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新类型Bao I、Bao II 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燕振国  曾孟潜 《遗传》1999,21(6):37-39
经过10代自交选择,从157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源中育成了BaoⅠ、Bao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应用35个自交系作测交试验,用小斑菌O、C、T生理小种做人工接种试验,初步确定这二个新类型的属组。BaoⅠ型可能属S型、而BaoⅡ型则为其它组。  相似文献   
122.
经过10 代自交选择,从157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源中育成了Bao I、Bao II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应用35 个自交系作测交试验,用小斑菌O、C、T 生理小种做人工接种试验,初步确定这二个新类型的属组。Bao I型可能属S组,而Bao II型则为其它组。  相似文献   
123.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自然分泌的脂质囊泡结构,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信息交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MSCs)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多能基质干细胞,其强大的再生潜能及免疫调节能力在肺部疾病的修复和治疗中显示出广阔前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MSCs-EV)具有类似MSCs的功能特性,其携带的多种活性因子在肺部组织、肺微环境及肺部疾病中展现出良好治疗效果。主要总结了MSCs及MSCs-EV生物特性,深入讨论了MSCs-EV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4.
研究植物矮生胡枝子(Lespedeza forrestii)全株的化学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和反相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矮生胡枝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山柰酚-3-O-芸香糖苷(3)、槲皮素-3-O-芸香糖苷(4)、山柰酚-3-O-洋槐糖苷(5)、牡荆素(6)、荭草素(7)、维采宁-2(8)、染料木素(9)和dalbergioidin(10),均为首次从矮生胡枝子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10在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株上进行抗炎活性的筛选显示,在20μmol/L浓度下化合物8和10分别对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具有抑制活性,显示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5.
126.
含ColV质粒的大肠杆菌在含有磷酸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当覆盖敏感菌后可以形成较大的抑菌圈。说明磷酸盐对ColV质粒所编码的V族大肠杆菌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二价离子螯合剂——EDTA对大肠杆菌素形成同样有促进作用,而增加二价阳离子Ca++或Mg++却起到相反的作用。磷酸盐的这种促进作用是由于它降低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二价阳离子的浓度而引起的。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盐有助于分离ColV质粒含有菌和对V族大肠杆菌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7.
张力跃  江燕 《生物学杂志》2000,17(4):35-36,37
本文从技术路线、原料控制和设备设施等方面对肝素钠无蛋白品和精品的生产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品质收率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8.
以一年生红叶石楠‘鲁班’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其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0.4%和0.6%的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正常,而在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受抑制;叶片最大荧光(Fm)、光系统II(PSII)最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在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2%、0.4%和0.6%的NaCl胁迫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对照显著上升,而当NaCl浓度为0.8%、1.0%和1.2%时显著下降;在0.4%和0.6%的NaCl胁迫下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叶中栅栏细胞在NaCl浓度为0.2%、0.4%和0.6%时逐渐纵向伸长且排列更紧密,浓度为0.8%、1.0%和1.2%时逐渐缩短且疏松,且栅栏组织厚度在0.6%的NaCl胁迫下达到最大。由此表明,红叶石楠‘鲁班’在NaCl浓度不高于0.6%的基质中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3(peroxiredoxin 3,PRDX3)在肝癌高风险人群(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PRDX3进行检测,另所有受试者均进行AFP、肝功能以及肝纤维谱测定;同时分析肝癌患者上述检测指标及临床病例因素与血清PRDX3浓度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PRDX3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PRDX3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RDX3和AF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和0.836;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肝癌患者血清PRDX3与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透明质酸(HA)的相关性较高(r均大于0.60,P均〈0.01)。肝癌患者血清PRDX3浓度不受HBV-DNA载量、肿瘤直径、门静脉转移的影响,而与肝病患者的TNM分期密切相关(r=0.898,P〈0.01)。结论血清PRDX3的测定有助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并且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早期发生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为研究10 kb以上DNA疫苗质粒的体内电穿孔递送,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 EE14.1-luc,并验证其表达。方法:从质粒p GL3-CMV中通过酶切、补平和纯化的方法获得萤光素酶基因luc,克隆入p EE14.1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E14.1-luc,瞬时转染293T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对萤光素酶基因在体外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并运用活体成像仪检测萤光素酶基因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结果:经菌液PCR鉴定和测序验证,p EE14.1-luc与预期设计完全一致;流式细胞术检测luc阳性表达率为22.41%,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绿色荧光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为62×103处显现目的蛋白条带;同时,利用活体成像技术也检测到萤光素酶基因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结论:p EE14.1-luc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为研究DNA疫苗体内表达机制和体内电穿孔递送条件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