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酒类酒球菌mleP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酸通透酶具有协助苹果酸 乳酸发酵 (MLF)的重要功能。以酒类酒球菌 (Oenococcusoeni)优良菌系Oenococcus Lee SD 2a的总DNA为模板 ,用PCR方法克隆到苹果酸通透酶基因mleP ,构建了重组质粒pBMmleP。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序列同源性为 99%。为使目的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 ,以大肠杆菌 酿酒酵母穿梭质粒YEp35 2为载体 ,以PGK1强启动子和ADH1终止子为调控元件 ,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YEpmleP ,并转化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YS5 8。酵母转化子用含有亮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YNB平板筛选鉴定。获得的转化子在添加了L 苹果酸 (5g L)的培养基中培养 4d ;取培养液上清用HPLC检测 ,结果显示重组转化子YSP的培养液中L 苹果酸剩余含量均低于空载体转化子YS35 2 ,因此所得酵母重组转化子对苹果酸的转运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2.
用酵母生产麦角固醇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培养基中氮源、盐、温度、pH对酵母合成麦角固醇的影响。当选择复合氮源,蔗糖浓度为10%~12%,温度为30℃,pH为5.5时,麦角固醇合成量相对于初始培养基提高了3倍。在2L发酵罐中探讨了蔗糖浓度、通气量对麦角固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蔗糖及大通气量对麦角固醇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流加蔗糖可显著地提高酵母麦角固醇合成量。  相似文献   
63.
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啤酒酿造中,双乙酸(diacetyl)是影响啤酒风味成熟、熟化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当其含量超过阈值(0.15x10ed)时,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馊饭味.双乙酸主要是啤酒酵母代谢的产物,由a一乙酸乳酸(a-nnetoactate)经非酶氧化脱按产生,酵母的双乙酸还原酶将其还原成乙偶姻(ec  相似文献   
64.
两种简便又较为准确检测SOD酶活性的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SOD的作用底物极不稳定,至今还未建立统一的检测SOD酶活性的方法,该文介绍了两种既简便又较为准确检测样品SOD酶活性的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可较为准确地测定出不同样品的SOD含量及酶活性。  相似文献   
65.
66.
麦角固醇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酵母发酵法生产麦角固醇的过程中,菌体生长、糖消耗、酒精生成与消耗以及麦角固醇合成的动力学。提出了两段动力学模型,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7.
酿酒酵母超氧物歧化酶(SOD)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PCR扩增技术从酿酒酵母中得到了Cu,zn—SOD的结构基因,此基因被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质粒载体pT7—7.得到重组质粒pT7-7:SOD。利用EcoRI和Pstl酶切pT7-7::SOD质粒.经琼脂糖凝腔电泳,DEAE-滤膜回收Cu。zn—SOD结构基因片段,将其亚克隆到M13中.并转化大肠杆菌,得到了重组质粒M13-::t SOD,酶切和纯化后的SOD基因,定向克隆到酵母质粒载体pHz-8的smal和EcoRI位点上,构建成重组质粒pHZ-8-l。经转化酵母受体菌ZH-l和DP—l后得到了转化子.来自于ZH—l的转化子在非选择性条件下培养40世代后仍有95%以上细胞保留重组质粒。而来自于DP-1的转化子很不稳定。经蛋白提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来自于zH-1转化子中SOD的表达量约为细胞可溶性蛋白的15%.并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8.
电场诱导营养缺陷型酵母原生质体的融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以酿酒酵母营养缺陷型单倍体菌株; Jz-25,a,ura。和Jz-22,a,trp’ade一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改进的大尺寸电融合小池,以频率为1MHz,强度为450V/cm的正弦交变电场作电介质电泳,使原生质体沿电力线方向排列成串,建立起质膜间的紧密接触;接着以高强度4.5kv/cm、短时程40μs的Rc放电脉冲触发并列质膜的可逆电击穿,引起膜的通透性瞬时增大,从而导致原生质体的融合.为了进一步增大从电极间取出的融合体数目,而克服由于增高交变电场引起的使溶液过热的副作用,实验中还设计了以PEG聚集原生质体后,加高强度7.0kv/cm短时程45μs的可逆电击穿脉冲触发融合的程序。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电融合程序的融台频率都要比以相同材料所作的纯PEG对照实验的融合频率有所提高。通过对融合产物作交配型检验和测量细胞的尺寸,初步可以证明融合子在质融后已发生核配,产生出二倍体菌株。看来细胞电融台方法可成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69.
用BamHI和PstI双酶切质粒pMTIIa-91s,获得光滑球拟酵母金属硫蛋白基因(MTIIa)片段,将其亚克隆到M13载体,扩增并回收MTIIa基因片段,经Southern杂交验证插入片段正确后,分别将MTIIa基因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和大肠杆菌一酵母菌穿梭载体YIp352中,转化大肠杆菌DH5a,使其对CUSO4的抗性提高0.7mol/L左右;转化酿酒酵母受体菌YS59,使YS59对CUSO4的抗性提高1.5mol/L左右。结果证明光滑球拟酵母MTIIa基因在  相似文献   
70.
采用经试验所筛选出的菌种组合,通过试验,获得了苹果渣发酵的适宜工艺条件:接种比例为1∶5-1∶10,接种量15-30% ,料水比10∶7-10∶8,p H 值为6-7,发酵时间 3-4d,静止发酵料层厚度不超过30m m 。发酵产物测定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达到2930% ,提高了4577% ,蛋白质含量达到2756% ,提高了8288% ,粗纤维含量降低了2327% 。测定结果还进一步显示,所选菌种具有明显的脱毒作用,棉酚含量降低9063% 。大部分氨基酸含量较发酵原料显著增加,蛋白质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