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结直肠腺瘤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程蕾  王慧萍  黄琼  来茂德 《遗传》2004,26(1):1-7
应用微切割-聚合酶链反应-单链长度多态性(PCR-SSLP)的方法,检测59例62个结直肠腺瘤,包括散发性腺瘤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腺瘤在BAT26等16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结直肠腺瘤标本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连接素(β-catenin)、TP53、BAX等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错配修复(MMR)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即腺瘤阶段的作用及其意义。结果显示:(1)腺瘤16个基因座的总MSI发生率为14.4%;同一病人的不同腺瘤在某些相同的基因座表现出不同的MSI状态;(2)5例FAP病人均表现为MSI-L,其中有3例在hMSH3基因座表现为MSI阳性;(3)β-连接素在腺瘤和腺癌细胞膜阳性率分别为42.9%和11.4%,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4)TP53、D5S346、TCF4(A)9、TGFβRⅡ(GT)3、TGFβRⅡ(A)10等微卫星基因座的MSI改变与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TP53、β-连接素、TGFβRⅡ等在腺瘤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有密切关系。可以推断:(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早期即腺瘤阶段即可表现微卫星不稳定性,腺瘤中存在1p染色体的改变、APC基因的改变及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2)随着腺瘤向腺癌的进展,β-连接素的阳性着色由细胞膜转移至细胞内,而且胞浆阳性强度增加;可以推断腺瘤中APC-β-联蛋白-TCF4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ismatch repair (MMR) gene in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status of 16 microsatellite loci of 62 adenomas from 59 patients,including sporadic and familial adeonmatous polyposis (FAP) adenomas were detected by microdissection-PCR-SSLP,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β -catenin,P53,and BAX,etc.were assay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1)The overall MSI alteration rate of the 16 loci was 14.4%.Different adenomas from the same patient showed different microsatellite alterations at the same loci;(2)All of the five FAP patients were MSI-L,three of which showed MSI at the locus of hMSH3;(3)The membrane expression rate of β-catenin in adenomas and accompanied carcinomas was 42.9% and 11.4%,respectively (P<0.001);⑷Microsatellite alterations of the microsatellite loci of TP53,D5S346,TCF4(A)9,TGFβRⅡ(GT)3 and TGFβRⅡ(A)10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ir protein expressions.It could be concluded the following:(1)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existed even in the early stage (adenomas) of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The alterations of chromosome 1p,APC genes,and the TGFβ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could also be deduced;(2)In the progression of adenoma to carcinoma,the staining of β-catenin would be transferred from membrane to cytoplasm and then nucleus,and the cytoplasm stain was stronger in carcinoma than that in adenomas.The abnormality of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APC-β-catenin-TCF4 could be concluded.  相似文献   
322.
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母婴关系是婴猴第一次重要的社会体验,对婴猴的生长发育、正常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母婴关系研究一直是灵长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深入了解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母婴关系的发展和影响因素,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我们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岜盆片区的一群野生白头叶猴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母婴行为的发生持续时长和发生频次,结合婴猴月龄和性别,探究婴猴月龄和性别对白头叶猴母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婴猴月龄显著影响白头叶猴的母婴关系。随着婴猴月龄的不断增长,母猴对婴猴的保护也随之逐渐减少,表明婴猴的发育是从依赖母猴到逐步独立融入社群的过程。婴猴性别对母婴行为的持续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在发生频次上母猴对雌性婴猴的照顾明显多于雄性婴猴。婴猴性别对母婴间的理毛行为、含乳行为均无显著影响,但对怀抱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白头叶猴母猴对不同性别的婴猴采取不同的照顾方式,这可能与雄性婴猴和雌性婴猴未来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23.
不同海拔青海云杉与祁连圆柏叶片抗氧化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祁连山寺大隆林区连续海拔梯度(2 665~3 365 m)上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为材料, 测定叶片中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变化, 探讨常绿木本植物抗氧化系统对高山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 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 相同海拔上青海云杉MDA含量极显著高于祁连圆柏(p<0.01)。随海拔升高, 两树种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非酶促抗氧化剂脯氨酸(Pro)、抗坏血酸(As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青海云杉叶片的AsA水平高于祁连圆柏, 但对海拔变化的敏感性较低; 祁连圆柏的GSH、Pro水平及其对海拔变化的敏感性均高于青海云杉。结果表明, 研究区青海云杉所受过氧化伤害较祁连圆柏更严重, 但两树种清除O2-·的能力相当而主要负责分解H2O2的酶种有所不同: 祁连圆柏中为POD, 青海云杉中则为CAT、APX和GR, AsA-GSH循环系统在青海云杉活性氧清除中的作用强于在祁连圆柏中, 祁连圆柏的活性氧清除物质可能以Pro为主。  相似文献   
324.
目的:研究单剂量头孢三嗪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1998-2000年急诊剖宫产病例399例,分A,B两组,A组201例,于术前30分钟静脉推注头孢三嗪1.0g;B组19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青霉素静脉点滴方法。结果:两组病例的产褥病率,产褥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A组术后排气时间较B组早,A组的费用低于B组,结论:单剂量头孢三嗪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预防感染疗效好,费用低。  相似文献   
325.
通过对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25个科、70个属、102种植物叶片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的测定,以确定植物群落的光合型。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02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介于-28.24‰和-24.84‰之间,说明这102种植物均属于C3植物,无C4植物或CAM植物。植物这种光合型的分布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是低温、强辐射等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植物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326.
