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孟嘉仪  张国晶  周凤恩  王楠  周义发  原野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129-3143
【目的】克隆表达浸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acerans)的葡甘露聚糖降解酶,研究其性质和功能,丰富葡甘露聚糖降解酶资源,了解浸麻类芽孢杆菌降解葡甘露聚糖机制。【方法】检索浸麻类芽孢杆菌的葡甘露聚糖降解酶基因,构建重组菌株,表达纯化重组酶,系统研究其功能及在降解葡甘露聚糖中的作用。【结果】克隆表达了5个葡甘露聚糖降解酶组分。结果显示PmMan1和PmMan2为内切β-甘露聚糖酶,PmGlc1、PmGlc2和PmGlc3为外切β-葡萄糖苷酶。其中PmGlc1只能水解pNPβGlc,PmGlc2能水解二糖和人参皂苷的β-1,6-葡萄糖苷键,而PmGlc3对β-葡萄糖苷键的选择性较为广泛。PmMan1、PmMan2、PmGlc2和PmGlc3能够降解葡甘露寡糖,PmMan1和PmMan2可以降解葡甘露聚糖。共同降解葡甘露聚糖时,PmGlc2和PmGlc3与PmMan2具有协同效应,且PmGlc3与PmMan2的协同作用更为显著。【结论】从浸麻类芽孢杆菌中获得了4种葡甘露聚糖降解酶,阐明了该菌葡甘露聚糖降解酶系成员的作用,丰富了酶资源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为酶法制备活性葡甘露寡糖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2.
木文用31P核磁共振(NME)观察了人淋巴瘤白血病细胞系Molt-4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细胞代谢。Molt-4和HL-60细胞系的31P谱主要由磷酸单酯、无机磷(Pi)、双磷酸双酯、ATP的共振峰组成。31P谱显示Molt-4细胞在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后,ATP/Pi比值降低。HL-60细胞在受TNF-α作用后,ATP减少。31P-NMR提供了一种非损伤性研究细胞代谢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3.
 中药固真方对一些与细胞增殖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姚明忠,顾文聪,丁卫,韩志芬,杜国光(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100083)中药固真方(VRF)具有补肾益精、延缓衰老的作用[1].能提高成...  相似文献   
34.
Forskolin(FSK)是一种植物二萜类化合物,为腺苷酸环化酶的特异激活剂,实验发现:FSK和作为参照的诱导分化剂维甲酸(RA)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升高胞浆蛋白激酶C(PKC)活性,并降低膜PKC活性,FSK可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1,4,5)水平降低至对照组的44.4%至67%;FSK与RA合用可显著降低成骨样细胞特征蛋白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以上结果表明,FSK对成骨样细胞内磷脂酰肌醇信息传递体系有深刻影响,可能与其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35.
杜汉森  徐迈 《遗传学报》1997,24(2):183-192
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一套用于测定DNA聚合酶在PCR过程中复制精确性的系统,并测定了耐热FDDNA聚合酶在PCR扩增过程中的复制精确性。这一系统主要包括以质粒pUC118和pUC119为出发质粒所构建的一套共6个突变质粒,分别为pFDFP118和pFDFP119(+1移码突变)、pFDFM118和pFDFM119(-1移码突变)、pFDFU118和pFDFU119(碱基置换突变)。这些突变质粒均不能进行lacZ-α互补反应,因此在含有X-Gal和IPTG的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同时还构建了PCR产物克隆载体pFDFL118和pFDFL119。以上述突变质粒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取反应产物和pFDFL118或pFDFL119连接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若在PCR过程中发生回复突变,则转化子在含有X-Gal和IPTG的培养基上呈蓝色。由转化子中蓝白菌落个数即可计算出DNA聚合酶的复制差错率。用这一系统测得FDDNA耐热聚合酶的复制差错率为10-5~10-6。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六甲溴铵(C_6)、十甲溴铵(C_(10))和百草枯(paraquat或PQ)对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C_6是酶的完全竞争性抑制剂,它对梭曼膦酰化酶的老化反应有明显的延缓作用;C_(10)对酶的抑制分为两相,A相为完全竞争性抑制,B相为混合型抑制,它对老化只有轻微的延缓作用;PQ为酶的激活剂,而它对老化几乎无影响。概据这些结果可以设想,酶的活性区域的阴离子部位在梭曼膦酰化乙酰胆碱酯酶的老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正> 综合防治在病虫害的治理方面,愈来愈起着明显的作用。随着综合防治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对综合防治的认识也必将获得进一步提高。现结合我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问题,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综合防治的概念和标准 综合防治的概念应是通过各种措施,从而达到压低害虫的基数,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阀值以下。在经济上,获取最大的收效,并无副作用出现。所以综合防治与非综合防治是有严格区别的。  相似文献   
38.
论品种的纯与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国锋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要积极进行良种的繁育、推广和提纯复壮工作。”这是建设大寨县,达到高产稳产,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正确地理解与应用品种的纯与杂,对发展我国良种繁育、推广和提纯复壮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9.
当前生物化学的进展极快,研究的领域很宽,教科书的内容也很广泛,而讲授时数又不可能相应增加,以致造成课时紧张,很多内容只讲述必要的结论性知识,很少有时间讲述其来龙去脉,分析其科学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展望其发展方向。结果使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负担过重,脑子刻板。我们深深感到,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告广东地区0—54岁白血病病人Hp~1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其相对危险率为1.9,提示这一地区Hp~1基因与白血病发生有关。急粒和急淋组Hp~1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慢粒组则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化疗后的急拉和急淋组Hp2-2型和Hp2-1型Hp平均含量较化疗前显著降低,Hp1-1型则降低不显著;慢粒组三类Hp平均含量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Hp~1基因可能与急性白血病发生有关。具有Hp纯合子或杂合子正常母亲的白血病子女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符合预期比例,提示在白血病病人家庭中Hp的遗传方式无异常。还观察到,肝癌中Hp~1频率亦显著增高,提示Hp~1基因除与白血病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