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TM数据,利用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出河池市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数据,并将3期植被覆盖图与岩溶地质图进行叠加分析地质构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最后,从斑块类型和景观级别上选取10个景观指数进行空间格局变化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1)30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在增加,高植被覆盖区和较高植被覆盖区一直处于优势地位。2)30年来研究区景观异质性减弱,破碎度降低,景观优势度增加。3)30年来研究区的斑块形状主要取决于自然地貌及自然环境条件。4)30年来研究区景观整体的聚集程度在增加;研究区景观越来越由少数植被覆盖等级类型所控制。30年来,研究区植被景观的生态恢复是比较明显的,这与30年来研究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研究可以得出非喀斯特区域的植被景观的生态恢复较喀斯特区域变化更明显;喀斯特区域的景观较非喀斯特区域更分散、更复杂;喀斯特区域的生态状况较非喀斯特区域更容易被破坏,并且恢复起来更困难。这说明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比较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侵袭性真菌病(IFD)病例治疗中的疗效及成本.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科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米卡芬净治疗组与伊曲康唑治疗组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时间、治疗成本及不良反应.结果 米卡芬净组17例,伊曲康唑组20例,米卡芬净组治疗有效率为76.46% (13/17),伊曲康唑组治疗有效率70% (14/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 >0.05).米卡芬净组2例发生消化道不适反应.伊曲康唑组3例发生消化道不适反应,2例低钾血症并消化道不适反应;3例患者出现药物性肾功能损害,l例停药后肾功能恢复,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米卡芬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 (2/17),伊曲康唑不良发生率为40% (8/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第14天总有效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米卡芬净组和伊曲康唑组成本疗效比分别为263.73和289.11.结论 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对骨髓瘤合并IFD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成本效益比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23.
摘要 目的:总结33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其中16例有家庭聚集情况。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见可出现腹泻、上腹部不适,罕见头痛、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治疗后实验室大部分指标均改善明显,但淋巴细胞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hs-cTnT)改善稍晚。97.0 %的患者胸部CT中以磨玻璃影为主,但这与普通病毒性肺炎无明显区别,老年患者可合并胸腔积液。结论:在西安地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多数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但也可累及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出现症状。患者经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大部分改善明显,肺部影像学以磨玻璃样改变居多,也可出现胸腔积液。普通型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24.
摘要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环氧化酶-2(COX-2)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手术确诊的120例患者的石蜡卵巢组织切片标本,其中卵巢癌54例,卵巢良性肿瘤66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R、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ER和COX-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P<0.05)。Ⅳ期卵巢癌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P<0.05),其余病理分期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COX-2阳性表达率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卵巢癌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组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Ⅱ级卵巢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P<0.05),其余病理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转移卵巢癌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P<0.05);伴有转移卵巢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与无转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转移卵巢癌组织中ER、COX-2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法(IHS)评分均高于无转移(P<0.05)。结论:ER和COX-2在卵巢癌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逐渐上调,且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ER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期和转移相关,COX-2与组织学分级相关,二者对卵巢癌病情的预测具有互补性,可作为生物学指标,对卵巢癌恶性程度进行判断评估。  相似文献   
225.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NT-proBNP及LVEF,并对研究组患者NT-proBNP与NYHA分级和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2,7.63;P0.01)。研究组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同时LVEF水平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性(r=0.812,P0.01),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性(r=-0.623,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早期反映出局部心脏结构改变造成的心功能变化,可与NYHA及LVEF联合检测作为临床诊断CHF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6.
