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41.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争光霉素A_5和A_2对小鼠肺的损害作用。除观察形态变化外,还使用病变毛细管计数的方法比较了A_5和A_2引起肺病变的轻重程度。结果表明,A_5引起的肺病变明显的较A_2为轻。目前,国外临床使用的博莱霉素是以A_2为主要组分的复合物,肺毒性是它的主要毒副作用。A_5的肺病变较A_2轻,这一结果提示了争光霉素A_5临床肺毒性较低的可能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2.
感染布氏杆菌后的THP-1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布氏杆菌(Brucella)的感染免疫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应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引起的宿主反应截然不同。用双向电泳技术对THP-1单核细胞受毒力不同的布氏杆菌株侵袭后的全细胞蛋白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共发现了3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这些点经过胶内酶切后进行MALDI-TOF质谱鉴定,每个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都在人类的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用Mascot进行检索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集中在结构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和物质代谢等领域,还有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这一结果为研究布氏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提供了方向,对深入探讨病原菌-宿主的相互作用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3.
利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对大尾柱虫(Urostylagrandis)、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cristata)、魏氏拟尾柱虫(Paraurostylaweissei)三种纤毛虫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ACPase)进行了定位观察。发现在它们体内ACPase的阳性反应颗粒除分布在消化腔隙内独立的泡状结构上和被消化的食物组织中外,在细胞质中的小圆泡内也有分布。所得结果证实了消化腔隙和小圆泡都具有消化功能。作者推测消化腔隙主要消化食物,小圆泡则可能与自身物质(如衰老胞器等)的消化有关;并推测这种消化腔隙与小圆泡共存是纤毛虫消化胞器由食物泡演化为消化腔隙系统的中间形式。此外,在大尾柱虫纤毛内部观察到非溶酶体性的ACPase。  相似文献   
144.
青海省同德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同德地区藏族人群经1980年、1986年、2000年及2004年乙型肝炎(HBV)血清学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3·22%、23·84%、17·84%及16·95%。初步认定同德地区藏族人群为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为探索该流行区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基因型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地区制定HBV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评价全程硬膜外阻滞镇痛用于产妇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配4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阻滞禁忌症的单胎初产妇,在正规宫缩开始后,分别按产妇需要行分娩镇痛,并根据镇痛实施的时机分成宫口≥3cm常规分娩镇痛组(I组)及宫口开1cm全程分娩镇痛组(Ⅱ组),对两组产妇行硬膜外阻滞,分别观察镇痛效果,总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血气分析,体重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两组共5例需行剖宫产,催产素使用情况两组相若。两组的第二、三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体重、脐静脉血气分析、新生儿转归及产妇产后出血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全程硬膜外镇痛可提供产妇产时和产后良好的镇痛效果,无延长第二、三产程时间,不增加产后出血,对新生儿阿氏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含蝇蛆卵蛋白粉饲料对昆明(Kunming,KM)小鼠胎仔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记录仔鼠各项生理变化指标,采用修订Fox方案检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结果不同饲料组仔鼠断乳前窝重、仔鼠断乳后体重变化和食物利用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饲料组仔鼠躯体/生理发育指标:耳廓分离、睁眼、张耳和出毛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雌性仔鼠阴道开口和雄性仔鼠睾丸下降较基础饲料组要早。低剂量饲料组的平面翻正所需时间、中剂量饲料组的负趋地性较基础饲料组短,而高剂量饲料组的平面翻正时间较基础饲料组长,差异均存在显著性。余各组仔鼠新生反射和感觉功能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各组8周龄仔鼠部分脏器系数存在差异。但除雌性仔鼠阴道开口和雄性仔鼠睾丸下降两个指标外,上述有差异的指标数据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含蝇蛆卵蛋白粉饲料能够满足SPF级昆明小鼠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7.
野豌豆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野豌豆茎叶、花、种子及豆荚4个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连续倍比稀释法,观察野豌豆植株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物对各供试菌种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野豌豆各部位对供试菌种的最佳活性物质提取部位是花,其次是茎叶和子。3种提取方法中,最佳的提取方法是酸水提取法,其次是去离子水提取法。  相似文献   
148.
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通过与其配体结合刺激新生血管形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其亚型PDGFRβ高表达于大多数骨肉瘤病人标本及细胞株中,促进肿瘤增殖,但具体机制仍未明确。在本研究中,分别对HOS骨肉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配体PDGFBB刺激处理及小干扰RNA (siRNA)敲降PDGFRβ处理,然后检测其增殖、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经过PDGFBB刺激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处于G1期的HOS细胞数量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数量减少,G2期相关蛋白Cyclin B1和CDK1以及G1期相关蛋白CyclinE2和CDK2表达增高,提示PDGFBB可能促进了G2/M期转化。而经siRNA干扰后,PDGFRβ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示表达量下降;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发现在敲降PDGFRβ后,进入S期的细胞数量增加了约9.71%,而G2/M期的细胞数量约减少了6.78%,S期相关蛋白Cyclin A1和CDK2明显降低,提示发生了S期阻滞。因此我们推测,PDGFRβ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本研究为PDGFRβ影响HOS细胞增殖及其潜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PDGFRβ可以作为治疗骨肉瘤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9.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其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立足内蒙古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示范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构建、实施过程、评价体系、教学效果及问题与反思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实践技能,有助于促进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微生物土壤结皮(Microbial soil crusts, MSCs)对于遏制土壤荒漠化、恢复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MSCs中的微生物, 特别是纤维素降解菌, 起着稳固、修复生态环境的功能。外源纤维素诱导是全面认识MSCs中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在MSCs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要途径。【方法】通过对微生物土壤结皮分别添加小麦秸杆(麦秸)、锯末木屑两类纤维素材料进行诱导, 以PCR-DGGE方法分析细菌群落变化。【结果】外源纤维素, 特别是麦秸的添加会迅速提高MSCs中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 将细菌丰富度提高约66.7%, Shannon-Weiner指数提高约15.8%; 相同处理的样品聚类位置较近, 说明纤维素对于MSCs细菌菌群变化起主导作用; 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在添加纤维素诱导后发生了变化, 麦秸诱导样品与同时期对照样品差异最大, 但各样品中Firmieutes和Alphaproteobacteria始终为优势类群; 所得DGGE条带序列中有13条与纤维素降解菌序列同源性相近, 他们所代表的细菌很可能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 其中厌氧性的梭菌属(Clostridium)所占比例最大, 约为46.1%, 其次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约占30%; 纤维素降解过程中, 诱导增加了MSCs发育有重要作用的一些类群如Microcoleus vaginatus和一些Alphaproteobacteria类群细菌等的丰度和多样性, 它们中有的可通过分泌多糖物质等增强土壤颗粒黏结、有的可以其固碳或固氮等能力提高土壤营养水平。【结论】为认识外源纤维素诱导MSCs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 MSCs中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多样性及纤维素降解细菌对MSCs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同时也为恢复荒漠生态系统实践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