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1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181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2篇
  1963年   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台湾海峡离岛工业区海域浮游生物丰度之长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1993-2010年在云林县台西乡沿岸的8个站位所进行的一年四季近岸10 m及离岸20 m水深的浮游生物调查资料及同步的水质资料, 分析了发电厂建成后对浮游生物的影响。本海域18年内浮游生物各类群丰度/密度的各季节平均值, 皆以第四季(10-12月)为最低, 而各个类群的最高平均值出现的季别并不一致。其中浮游动物出现于第一和第二季(1-6月), 浮游植物和虾、蟹幼体在第二季(4-6月), 而鱼卵和仔鱼则是在第一至第三季(1-9月)。自2000年第三季起, 测线5的测站经常有pH值低于7.8的情形。当该海域水体测得pH值低于7.8时, 浮游动物(75±69 ind./m3)﹑浮游植物((1.60±2.28)×103 cell/L)﹑虾幼体(2.4±5.8 ind./m3)﹑蟹幼体(1.9±5.0 ind./m3)及鱼卵(0.88±1.10 ind./m3)和仔鱼(0.16±0.32 ind./m3)的丰度/密度值皆偏低, 仅为历年总平均值的1/2。据此建议将发电厂排入海洋之水体pH值控制在7.8以上, 以降低对浮游生物多样性及丰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992.
刘莹  陈报章  陈婧  许光 《植物学报》2016,51(2):226-234
基于2003–2007年千烟洲涡度相关通量塔观测的气象数据和蒸散发数据, 评价了常用的蒸散发模型模拟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发的适用性, 包括Priestly-Taylor、Blaney-Criddle、Hargreaves-Samani、Jensen-Haise、Hamon、Turc、Makkink和Thornthwaite模型。结果表明, 日尺度上Priestly-Taylor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 相关系数达0.953; 月尺度上Makkink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 相关系数达0.995; 而Thornthwaite模型在月尺度上模拟误差较大, 均方根误差与平均偏差分别为15.559和13.436; Jensen-Haise模型在日、月尺度上模拟效果均较差。采用偏相关法分析气象因子与蒸散发值的关系, 得出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发驱动因子的贡献排序为: 辐射>温度>水气压>风速>土壤温度>相对湿度>白天时长, 即辐射对蒸散发的影响较为显著, 与基于辐射法的Priestly-Taylor和Makkink模型分别在日、月尺度上适用性较好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亚型转变及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n=6)和缺血/再灌组(IRI,夹闭肾动脉45 min,n=24)。IRI组分别于术后0、6、24和72 h取肾组织,每个时相组6只大鼠。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MIF、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活化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巨噬细胞M1和M2亚型的分布特征。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大鼠肾局部损伤情况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在24 h时最为严重,之后逐渐恢复。PCNA在再灌后表达明显增加,6 h达峰值,72 h表达下降。相比于正常组,再灌组大鼠肾组织中MIF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MCP-1表达则在6 h达峰值,随后下降;而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24 h达峰值,72 h表达下降。更进一步研究发现缺血/再灌注6 h时,M1亚型分布达最高值;之后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M1亚群相对含量开始下调,M2随之升高。结论: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早期,M1巨噬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发挥主要作用,随后M2型表达逐渐上调,并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修复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994.
以江西省信丰县细迳坑自然保护区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群落为对象,开展样方调查和群落生态学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的种类组成包括维管植物146种,隶属于66科106属。其中,蕨类植物9科10属14种,种子植物57科96属132种。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占较大优势(77.66%)。(2)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有少部分落叶树种,使得群落秋冬季有一定的季相变化。群落垂直结构包括乔木3亚层及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以观光木、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锈叶新木姜子Neolitsea cambodiana为主要优势种,灌木层以硬壳桂Cryptocarya chingii、细枝柃Eurya loquaiana、鸭公树Neolitsea chuii为主要优势种。(3)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级>B级>C级>D级>E级,从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分析看,该群落在演替上处于亚顶级状态。(4)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Pielou指数则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观光木群落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植被特征种和生境指示种。  相似文献   
995.
报道在深圳市龙岗区排牙山求水岭发现的1个广东省新记录种--大戟科粗毛藤属灰岩粗毛藤Cnesmone tonkinensis (Gagnep.) Croiz.,并对该种的形态、生境、所在群落的特征等进行描述。该标本的采集地排牙山是其分布的最东界。  相似文献   
996.
