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一种快速的活菌计数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四唑盐(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动物细胞活细胞数的方法。通过改变比色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比色波长,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活菌计数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细菌PBW1培养过程中活菌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新方法与平板稀释法的测定结果一致,且具有快速 、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诺卡氏菌属5205菌株产生类胡萝卜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诺卡氏菌属5205菌株形成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葡萄糖20g,NaCl 5g,水1000mL,pH 7.5,500mL三角瓶装量100mL培养基于旋转式摇床上30℃,170r/min振荡培养72h,菌体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7.26mg/mL和471.45ug/干菌体,添加核黄素明显促进该菌的生长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43.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动物细胞培养中一种很特殊的必需氨基酸,常用培养基中其浓度在0.7~5 mmol/L之间,可作为细胞生长的主要能源和氮源,并参与合成嘌呤、嘧啶、蛋白质和多肽.但谷氨酰胺的水解又是培养体系中主要毒性副产物氨的重要来源,其水解途径有二:(1)非酶水解即化学降解,生成氨和吡咯烷酮羧酸,这是个一级反应,其反应常数和温度、酸碱度、血清浓度有关;(2)被谷氨酰胺酶所水解,生成氨和谷氨酸.  相似文献   
44.
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胞内AOX酶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作为外源基因的表达宿主,已成功表达出一系列胞内和胞外蛋白[1~6],并已建立起了一套较成熟的发酵工艺.巴斯德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的外源基因,由胞内AOX酶(乙醇氧化酶)基因启动子调控.在非甲醇碳源条件下(如甘油或葡萄糖),AOX酶基因表达被抑制,外源基因也处于不表达状态.而以甲醇为唯一碳源时,AOX酶在胞内大量合成,同时外源基因被调控表达.在一般情况下,AOX酶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外源基因的表达状况,因此通过分析检测胞内AOX酶的含量和变化速率,就可以确定外源基因所处的状态.  相似文献   
45.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微藻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藻作为一类单细胞光合生物,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生物活性成分和储能物质含量高等特点,在食品、饲料、生物能源、碳减排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微藻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和专利,藉此对微藻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我国微藻生物技术的科技布局、重要成果及发展瓶颈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微藻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46.
甲酸脱氢酶在Klebsiella pneumoniae中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油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还原当量NADH,NADH的有效供给决定了1,3-丙二醇的产量和得率。采用PCR方法从Candidaboidinii基因组中克隆编码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将fdh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MALTM-p2X中,构建表达载体pMALTM-p2X-fdh,并转入1,3-丙二醇生产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YMU2,获得重组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F-1。研究了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和IPTG诱导fdh基因过量表达的条件。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dh基因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为40.2kDa;IPTG诱导表达研究表明,在IPTG浓度为0.5mmol/L时,诱导4h后甲酸脱氢酶表达明显;发酵过程中甲酸脱氢酶比酶活达到5.47U/mg;与出发菌株K.pneumoniae YMU2相比,重组菌F-1合成1,3-丙二醇的浓度提高了12.5%。  相似文献   
47.
多波长扫描法测定混合菌浓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强  陈惠晴  曹竹安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6):376-378,375
对2一酮基一L一古龙酸发酵过程中,混合菌中各菌量的分别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吸光度法测定菌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14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值进行拟合计算,分别求取混合菌量的分析方法——多波长扫描法,并据此成功地测定了本体系发酵过程中大、小菌及芽抱的浓度,平均相对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48.
十三碳二元酸发酵过程菌体生长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由十三碳烷烃生产十三碳二元酸的发酵过程,对其中的菌体生长期的代谢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CO2释放率判断菌体生长状况的方法,据此可确定进入产酸期的最佳时间.建立了菌体生长期底物消耗及菌体生长的动力学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回归估值。并对菌体生长期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得较好,平均相对偏差为2.4%。利用所建模型对菌体生长期进行多种操作条件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提高蔗糖浓度及初始菌体浓度均能显著地提高菌体生长期结束时的菌体浓度。  相似文献   
49.
50.
DCA_(13)发酵产酸期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酸期烷烃代谢分析和底物质量平衡,针对使用Candidatropicalis生产十三碳二元酸反应体系,建立了热带假丝酵母在产酸期的代谢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据拟合和实验验证。采用该代谢动力学模型,首先估算出在以烷烃为单一碳源的培养条件下,烷烃对二元酸的最高理论摩尔转化率为64%,最高理论质量转化率为8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补加其它碳源是提高烷烃转化率最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