放线菌作为干旱、半干旱环境中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组成的重要生命存在形式之一,不仅是潜在临床有用天然产物化学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重要参与者。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广泛分布的藻结皮和藓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两种BSCs放线菌种群的分布特征、组成及其潜在代谢功能。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藻结皮与藓结皮土壤微生物组主要形成以地嗜皮菌属、红色杆菌属、类诺卡氏菌属、游动放线菌属、芽生球菌属、链霉菌属、贫养杆菌属、糖丝菌属、土壤红杆菌属、假诺卡氏菌属、小单孢子菌属、康奈斯氏杆菌属、大理石雕菌属、小月菌属以及弗兰克氏菌属等为主要类群的放线菌群落结构,在两种BSCs类型之间各属分布存在差异。藓结皮中放线菌参与的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原核生物中的碳固定途径、丁酸代谢、丙酸代谢、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甲烷代谢、2-羰基羧酸代谢、肽聚糖生物合成、淀粉与蔗糖代谢以及缬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降解显著高于藻结皮。藓结皮中地嗜皮菌属和红色杆菌属对相对丰度前10的代谢功能分类的贡献度显著低于藻结皮,而类诺卡氏菌属、芽生球菌属、贫养杆菌属、游动放线菌属、链霉菌属、假诺卡氏菌属和糖丝菌属等对这些功能的相对贡献在藓结皮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结果可为全面、深入理解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藻结皮与藓结皮放线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潜在功能多样性提供科学数据,也为理解放线菌在不同类型BSCs中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7.
(一)本文報告了二個實驗:(1)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蟲尾蚴後,定期觀察其機體反應性改变的指標,並自感染後第21天起,分批解剖病兔,以10%氫氧化鉀溶液消化其肝臟法確定蟲卵進入病兔肝臟的日期及肝臟內蟲卵量與病兔機體反應變化的關係。(2)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大量日本血吸蟲活蟲卵及死蟲卵後,觀察蟲卵對其機體反應的影響。本文實驗證明了血吸蟲蟲卵確能引起家兔機體反應的变化,並肯定了蟲卵為日本血吸蟲病病因学中的主要因素。 (二)家兔經日本血吸蟲尾蚴感染後第23天,其肝臟內開始沉積蟲卵,至感染後第32天,病兔之機體反應開始出現明顯變化,這些變化與其肝臟內血吸蟲蟲卵量有着一定關係,我們認為病兔機體反應的變化是由於病兔肝內的蟲卵在成熟過程中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的刺激而發生的。 (三)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大量日本血吸蟲的活蟲卵後,可以引起与尾蚴感染32天後病兔相似的病理生理反應性的改變,而注射死蟲卵及生理鹽水對照者的此種反應就不明顯。 (四)家兔體內每個日本血吸蟲雌蟲每天所產的卵在家兔肝臟内可發現的數目為764—1097個。 (五)根據感染600條尾蚴的日本血吸蟲病兔血清与蟲卵抗原的補體結合試驗的結果,發現病兔在感染後第25天時,其血清對碎蟲卵浸液開始出現陽性,至感染後第35天,則全部呈陽性反應;而對蟲卵多醣則在感染後第35天才出現陽性,至感染後第49天,全部呈陽性反應。向健康家兔門靜脈內注射血吸蟲活蟲卵第10天後,其血清對蟲卵多醣出現陽性反應。  相似文献   
228.
转移是恶性肿瘤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胃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诸多研究表明,微小RNA在胃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总结了有关抑制和促进胃癌转移微小RNA的研究新进展,并从影响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作用于细胞因子等方面分析了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29.
应用超声提取与传统热溶剂回流法提取南瓜子油,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3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5(w/v),提取时间为0.5 h,超声功率为250 W,优化条件下提取率为50.8%,对照热溶剂回流提取法的提取率49.9%(6.0 h);南瓜子油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南瓜子油成分无明显影响;超声提取的南瓜子油酸价(1.51 mg·g-1)低于热溶剂回流提取法(3.25 mg·g-1)。上述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南瓜子油与热溶剂提取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和低酸价的优点。  相似文献   
230.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在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又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注射1天后、4天后、7天后,n=10)。实验组给予20mg/kg的甲基苯丙胺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用免疫组化检测中毒大鼠相关脑区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aspase-3在中毒大鼠不同脑区表达逐渐增加并可见明显的阳性信号;Bcl-2在中毒大鼠不同脑区表达逐渐减弱。结论: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Bcl-2参与了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