查尔酮合成酶(CHS)超基因家族又称为植物类型III聚酮合酶超基因家族, 其编码酶通过催化和合成一系列结构多样及生理活性各异的次生代谢物,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全面了解CHS超基因家族在植物中的进化规律, 重建其进化历史, 该研究利用14种具有全基因组数据的代表植物,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 深入挖掘和分析了不同植物类群基因组中查尔酮合成酶超基因家族的成员构成, 推测了其可能的扩增机制和功能分歧, 并探讨了该超基因家族在植物中的总体进化趋势。结果共识别144条具有表达信息的同源序列, 它们全部来自9种陆生植物的基因组, 藻类植物基因组中没有发现相关序列。系统发育和进化分析表明, CHS超基因家族的起源古老, 它们可能为适应复杂的生态环境而出现在早期的陆生植物中, 之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发生谱系的特异扩张和拷贝丢失, 最后通过功能分歧的形式在不同植物类群中被分别固定。此外, 进化检验也显示, 尽管CHS超基因家族内部发生了多样的遗传改变, 但整个超基因家族仍处于强烈的纯化选择之下, 并且个体基因中也无任何单氨基酸位点受到正向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ASR(ABA, stress, ripening induced protein)是一类响应植物干旱胁迫的关键转录因子, 在许多植物中已有报道, 然而尚未见香蕉(Musa acuminata)中ASR与抗旱作用的相关研究。该实验从香蕉果实cDNA文库中筛选出1个ASR基因, 即MaASR1(登录号为AY628102)。干旱胁迫下, 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根部。将MaASR1转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Southern检测确定了两株独立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命名为L14和L38)。表型观察发现, 此两转基因株系的叶片变小且变厚; Northern和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 MaASR1在L14和L38中表达。控水处理后, L14和L38的存活率及脯氨酸含量均高于野生型。经干旱胁迫和外源ABA处理后, 对MaASR1转基因株系中ABA/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 发现MaASR1可增强转基因株系对ABA信号的敏感度, 但不能增强植株依赖于ABA途径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98.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26S 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最具特异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该途径介导了真核生物80%-85%的蛋白质降解,参与了细胞多项生命活动过程,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以及干旱胁迫响应等过程都受到该途径的调控。概述了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着重阐述了由泛素-蛋白连接酶E3介导的植物干旱胁迫响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以10个不同来源的伞形多孔菌(猪苓)菌株为材料,通过ITS序列分析比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基于菌落、菌丝的形态特征、生长速率、菌丝体干重和产糖能力5个方面的14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菌株之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分值比较菌株优劣。ITS序列分析表明,10个菌株间的相似性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指标之间胞外多糖、菌丝团、黑色素、菌丝颜色、长势和分泌物的相关性高;菌丝形态、草酸钙方晶、生长速率和无性孢子的相关性高。5#菌株多糖含量和菌丝生长速率最高;2#和9#菌株胞内多糖含量较高;4#、13#和14#菌株多糖含量较低;10#、11#菌株多糖含量及菌丝体干重也较低。主成分分析显示,5#、2#和1#菌株是综合分值最高的3个菌株,其菌丝生长快、长势旺、产量及多糖含量高。综合上述结果,5#、2#和1#菌株是初步筛选出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及繁殖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00.
在里氏木霉中建立了一个快速的双基因位点同步同源重组新方法,较好解决了里氏木霉基因逐个敲除周期长等问题。研究以里氏木霉自身甘露聚糖酶基因(man5A)为重组表达的报告基因,通过一步转化,将该基因定点整合入纤维二糖水解酶Ⅰ(cbh1)基因位点,同时缺失主要的两个纤维素酶基因(cbh1、cbh2),得到重组工程菌Man12。将重组工程菌Man12与出发菌株Tu6Δku70进行摇瓶发酵,结果显示,重组菌株的甘露聚糖酶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10倍,而纤维素酶产量降低了60%,胞外总蛋白分泌水平降低了40%。Real-time PCR检测甘露聚糖酶基因(man5A)的转录水平,发现重组菌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5倍。在里氏木霉中首次报道了通过一步转化实现两个基因同步定点整合的方法,对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里氏木霉工程菌株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