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9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199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65年   15篇
  196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本文描述了天南星科斑龙芋属一个新种,高黎贡山斑龙芋Sauromatum gaoligongense Z.L.Wang et H.Li,其显著特点是叶柄下部具3~5枚株芽。  相似文献   
992.
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Ⅰ.勒墨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生活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东坡的勒墨人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勒墨人对野生植物及环境有较大的依赖性;从 事刀耕火种轮歇栽培,并种植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iuum)和桤木(Alnus nepalensis)以促进轮歇地的休闲管理;栽培和管理漆树、收割生漆交换或出售,是勒墨人轮歇农业的一大特色;他们采集利用60余种野生食用植物和100余种药用植物,云黄连(Coptis teeta)和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等重要药材用于同外界进行物资交换;在对自然界的崇拜过程中,勒墨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云南高黎贡山北部独龙江流域内独龙族的农业生态系统和采集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处于近乎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独龙族与植物及植物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独龙族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山地轮歇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存在不少有价值的传统品种和地方品种,并以种植桤木(Alnus nepalensis)来促进轮歇地的休闲管理为特色,对保护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独龙族人人参与野生食用植物的采集活动,它是独龙族社会中仅次于农业生产而位居第二的重要经济活动,共采集100余种野生食用植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能代替粮食的产淀粉类植物。独龙族采集利用100多种药用植物,云黄连(Coptis teeta)和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等草药储量丰富,是独龙族用于同外界进行物资交换的主要物品。在其它植物资源的利用方面,独龙族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包括对纤维植物、染料植物等的认识和利用。桤木和董棕(Caryota urens)两个树种是体现独龙族传统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代表种类。独龙族对植物的传统知识,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白眉长臂猿鸣叫的时间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滇西白眉长臂猿(Hylobateshoolock)鸣叫主要发生在上午,最早开始于黎明时分,最晚则在下午16:30以后。平均开始时间为09:05,SD=1095min(N=70,范围07:12~16:30),持续时间为197min,SD=934min(N=55,R=4~50)。多数鸣叫发生在07:00~10:00之间(80%)。不同季节鸣叫发生时间有显著差异,可能与黎明时间(光亮度)不同有关,但持续时间无差异。同一季节异地间鸣叫持续时间差异显著。气候、猿群密度、栖息地状态对鸣叫有一定影响,但未见明显相关性。与黑长臂猿的种间比较表明,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声在时间分布上有较大的散开度,持续时间也较长,二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5.
表土干旱和根信号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实验模拟大田条件,探讨一定程度水分亏缺下春小麦能否产生非水力根信号,以及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用3 个春小麦品种,3 个水分处理:充分供水(CT) ,上层供水(DIu) 和上层干旱下层供水(DId) .出苗后17 ~28d ,非充分供水处理出现了植物叶片水势未显著改变而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却显著下降的现象,这是非水力根信号的典型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叶片水势同对照处理相比显著下降.在本试验的3 个品种中,B品种上层根系的比根重(SRW,单位根长的根重) 在出苗后34d 和出苗后54d 较A、C品种高,且在出苗后54d上层根重的绝对量也显著高于A、C品种的对应处理,对B品种获得较高的产量十分有利.C品种同A、B品种相比,在出苗后34d 和54d,DIu 处理中总根重、总根长分别向上层根重和上层根长分配的比例较A、B 品种高,中层根重和中层根长的相对较低;而DId 处理中表现的趋势正好相反.以上表明C 品种对浅层土壤水分十分敏感,其根系的可塑性较强,也反映了其较高的根信号敏感性.相对而言,A 品种和B 品种根系的可塑性较弱,但这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C 品种.  相似文献   
996.
HPLC法测定山茱萸注射液中马钱素和莫诺甙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茱萸注射液中有多种有效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茱萸注射液中的马钱素(Loganin)和莫诺甙(Morroniside)进行分离定量.色谱柱:Kromasil-100℃_(18)柱.流动相: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乙腈(6.4:1).马钱素和莫诺甙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79%、1.51(n=6)和99.73%、2.75%(n=6).结果满意,可作为山茱萸主射液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蕨类植物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圆纸片法对十二种蕨类植物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兖州卷柏、乌韭、紫萁、翠云草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供试植物中,以海金沙抗菌活性最强.海金沙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0.、7.5%将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三种植物等量组成复方,对该复方的水提液及醇提液与常用的化工合成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8.
汉坦病毒H8205部分核壳蛋白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汉坦病毒H8205株NP基因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NP前292个氨基酸多肽基因片段,克隆于表达载体pGEX3X,与载体中26kD的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表达。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GSTNP)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ing表明此融合蛋白有抗原性。包涵体经分离、洗涤、溶解后,Sepharose6B层析纯化,用此融合蛋白作抗原,进行ELISA法检测临床HFRS病人标本的IgG和IgM,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生物活性的汉坦病毒H8205NP的体外表达成功,为汉坦病毒基因工程抗原的大量制备奠定了基础,也为汉坦病毒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廉价、安全、可靠的抗原。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动物模型, 再灌后48 小时取小脑, 石蜡包埋切片。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原位检测到小脑皮质及小脑核有阳性反应的凋亡细胞, 表明细胞凋亡是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形式。缺血前30 分钟给以尼莫通能有效地减少细胞凋亡, 尼莫通对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107种植物叶蛋白产量及其人蛋白质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