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在癌症类型中,上皮癌占绝大多数。从良性腺瘤过渡到恶性癌和转移期间,上皮肿瘤细胞获得去分化、迁移和入侵行为,同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伴随着显著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与细胞间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性丢失及重塑、并获得迁徙和侵袭能力。正如完全分化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低分化、迁移和侵入性间质细胞,其涉及到一个高度的细胞可塑性、大量不同的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因此EMT本身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该综述的目的是系统地总结EMT分子机制及EMT与肿瘤关系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92.
293.
李佳  张静  刘畅  李娟  周毅  吴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6):7140-714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行甲状腺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LI中文修订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组时、术后1个月、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病人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宣教中效果显著,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29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细胞在受到过氧化氢刺激时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表达的变化,以及HSF1对肿瘤细胞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内膜癌的Ishikawa、HEC-1-B及RL95-2三株细胞。分别测定细胞中HSF1基因转录以及翻译表达水平。给予细胞不同浓度的H2O2刺激后,检测细胞内HSF1的mRNA表达变化并且统计受刺激后细胞受抑制情况,观察细胞存活和生长与HSF1含量的关系。结果:三株细胞中HSF1mRNA和蛋白表达的基水平不同;在受到H2O2刺激后,细胞内HSF1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shikawa、HEC-1-B细胞分别在受到较高浓度的H2O2刺激后,细胞存活率出现明显下降;而RL95-2细胞在受到相对低浓度的H2O2刺激后,细胞存活率即出现明显降低。结论:一定范围内浓度的H2O2刺激能够上调子宫内膜癌细胞中HSF1在转录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而过高的浓度会使细胞中HSF1表达减少,对于不同细胞来说H2O2刺激的适宜浓度不同。而能使细胞增殖与增长发生明显变化的H2O2浓度与细胞内HSF1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95.
在癌症类型中,上皮癌占绝大多数。从良性腺瘤过渡到恶性癌和转移期间,上皮肿瘤细胞获得去分化、迁移和入侵行为,同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伴随着显著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与细胞间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性丢失及重塑、并获得迁徙和侵袭能力。正如完全分化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低分化、迁移和侵入性间质细胞,其涉及到一个高度的细胞可塑性、大量不同的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因此EMT本身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该综述的目的是系统地总结EMT分子机制及EMT与肿瘤关系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96.
旨在深入研究海洋源胶红酵母CYJ03的抗氧化能力,挖掘其开发成抗氧化产品的潜力.通过测定CYJ03的过氧化氢耐受性,及其发酵上清液、完整细胞和色素提取物3种不同组分的还原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来评价该菌株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在罗非鱼日粮中添加CYJ03,测定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以及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97.
随着科学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纳米技术在食品、药物、化妆品、石油、农业及涂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纳米科技包括众多科学技术,其中包埋技术是纳米科技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功能性食品组分的运输载体构建方面,纳米包埋技术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该文综合叙述了纳米乳液结构、性能、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情况。同时,该文以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应用为基础,围绕着被包埋物的人体利用率以及可能存在的被包埋纳米颗粒潜在的生物毒性,阐述了当前纳米乳液技术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为纳米乳液技术在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8.
烟台四十里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20个航次的综合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8大类共计64种(类)。浮游动物主要类群为桡足类和浮游幼虫,分别发现22种、18类,占总种(类)数34%、28%;其次为水螅水母类,发现13种,占20%;毛颚动物和栉水母类各发现1种。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Y=0.183)、腹针胸刺水蚤(Y=0.078)、强壮箭虫(Y=0.078)和洪氏纺锤水蚤(Y=0.026)。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种和广布性种。四十里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春、夏、秋、冬四季之间群落结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季节内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达55%以上。浮游动物丰度中位值在5月份达到最高(546.3个/m~3);种类数、多样性指数中位值均在8月达到最高,分别为18种、3.20;浮游动物生物量呈现出双峰变化模型,5月份达到第1峰值(中位值870.4 mg/m~3),10月份为第2峰值(中位值362.0 mg/m~3)。浮游动物种类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养马岛北部海域,而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近岸尤其是辛安河口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数及多样性指数与水温、化学需氧量、硅酸盐显著正相关(P0.01),与盐度、溶解氧、无机氮显著负相关(P0.01);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硅酸盐、叶绿素a和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溶解氧、透明度以及无机氮对浮游动物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99.
为了明确印楝素A和印楝素B生物活性的差异,选用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5μg/mL处理48 h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5.17%和69.02%。分别用含有药剂(1μg/mL)的饲料饲喂棉铃虫5龄幼虫,结果表明:印楝素A和印楝素B能够明显抑制棉铃虫5龄幼虫的体重增长,处理14 d后幼虫的体重分别下降50.28%和43.08%,仅有少量个体化蛹,化蛹率分别为26.67%和13.33%。进一步的羽化结果表明:经印楝素A和印楝素B处理的虫蛹均未能完成羽化。综合各阶段试验结果来看,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存在差异,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高于印楝素A。  相似文献   
30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B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炎性因子以及T细胞亚群。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6.10%(39/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55%(27/58)(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SA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