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老科学家的情操林双,杜国光(《生物化学杂志》编辑部,北京100083)我国科学工作者正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科研经费不足,薪金菲薄,生活清苦,青年科技人员住房困难……,但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仍能以振兴中华科学为己任,艰苦奋斗,作出了许多有相当水平的科研成...  相似文献   
22.
射阳盐场湿地禽类资源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省中部沿海的射阳盐场,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经考察共发现110种湿地禽类生活或迁徒于该人工湿地。其中有丹顶鹤、白鹳、黑鹳三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禽,以及角(辟鸟)(?)、斑嘴鹈鹕、小苇(升鸟)、白琵鹭、黑脸琵鹭、灰鹤、白额雁、小杓鹬、小青脚鹬九种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共记录到中日保护候鸟湿地禽84种。110种湿地禽类占国内湿地禽类总数46.03%,其中留鸟6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51种,旅鸟38种。考察中发现黑嘴鸥、环颈鸻为江苏省留鸟分布新记录;黄斑苇鸻、蛎鹬、黑翅长脚鹬、红脚鹬、白额燕鸥、普通燕鸥为江苏鸟类繁殖新纪录;角(辟鸟)(?)、黑颈(辟鸟)(?)、红嘴巨鸥、鸥嘴噪鸥、三趾鹬、灰斑鸻、渔鸥为江苏冬候鸟新纪录。  相似文献   
23.
本文研究了空篷和正常板栗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两者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在板栗不同发育时期,子房内氨基酸和淀粉含量变化具有规律性,并得到相关极显著的回归方程,空篷与正常栗具明显示的差异;总苞内除正常栗氨基酸含量得到相关极显著的回归方程外,其它的含量变化回归分析均未得到显著水平,空篷栗与正常栗的差异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本课题合成四个氮基三乙酸单酰苯胺(IDA)类及其类似物肝胆显像螯合物。(1)用家兔做了肝胆显像扫描实验,其显像效果较好。(2)~(3)为未见报道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5.
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又名山莓、托盘、木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直立灌木,果实为聚合的红色小核果,呈头状。悬钩子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为多,主要生长于山坡、丘陵及低洼地带。悬钩子果实营养丰富,据分析,总糖含量达12.75%,其中还原糖占有总糖的65%以上,有机酸(以柠檬酸)为1.54%,维生素C含量达260~720mg/100g,高于普通水平,果  相似文献   
26.
27.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探针质粒pPL 603为载体,从谷氨酸棒状杆菌1014—6染色体DNA上克隆到一个有较强启动功能的DNA片段。生物素标记的DNA—DNA分子杂交实验证明该片段确实来自谷氨酸棒状杆菌1014—6染色体DNA。在绘制该片段限制酶酶切图谱的基础上,经另一个启动子探针质粒pPL 703的亚克隆,将其启动子功能区定位在Bamm酶切片段中。对后者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它具有棒状杆菌类启动子的-35区和-10医序列。  相似文献   
28.
29.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自然灾害的频发导致生境破碎化加剧,生态连通性降低,进而导致乡镇可持续发展受阻。构建生态网络是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点方向,通过加强源地保护、廊道建设和生态管控,能够有效缓解区域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本研究以延庆区为例,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连通性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综合构建生态网络,从县域角度分析各网络要素,为乡镇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构建的延庆区生态网络整体呈现出“一山一川”分布特点。识别生态源地12个,面积为1085.54 km2,占比达到54.4%。筛选生态廊道66条,总长度1057.18 km,包括21条重要廊道和45条一般廊道,长度占比分别为32.6%和67.4%。识别出一级生态节点27个,二级生态节点86个,在千家店镇、珍珠泉乡等山区乡镇集中分布。不同乡镇的生态网络分布与其地理环境和发展定位有密切联系:千家店镇和珍珠泉乡等位于“山区”,覆盖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广泛,加强源地保护是网络构建的重点,促进乡镇生态与旅游协同发展;刘斌堡乡和张山营镇等位于“山区-川区”衔接处,以强化廊道连通性作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0.
杨树(Populusspp.)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主要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但不同形态氮对杨树生长生理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目前还不清楚。为探讨4种形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硝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杨树光合特性及生长参数的影响。该研究以两种不同基因型杨树——杨树‘546’(Populusdeltoidescv.‘55/56’×P.deltoidescv.‘Imperial’)和杨树‘107’(P.euramericanacv.‘74/76’)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测定不同形态氮施加后杨树幼苗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株高、基径、比叶面积、生物量及根冠比变化。两种基因型杨树生长习性基本类似,喜光、喜水、喜肥,但杨树‘546’较杨树‘107’对低温更敏感,有着较低的株高与较大的单叶面积。结果显示:杨树‘546’和杨树‘107’叶片光合特性相似,但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氮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两种杨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系统Ⅱ (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流经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基径、株高、比叶面积及生物量,但降低其根冠比。除叶片净光合速率,杨树其他光合特性指标和生长参数在不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