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3 毫秒
61.
摘要 目的:探讨金振口服液布联合地奈德液雾化吸入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急诊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金振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肺功能[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呼吸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观察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7 d后,两组RR、Ti/Te较治疗前下降,VT、tPTEF/tE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CRP、TNF-α、PCT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振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以遗传背景一致的抗二氯喹啉酸型和敏感型稗草为供试材料,分析了经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预处理后,稗草种群间应对二氯喹啉酸胁迫的抗性水平及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外源MeJA处理可显著提高抗性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而对敏感稗草的抗性影响不显著。供试稗草间植株体内生长素(IAA)、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的含量及其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二氯喹啉酸处理显著增加了稗草ABA、SA和JA的含量,且敏感稗草ABA和JA含量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抗性稗草;外源MeJA预处理能显著增强二氯喹啉酸对稗草ABA和JA含量的诱导,且敏感稗草变化幅度较大。表明敏感稗草较快的激素变化不利于其应对除草剂胁迫,抗性稗草相对平缓的激素变化赋予了其对除草剂的适应性,且MeJA处理增强了其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稗草植株体内ABA和JA激素信号在其抵抗二氯喹啉酸胁迫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3.
64.
蜜蜂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授粉昆虫,既能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又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增产效应。但近年来蜜蜂疫病频发给养蜂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黑蜂王台病自1955年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感染蜂王幼虫和蛹,引起虫体变暗变黑,甚至导致整个巢房壁变黑,可引发蜜蜂大量死亡。该病为季节性流行,且常呈隐性感染,可通过水平和垂直途径传播,微孢子虫不仅作为媒介生物在该病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微孢子虫感染蜜蜂后会导致隐性感染黑蜂王台病毒的蜜蜂迅速发病致死。黑蜂王台病毒宿主范围广,不仅可以感染多种蜂属,而且还可感染蜘蛛、蜈蚣等节肢动物。该病毒可与其他蜜蜂病毒发生合并感染。本文对黑蜂王台病的发生、流行过程、地域分布、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研究丹参酮ⅡA与丹皮酚配伍(简称双丹配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梗死体积、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探讨双丹配伍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给予双丹配伍干预,观察和评价受试动物行为学、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SOD、MA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双丹配伍的各试药组均具有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②双丹配伍各组中1∶3配伍组的总体药效作用优于1∶2和1∶4组,但数据未见统计学差异;③双丹配伍尾静脉注射的药效作用明显优于预先灌胃组.结论:双丹配伍脂质体给大鼠口服和注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练高建  杨倩 《四川动物》2012,31(6):917-919
在灌喂两种剂量半胱胺的基础上应用新城疫弱毒疫苗对鸡进行消化道粘膜免疫,采用ELISA双夹心法测定了鸡血液中IgA的含量,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第三周和第四周两种剂量半胱胺组的血液中IgA含量与新城疫免疫组的相比分别呈极显著增加(P<0.01)和显著增加(P<0.05);提示血液中IgA含量受SS影响较大,饲喂半胱胺降低SS水平后,应用新城疫弱毒疫苗进行消化道粘膜免疫,可以提高血液中IgA的含量,增强机体的系统免疫力.  相似文献   
67.
滇西北高原闭合半闭合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倩  田昆  肖德荣  李隐  董瑜  杨扬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6):1520-1526
选取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对比植被恢复前后入湖河流廊道、草甸(汇水过渡区)、湖滨带植物群落物种的组成、水质、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分析流域完整尺度恢复实践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植物在恢复初期由8科12属13种迅速增加至18科22属28种;地上生物量从318.56 g·m-2上升到507.68 g·m-2;湖滨及河流岸带植物群落恢复前后变化明显,耐污种逐渐减少或消失,出现了消失多年的沼泽植物黑三棱和水毛莨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由恢复前的28.85和0.79g·kg-1增加到50.26和1.45g·kg-1,水体中的TN、TP和COD含量较恢复前显著下降,去除率分别达到67.9%、79.2%和71.2%,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79%,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了改善和恢复.在高原闭合半闭合湿地区,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及其技术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8.
采用RT-PCR方法从BALB/c胚鼠成纤维细胞克隆FAPα基因,将其连接至表达栽体pTd-FL-N,转化Stbl3感受态.筛选重组质粒,经酶切、PCR检测及测序鉴定,证实表达质粒构建正确.将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经G418筛选单克隆阳性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技术证实稳定表达FAPα细胞株构建成功.通过流式细胞术确定FAPa蛋白可定位表达于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混交过程中柏木根系分泌物对栾树细根生长的影响,以一年生栾树盆栽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加1株、2株、4株、8株4个浓度柏木根系分泌物(分别记为G1、G2、G4、G8)于栾树盆栽中,探讨柏木根系分泌物对栾树幼苗1~5级细根形态及N、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栾树细根直径随根序的增加而增大,施加根系分泌物显著减小了1~2级细根的直径(P0.05);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均随根序的增加而减小,施加根系分泌物显著增大了1~2级细根的比根长及比表面积(P0.05);随根系分泌物施加浓度的提高,栾树比根长及比表面积先增大,而直径先减小,然后均趋于平缓波动的态势。(2)栾树细根N、P含量均随根序的增加而减小,而N/P在根序间的变化不显著;施加柏木根系分泌物显著增大了栾树1~2级细根的N、P含量(P0.05),但减小了1~5级细根的N/P;随根系分泌物施加浓度的提高,栾树细根P含量增大,N/P减小,而N含量先增加后呈现平缓变化的趋势。(3)栾树细根N、P含量均与其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直径等形态特征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研究发现,柏木根系分泌物可改善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从而缓解栾树植株的缺P症状,细根通过调整其形态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柏木根系分泌物主要影响栾树1~2级细根的形态及N、P含量;4株柏木根系分泌物的剂量更有利于栾树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0.
目的:回顾性研究急诊科住院患者的尿路感染及其所致脓毒症的临床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病房及急诊ICU收治住院的106名诊断为"尿路感染"的患者,结合出院诊断及新版脓毒症诊断标准再评估,分为"尿脓毒症组"(n=45)和"非脓毒症组"(n=61),收集和比较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病原学分类及特征。结果:1)尿脓毒症组上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梗阻以及上尿路梗阻并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42,P=0.011,P=0.035)。2)尿脓毒症组白细胞计数(P=0.002)、C反应蛋白(P0.001)、降钙素原(P=0.028)、肌酐(P0.001)、D-二聚体(P0.001)、APACHE II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P0.001)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而血清白蛋白(P0.001)、血小板(P0.001)计数、Glasgow评分(P0.001)均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3)尿脓毒症组急性肾脏功能障碍(28/45,62.22%)发生率最高,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次之(25/45,55.56%)。中段尿培养中以屎肠球菌占比最高(11/40,27.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8/40,20%)。结论:上尿路感染与泌尿系统梗阻是发生尿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相较于非脓毒症患者,尿脓毒症患者炎症指标、肌酐、D-二聚体、APACHE II评分水平更高,白蛋白、血小板及Glasgow评分更低,肾功能障碍与凝血功能障碍在尿脓毒症患者中更多见。临床需对中段尿培养肠球菌阳性的患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