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在人食管鳞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选用EC9706-H、EC9706-L和EC109-H、EC109-L两对高低转移细胞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验证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SRF在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加入CCG(SRF抑制剂)抑制SRF的表达后,检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细胞划痕实验验证了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提示SRF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C9706-L、EC109-L细胞;在EC9706-H、EC109-H细胞中加入CCG抑制SRF的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减退。结论:SRF在高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呈现高表达,在低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呈现低表达,抑制高转移性食管鳞癌细胞系中SRF的表达后,其侵袭转移能力下降,提示SRF和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2.
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C.protothecoides)是潜在的、可用于工业生产生物柴油的高产油微藻.本研究通过体外诱变的手段,获得了一株完全不能进行光合自养生长的突变体Al64.利用尼罗红染色和叶绿素自发荧光分析和电子显微镜分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结果显示该突变体中叶绿体严重退化,其中类囊体膜结构缺失,导致该突变体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自养生长.在富糖富氮的培养条件下,该光合自养缺陷型突变体的细胞密度和油脂含量比野生型细胞分别高5.54%和6.76%,分析还发现,该突变体产油能力为0.158 g L?1 h?1,比野生型提高12.8%.本文通过缺失光合作用突变体的构建,在异养高氮条件下实现了生物量及细胞内油脂含量的同步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产量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33.
专性胞内寄生的黑龙江立克次体是远东斑点热的病原体,外膜蛋白B(OmpB)是其最主要的表面蛋白抗原.本研究将黑龙江立克次体ompB基因分成4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制备出4个重组OmpB抗原(OmpB-P1,OmpB-P2,OmpB-P3和OmpB-P4).将4个重组OmpB抗原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C3H/HeN小鼠树突状细胞,再将这些抗原激活树突状细胞分别腹腔接种正常C3H/HeN小鼠.接种第14天用黑龙江立克次体攻击小鼠,7天后活杀小鼠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主要脏器的立克次体的载量.结果显示,OmpB-P2,OmpB-P3或OmpB-P4激活树突状细胞受体小鼠的立克次体载量显著低于OmpB-P1激活树突状细胞受体小鼠.将不同抗原激活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别与同源抗原激活小鼠树突状细胞受体小鼠的CD4+和CD8+T细胞体外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共培养后CD4+和CD8+T细胞的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显示,OmpB-P2,OmpB-P3或OmpB-P4抗原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CD4+或CD8+T细胞的CD69表达水平高于OmpB-P1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T细胞.此外,OmpB-P2,OmpB-P3或OmpB-P4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CD4+或CD8+T细胞的TNF-?和IFN-?水平均显著高于OmpB-P1激活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T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OmpB-P2,OmpB-P3或OmpB-P4为保护性抗原,其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可以有效地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使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别向Th1细胞和Tc1细胞分化,产生高水平TNF-?和IFN-?共同对抗立克次体感染.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构建转基因LSL-KrasG12D/+LSL-Trp53R172H/+Pdx1-Cre(KPC)小鼠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胰腺癌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稳定、可靠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动物模型。方法 将KPC转基因小鼠的自发胰腺癌的组织块进行C57BL/6J小鼠胰腺原位移植,利用超声进行肿瘤监测,对原发肿瘤和传代肿瘤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模型的肿瘤病理学特征。结果 KPC小鼠的自发肿瘤能够在C57BL/6J小鼠的胰腺上稳定生长,肿瘤增殖指标Ki67、基质纤维化标志物α-SMA、免疫细胞标志物CD45和CD206均稳定表达,该模型能够稳定地保留原发胰腺癌病理学特征,并发生与临床胰腺癌患者相似的广泛转移。结论 成功建立转基因小鼠源性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出胰腺癌的基质环境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可以作为研究胰腺癌进展和治疗策略的有效药物临床前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35.
温州蜜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对低温的响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研究了低温对温州蜜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1)8℃低温处理118h对气体交换和叶绿纱荧光影响不大。(2)2℃低温处理15h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羧化效应(CE)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Q及Vv/Fm没有显著变化。(3)室外自然低温处理作7d,Pn、Gs、CE饱和CO2光合速率、AQY及Fv/Fm显著下降,C  相似文献   
136.
137.
阳吉昌  熊松   《广西植物》1985,(1):31-37
<正> 甑皮岩洞穴遗址,位于北纬25°17′,东经110°17′。在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约九公里,桂林去阳朔公路的右侧,独山的西南麓。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和桂林市文管会联合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直至1973  相似文献   
138.
为明确广东橘园生境的实蝇种类及优势种的季节动态,2016年在肇庆市怀集县、韶关市始兴县和潮州市潮安区各选择一处橘园开展实蝇监测并分析实蝇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优势种的季节动态。本次监测共诱集到7属15种实蝇。其中,怀集县橘园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所获得的15种实蝇在该地均有发现,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为怀集县橘园的优势种。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怀集县橘园还监测到柑橘专性害虫蜜柑大实蝇B.tsuneonis,蜜柑大实蝇的此次发现在广东省为首次报道。始兴县橘园监测到实蝇7种,其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在3个橘园中最高,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和橘小实蝇是该橘园的优势种。潮安区橘园监测到5种,其所有多样性指数在3个橘园中最低,橘小实蝇占绝对优势。监测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南瓜实蝇、瓜实蝇和具条实蝇是广东橘园生境的常见种。橘小实蝇与南瓜实蝇是橘园生境的优势种,橘小实蝇与南瓜实蝇的成虫全年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39.
地衣作为真菌和绿藻/蓝绿藻的成功共生体,广泛分布在陆地生态中的各种栖息地。岩面生地衣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陆地食物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岩石的生物腐蚀和土壤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岩面生地衣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强烈地受到海拔、湿度、温度、降水量、太阳辐射强度和基物的特征(岩石类型、岩石大小、岩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乌鲁木齐县石人沟山区岩面生地衣群落与基物间的关系,该研究在乌鲁木齐县石人沟山区设立16个样地,计测样地中岩面生地衣的盖度,包括坡度、坡向、光照强度等7个环境因子,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各群落的物种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石人沟山区的岩面生地衣共有27种,隶属于7目9科15属。其中,黄枝衣目、茶渍目和鸡皮衣目的种类较多,占该地区岩面生地衣总数的74.07%。CCA排序结果显示坡度、坡向、光照强度、湿度、岩石pH值是5个影响岩面生地衣种类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显示了岩面生地衣与样地间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40.
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云南省乙类传染病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研究,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收集2005~2016年云南省年度人口数据和乙类传染病月发病率数据,针对2005~2016年云南省年度人口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根据2005~2016年云南省乙类传染病月发病率数据建立ARIMA预测模型。云南省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有很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可通过决定系数R~2、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选择出最优的乘积季节模型ARIMA(0,1,1)×(2,1,0)_(12)来预测云南省乙类传染病的月发病率。通过对比2017年1月到10月传染病发病率的真实值和预测值,得到误差的平均值为0.8,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3.56%,说明预测效果比较满意。通过F检验和t检验显示预测值和真实值无显著性差异,说明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云南省乙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