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建立基于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LGA)载DNA的基因转染体系,比较用空白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LG-A-E)吸附质粒DNA和用分枝PEI修饰后的PLGA纳米粒(PLGA-BPEI)吸附质粒DNA优缺点。方法:用乳化蒸发法制备纳米粒,对纳米粒进行表征研究,包括包封率、Zeta电位、粒径大小、稳定性,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它们对NIH3T3和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用MTT检测对它们细胞的毒性。结果:制备了两种基于PLGA的纳米粒,PLGA-E和PLGA-BPEI粒径大小为200-270nm,zeta电位为0-30mV,在血清和不同的pH值时两者均较稳定,转染效率PLGA-BPEI较PLGA-E高,且释放时间早,但前者较后者对细胞毒性大。结论:这两种基于PLGA纳米粒均能有效转染质粒DNA,它们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2.
稻田冬种绿肥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滨娟  黄国勤 《生态科学》2016,35(5):214-219
冬季绿肥是一种养地作物, 是一种重要的优质生物肥源和有机肥料。我国南方稻区水、热资源丰富, 多数地区适宜种植冬季绿肥。为了深入研究冬季绿肥作物对稻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在前期田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进展, 综合阐述了冬种绿肥条件下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稻田病虫草害及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研究, 以期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冬季绿肥、发展绿肥生产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利用卫星标记跟踪方法对斑海豹的野外释放效果进行了研究。2010 年和2011 年6 月分别释放了4 头和3头人工繁殖的2 龄未成年斑海豹,2011 年同时释放了3 头野外出生的救助个体。标记斑海豹在释放后,7 头人工繁殖斑海豹中的5 头信标信号持续时间较长,在信号消失前,1 头斑海豹一直在渤海海域活动,另4 头沿辽宁沿岸、朝鲜西海岸到达辽东湾斑海豹的主要度夏海域韩国白翎岛附近。研究期间,1 头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59 d内运动的距离超过1 250 km。救助斑海豹中,2 头个体的信标信号持续较长,并分别在山东半岛沿海和黄渤海活动。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繁殖的斑海豹在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海域后可以正常生活洄游。  相似文献   
94.
通过转移洋桔梗非胚性愈伤组织到含有1.0mg/L2,4-D的MS培养基(ecIM)上诱导了洋桔梗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含1.0mg/L2,4-D和0.5mg/LKT的MS培养基(necSM)上继代培养。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洋桔梗愈伤组织在ecIM和necSM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酯酶同工酶酶谱随着培养天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ecIM和necSM上培养的洋桔梗愈伤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培养早期较低,然后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升高,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但SOD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另一方面,SOD同工酶在第4天后出现一新的同工酶谱带;此外,在ecIM和necSM上培养洋桔梗愈伤组织的酯酶(EST)同工酶在培养至第16~20天期间呈现显著缺失。  相似文献   
95.
利用电子差异展示方法克隆人类睾丸高表达新基因SPATA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BI中的电子差异展示(digital differential display,DDD)软件,比较来自睾丸(包括睾丸癌)与来自其它组织的EST文库,从筛查人类睾丸中高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的差异ESTs入手,成功克隆了一个在人类睾丸中高表达的新基因SPATA11.RT-PCR实验证实其在成人睾丸高表达.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4个外显子,基因组跨越2.6kb,定位于19pl3.3.cDNA编码一个含22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4.5kD的新蛋白.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含有1.1kb大小的唯一转录本,主要在睾丸中强表达.肝脏、肺、卵巢和肾脏中有微弱表达.而其他组织中该基因无表达.  相似文献   
96.
基于组合可拓综合分析法的鄱阳湖流域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田娜  缪建群  王海伦  王海  黄国勤 《生态学报》2017,37(12):4227-4235
长期跟踪定位评价湖泊的水质营养化程度,对于实现地区水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评价方法中指标选取的可行性、单一性、权重赋值的主观随意性以及水质变化的模糊性、随机性、动态性和生物指示性等特点,采用了可拓综合评价法和浮游生物调查与室内测定法相结合,构建了组合可拓综合分析法,一方面利用可拓综合分析法对鄱阳湖流域5个代表性观测站点的10年的年均(每2年)观测数据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浮游生物指示法对该5个站点的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以生物指示评价法所得等级与可拓综合分析法评定等级吻合的最多次数所对应等级作为组合可拓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自2006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为平稳,总体呈好转势态。2010年有4个观测点的水体达到富营养化程度,而在2014年湖区的蛤蟆石和鄱阳水质略有所改善,达到轻富营养化程度,都昌、康山、星子站点的水体为中营养化,改善幅度较大,水质较好;(2)从湖区的地理区位看,鄱阳湖湖区的南部和西部的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总体上要好于北部、东部和中部湖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表现为区域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7.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收集文献资料, 综合分析研究了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为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来保护梯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景观, 具有较好的景观和文化传承功能。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梯田撂荒、生物多样性和传统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综合来看, 对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实施耕种补贴并加强开发, 完善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机制, 建立传统农业文化保护区, 将对保护崇义客家梯田生态系统和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多功能特异性DNA-蛋白结构,覆盖在染色体末端,保护基因组的稳定性。端粒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协助染色体配对、联会、同源重组和分离。精子中的端粒可能在精子的受精能力和胚胎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端粒与生殖的相关性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但精子端粒与男性不育间的相关性并不明确。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中国特发性男性不育人群(126例)和正常可育男性人群(138例)的精子相对端粒长度,结果发现,特发性男性不育病例的精子平均相对端粒长度(2.894±0.115)低于正常对照组(4.016±0.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97×10-5);并且精子相对端粒长度与精子密度、精子总数和精子活力都有显著的相关性:精子数量较多和/或精子活力较高,精子相对端粒长度较长。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人群中,精子端粒长度与特发性男性不育具有相关性,精子的端粒长度可能影响精子发生和精子的功能,精子端粒的缩短导致精子数目及活力的降低从而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99.
从已获得的在隐睾和正常睾丸对照中表达量有明显差异的EST片段(BE644542)入手,利用网上生物信息学克隆了SRG2基因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AF395083。从小鼠睾丸cDNA文库中分离出该基因完整阅读框cDNA,SRG2基因的cDNA全长为1088bp,为编码29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3579kD、等电点为9.64的蛋白质,与人类同源基因TSARG2相似性为78%,而与其他已知蛋白质无明显同源性。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只在睾丸中有高表达。应用新型的分子信标检测该基因在不同时期隐睾中的mRNA表达水平,发现该基因呈明显上调,证明该基因在隐睾的发生发展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中国高等植物省级分布新记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桦木科和樟科共20种植物在我国11个省区中的分布新记录,其中西藏分布新记录的有柱果琼楠、钝叶桂,更是山胡椒、假辣子、钝叶木姜子、黄心树,粗壮润楠和瑞丽润楠;云南分布新记录的有巫山新木姜子;广西分布新记录的有黄心树;甘肃分布新记录的有大叶木姜子;陕西分布新记录的有猴樟,山西分布新记录的有秦岭木姜子;河北分布新记录的有岳桦;浙江分布新记录的有桂北木姜子;福建分布新记录的有广西新木姜子;江西分布新记录的有尖叶木姜子、华南木姜子和凤凰润楠;湖南分布新记录的有披针叶榛和四川新木姜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