利用全转录工程(gTME)方法将全局转录因子spt15随机突变并克隆表达, 构建突变库。将突变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 pYX212上, 醋酸锂法转化入不利用木糖的酿酒酵母YPH499中, 经特定的培养基初筛获得高效利用木糖并共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的酿酒酵母重组菌株。对获得的重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该菌株能够很好的利用木糖并共发酵木糖和葡萄糖。在30oC, 200 r/min, 发酵96 h时, 50 g/L木糖和葡萄糖的利用率为94.0%和98.9%, 乙醇产率为32.4%和31.6%, 原始菌株乙醇产率为44.3%; 当木糖和葡萄糖以质量比1:1混合发酵时, 木糖和葡萄糖利用率分别为91.7%和85.9%, 乙醇产率为26%。木糖醇的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327.
反卷积在生物组织光传输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特性可以以点扩散函数表征,即在线状光束入射条件下,生物组织中某一深度层面上的光强度场分布。为获得点扩散函数的具体形式,已发展了多种理论分析方法,其中以Monte Carlo模拟方法最具代表性。但现有理论计算方法都要以生物组织的光学参数已知为前提,而光学参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计算的精度。从线性平移不变系统理论出发,生物组织内一定深度层面上的光强分布被看成是光源强度分布与点扩散函数的卷积,从而提出通过测量在轴对称的准直扩展光源照射条件下,组织中特定层面上的光强度分布,利用反卷积重建生物组织的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典型生物组织透射面上点扩散函数的重建,得到了相应的点扩散函数。实验结果与Monte Carlo模拟的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从实验上获得生物组织点扩散函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8.
马毛色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毛色是人类正向选择产生的表型之一,在遗传与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马的毛色丰富多变,单从表型无法准确判别其属于哪种毛色,造成马品种登记时毛色性状记录不准确,因此研究马毛色形成机理在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基因组学及测序技术的日益成熟,马毛色形成遗传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发现不同毛色性状与特定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从遗传学的角度对马的毛色进行归类,对与其形成的相关基因、作用机理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马毛色形成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和马匹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29.
狭叶红景天幼苗对水分及遮阴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植物对水分和遮阴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对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十分必要。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过湿水分)、70%(正常水分)、60%(轻度干旱)、40%(中度干旱)、20%(重度干旱)5个水分梯度;设置2个遮阴处理,以全光照(遮阴率为0)为对照、黑色遮阴网遮阴(遮阴率为85%),研究狭叶红景天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茎干重和茎重比(SMR)显著增加(P0.05),株高、总生物量、叶面积、叶干重、叶重比(LMR)、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和叶面积根干重比(LARMR)增加,根冠比和根重比(RMR)减少;随着干旱程度加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遮阴处理下,株高、SMR、SLA、LAR和LARMR显著增加(P0.05),叶绿素SPAD值和叶面积增加,总生物量、根干重、根冠比和LMR显著减少(P0.05),茎干重和叶干重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Pro含量略有下降,Ss含量减少。在水分胁迫下,狭叶红景天中度干旱时通过增加酶活性抵御伤害,重度干旱超过其阈值,SOD活性下降,植物体受到伤害,Ss可能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遮阴处理下,狭叶红景天通过增加SLA避免遮阴伤害。狭叶红景天在受到环境胁迫时会通过形态改变、调节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来保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30.
余鸽  龙凤来  刘建军  马青青  康永祥  黄建  曹庆 《生态学报》2017,37(14):4743-4753
很多竹类植物是典型的克隆植物,也是大熊猫的食物。研究典型竹子种群克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对竹林的生产和抚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预测该竹林群落的演替趋势和大熊猫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SSR标记研究不同年龄A(7龄)、B(30龄)和C(60龄)巴山木竹种群的克隆结构和多样性,探讨小尺度范围内不同年龄巴山木竹种群的克隆结构及斑块的建立和发展。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了118个位点,3个种群样地的256个样本共检测到了49个克隆(基因型),A、B和C种群分别检测出31、10个和8个克隆。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巴山木竹克隆面积增加,克隆数量减少;A和B样地各克隆分布格局为团块状,而C样地克隆既有团块状又有离散状。这一结果显示出在幼苗定居的初期,基株可能以短距离的克隆延伸为主从而呈现出团块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克隆面积不断扩大,当复轴混生型的巴山木竹克隆受到强大的压迫时,基株可能会进行较多的单轴和长距离克隆延伸,呈现出离散状。Mantel检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都支持3个样地在小尺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克隆空间遗传结构。3个样地在10 m等级下显著的正相关空间遗传结构距离为3.1、28、48 m,X-轴截距为9.051、30.698和50.536,空间自相关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1—0.167、0.008—0.703和0.006—0.735。由此可推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巴山木竹克隆斑块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同一克隆的分株数量增加,在均匀取样情况下,正相关空间遗传结构距离范围内取到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可能性越大。A、B和C 3样地的基因型比率(G/N)为1、0.14和0.055,Simpson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1、0.876和0.744。这说明巴山木竹幼苗期基因型比例远远高于成年的竹林,随着年龄的增长巴山木竹克隆多样性虽有所降低,但由于有性繁殖的作用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多样性。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均表明总体上各样地的克隆被聚为一类,但不同样地少数克隆的基因型有重叠和聚集,可推断出不同巴山木竹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着基因流动和近似的克隆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