种以上,约有206科;苔藓植物约30种,蕨类约62种,种子植物1100种以上。脊椎动物100多种。3.动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有许多古代的科属,包括很多残遗种和稀有种。又是我国著名的单种属:观光木属和半枫荷属的家乡。有许多稀有的珍贵动物如:云豹、金猫、豹、华南虎、獐、水鹿、鬣羚、大灵猫、穿山甲、水獭、白鹇、平胸龟等。动物区系上,属于东洋界的华中区。4.自然保护区植被主要有四个群系纲;Ⅰ.常绿阔叶林;Ⅱ.针叶林;Ⅲ.山地草甸;Ⅳ.山地苔藓、矮林;14个群系,约19个群丛。顶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4.
应用ISSR分析技术,对22个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all)菌株进行种内和近似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通过欧氏最短距离中的类平均法聚类,得到各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在5.93~7.41之间,表明种内及近似种间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在遗传距离7.12处,将22个供试菌株分为5类。通过ISSR分析结果结合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论证了子囊果埋生位置,子座、唇、子囊、子囊孢子等形态学特征以及寄主种类差异等在该类菌物种水平分类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报道生于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枯叶上散斑壳属Lophodermium一新种,即斑茅生散斑壳Lophodermium saccharicola。对该种提供了中英文形态描述、图解和讨论。供研究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一个采自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落叶上的斑痣盘菌科一新种——坛状散斑壳Lophodermium urniforme。它区别于近似种的主要特征为成熟子囊果呈坛状、具发达且外翻的唇、分生孢子器为不规则下皮下生。研中提供了该种的描述、子实体的外表与内部结构的照片及形态图和讨研。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  相似文献   
17.
家蚕化学诱变剂及诱导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其功能基因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最重要课题。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因此,通过人为诱导获取大量的突变系统是及其重要的手段。本研究用化学诱变剂ENU、MNU、DES、5-BU、EMS诱导处理家蚕标准品种C108,筛选获得了非滞育红卵,长圆筒茧、小茧、丝胶茧及绵茧突变体,致死突变体及无鳞毛蛾翅突变体。结果还表明: MNU、DES诱变家蚕的突变效率高,注射翅原基比腹部更方便且效果好,化学诱导雄体比雌体的效果好; 在时期上,注射蛹和蛾都有诱导效果。上述突变体大多为致死性突变,推测其可能与致死性基因突变有关。同时,本研究为应用TILLING技术鉴定家蚕更多目的基因突变体提供了有效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齿裂菌属(Coccomyces)二新种,生于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上的卷丝齿裂菌(C.circinatus)和生于乌榄(Canarium  相似文献   
19.
报道齿裂菌属的2个新种:生于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及绵石栎 Lithocarpushenryi (Seem.)Rehd. etWils.上的黄山齿裂菌Coccomyces huangshanensis Y.R. Lin & Z. Z. Li sp. nov.和生于青冈上的大齿裂菌 C. magnus Y. R. Lin & Z. Z. Li sp. nov.;2个中国新记录种:小齿裂菌 C. leptideus (Fr. : Fr.) Erikss. 和显缘齿裂菌 C. limitatus (Berk. & Curt.) Sacc.。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及汉文描述和图解。模式标本存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AAUFP)。  相似文献   
20.
报道齿裂菌属的2个新种生于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及绵石栎Lithocarpushenryi(Seem.)Rehd.etWils.上的黄山齿裂菌CoccomyceshuangshanensisY.R.Lin&Z.Z.Lisp.nov.和生于青冈上的大齿裂菌C.magnusY.R.Lin&Z.Z.Lisp.nov.;2个中国新记录种小齿裂菌C.leptideus(Fr.Fr.)Erikss.和显缘齿裂菌C.limitatus(Berk.&Curt.)Sacc.。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及汉文描述和图解。模式标本存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