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在人工饲养蚊虫喂血时,往往将小白鼠四肢用大头针钉子木板上,或是用铁夹夫于木板上。这些方法不但麻烦,而且对小白鼠四肢均有严重损伤,甚至导致死亡,难以重复利用。为此,我们研制了用网筒固定小白鼠的简易方法,经反复改进,试用效果良好。!制作方法:本网筒用4目网孔铁纱按大小分为3种型号,长均为15cm,横断面为椭圆形,长短轴分别为:巨型为主scm及二scm、11型为3cm及Zcm、Ill型为2.scm及Zcm。将4国铁纱按所需尺寸剪下后,弯成扁圆筒状,使接头处在椭圆短轴上,用细铁丝缝合即成。2使用方法:按小白鼠大小选用相应型号的网简。…  相似文献   
192.
系统研究了通过霍乱毒素B亚基与HCV的4个抗原决定簇进行基因融合所表达的12种融合蛋白中HCV抗原决定簇的反应原性,探索了以融合蛋白为抗原,进行抗-HCV检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多数融合蛋白中HCV抗原决定簇均能与对应的HCV抗体结合。以融合蛋白95082为抗原研制的抗-HCV ELISA试剂检测122名献血员血清,结果与美国雅培公司抗-HCV ELISA试剂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经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其特异性、灵敏度、精密性及稳定性均达到国家卫生部抗-HCV ELISA试剂的暂行检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3.
硒作为汞矿的伴生元素被释放至周围环境,贵州万山汞矿区汞污染问题应综合考虑硒的影响。为了评估万山汞矿区居民体内汞硒的含量、分布及汞硒相互关系,选择当地人群30例,采集其血液、尿液和头发样品,分别测定总汞、甲基汞和硒含量。结果表明:31%的人群血液总汞和93%的人群头发总汞含量分别超过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安全限值(5.8μg·L~(-1)和1 mg·kg~(-1)),而24%的人群尿汞含量超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限值5μg·L~(-1),表明研究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汞和无机汞暴露风险。90%的研究人群头发硒含量为中高水平,体内足量硒可能对无机汞和甲基汞的积累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居民汞暴露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94.
芒苞草形态学和胚胎学研究:Ⅱ.花药和胚珠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  高宝莼 《植物研究》1992,12(4):389-398
芒苞草成熟胚珠为倒生型,薄珠心,双珠被。胎座为侧膜胎座向中轴胎座的过渡类型。胚囊发育为单孢蓼型。 成熟胚囊由印器,具二极核的中央细胞及三个反足细胞组成。助细胞呈倒梨形,极性不明显,珠孔端壁有角状的丝状器。中央细胞的二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 花药具二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层为单子叶型,具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是左右对称式排列,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的。 在花药与胚珠发育过程中,多糖物质的消长是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5.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皆为花序下垂类披碱草属物种,高海拔地区的E.sibiricus的部分变异类型也具有小穗紧密排列等特征,与E.nutans在形态学性状上具有较多的交叉,造成野外种质资源采集时进行直接的田间鉴定存在困难。本研究利用12对小麦族SSR引物对8份垂穗披碱草和10份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和物种鉴定分析,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明显可依据物种差异划分成两大类,主向量分析(PCo A)与聚类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也表明种间变异远高于种内。另外,本研究筛选出3对引物,ESGS79和ESGS155能够在垂穗披碱草材料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Xgwm311能够在老芒麦材料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这3对引物能够作为区分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的依据,为野外种质资源的收集以及田间育种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6.
梁永书  彭勇  叶少平  李平  孙林静  马忠友  李艳萍 《遗传》2007,29(9):1110-1120
以部分基因组和全基因组测序水稻籼稻(O sativa L. indica)品种“培矮64S”(Pei’ai 64S♀)和粳稻(O sativa L. japonica)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为构图亲本, 选取F2代180个株系为作图群体, 构建含138个微卫星位点的水稻遗传连锁图谱, 覆盖基因组2 046.2 cM, 平均图距17.1 cM, 即F2 图谱; 采用单粒传法获得F2:6 代330个株系, 用相同的多态性标记分析F6群体, 构建含92个标记连锁图谱, 覆盖基因组2 563.5 cM, 平均图距27.86 cM, 即F6图谱; F2、F6图谱在连锁群数、定位标记数、标记的位置顺序、遗传图距、平均图距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并对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7.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属于生物学功能很广泛的TGFβ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免疫系统、细胞粘连、肿瘤发生与恶变、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建成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1~3]。临床上,TGFβ1可用于创伤愈合以及软骨和骨组织损伤的修复,特...  相似文献   
198.
经多项式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N源、C源、无机盐等对酶产量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9%,(NH4)2>SO40.4%,KH2PO40.29%,CaCl20.05%,MgSO4·7H2O0.04%,FeSO4·7H2O 5mg·L-1,ZnCl21.4mg·L-1,0.2%油酸钠。并对培养温度、时间、培养基初始pH、通气量、接种量、接种方式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使黑曲霉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由17U·ml-1增至21.3U·ml-1.  相似文献   
199.
黑曲霉生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多项式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N源、C源、无机盐等对酶产量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9%,(NH4)2SO40.4%,KH2PO40.29%,CaCl20.05%,MgSO4·7H2O0.04%,FeSO4·75mg·L^-ZnCl21.4mg·L^-,0.2%油酸钠。并对培养温度1时间、培养基初妈pH、通气量、接种量、接种方式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使黑曲霉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由  相似文献   
200.
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红梢斑螟是为害马尾松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明溪1年发生3-4代,以幼虫越冬,幼虫5龄,卵期3-7天左右,曲虫期24-35天,越冬代138-169天,蛹期11-18天。选用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50%甲胺磷、4.5%氯氢萄酯,20%杀灭菊脂等农药的不同浓度,采用拉丁方设计对微红梢斑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农药中80%敌敌畏500倍液、50%甲胺礴500倍液、40%氧化乐果500、1000、1500倍液,对3-5龄幼虫的防治效果部在85%以上。20%杀灭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以2:1:50或1:2:50的比例混合,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