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于福同  张福锁 《遗传学报》1999,26(5):552-557
采用室内控制生长条件的营养液培养技术,通过检测缺铁条件下20个中国春的Hope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中国春和Hope小麦植物铁载本分泌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植物铁载体分泌高峰期内5次测定值的汇总资料,对六倍体小麦PS分泌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PS分泌率通过根分泌物对新形成的Fe(OH)3的活化能力进行测定,在缺铁症出现时每隔2,3天测定1次,随着缺铁失绿症严重程度的增加,PS分泌率呈现迅速增高再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62.
孔华忠  齐祖同 《植物研究》1985,5(2):145-150
菌落在查氏琼脂上25℃培养12天直径达4一5.5厘米,质地丝绒状,有较多的分生抱子结构,表面呈不同程度的灰绿色,近于Greenish Glaucous-Blue (R.LⅡ),老后呈灰褐色,近于Light Cinnamon-Drab (R.XLVI),无或具少量渗出液。  相似文献   
63.
酸枣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植物名称酸枣(Zizyphus jujubavar.Spinosa)。2材料类别沂河岸堤自然生长的野生植株上的嫩芽。3培养条件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1)MS+6-BA2mg·L’(单位下同)+NAA0.1;(2)MS+6-BA2+NAA0.2;(3)MS+6.BA2+NAA0.4;(4)MS+6.BA2+NAA1;(5)MS+6.BA2+NAA0.01;(6)MS+6.BA2+NAA0.05;(7)MS+6-BAI+NAA0.5。芽分化培养基:(8)MS+6-BAI;(9)MS+6-BA2;(…  相似文献   
64.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亚热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在区域碳循环和缓解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亚热带地区6个站点(荆关、马鬃岭、分宜、将乐、东风、高峰)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建立树轮标准化年表,分析树木年轮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解析不同研究区杉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探讨不同站点杉木对干旱事件的响应策略,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个研究区杉木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平均敏感度大于0.15,样本总体代表性大于0.85,均处于可接受水平,表明6个站点的杉木样本具有区域代表性,适用于进行气候相关分析。杉木径向生长主要与生长季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量、上一年夏季的最低温度正相关,与当年夏季最高温度负相关,高峰站点的径向生长与7—10月的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其他地点径向生长与月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弱,分宜、东风和高峰站的径向生长与干旱指数显著正相关,其他地点的杉木树轮宽度与干旱指数相关性较弱。干旱事件对6个站点杉木生长均产生了负面影响,胸高断面积增长(Basal area increment, BA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生长后...  相似文献   
65.
该研究利用4个由高到低不同海拔的同质园实验,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为对象,分析了植物个体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植物个体根、茎、叶质量比和根冠比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与垂穗披碱草和珠芽蓼相比,矮嵩草具有显著较高的根质量比而叶、茎质量比较低,所以其根冠比较高。(2)在向低海拔移栽的过程中,珠芽蓼叶质量比保持不变,茎质量比显著降低而根质量比显著升高,根冠比表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垂穗披碱草则相反,即叶、茎质量比显著升高而根质量比显著降低,根冠比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矮嵩草根、茎、叶质量比和根冠比则无显著变化。(3)随着海拔降低,年均气温明显升高而年均降雨量明显降低,且在植物个体种源地和土壤基质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向低海拔移栽过程中温度是导致珠芽蓼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水分是垂穗披碱草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矮嵩草根、茎、叶生物量分配及根冠比受其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将来暖干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将会发生改变,导致它们对资源(光照、水分和土壤养分)获取和利用的变化而改变它们的种间关系,从而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组成,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PD-L1过表达对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构建PD-L1质粒载体(p EGFPPD-L1);通过PEI法转染质粒,调节质粒转染量(1μg、3μg、5μg)和转染时间(24 h、36 h、48 h、72 h),优化转染条件;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融合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迁移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最佳转染条件是质粒量3μg/孔,转染后48 h观察,此时转染效率可达(82.94±8.08)%。转染pEGFP-PD-L1质粒后,HeLa细胞的PD-L1过表达3.5倍,划痕融合率显著增高(p<0.01);波形蛋白和N-钙黏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E-钙黏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PD-L1过表达显著促进HeLa细胞迁移能力和上皮向间质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67.
以蓼科Polygonaceae酸模亚科Rumicoideae酸模族Rumiceae大黄属Rheum L.作外类群,对蓼亚科Polygonideae蓼族Polygoneae 4属19种1变种的trnL-F序列以及16种1变种的matK序列进行了测定(部分序列取自GenBank)和聚类分析,探讨了虎杖属Reynoutria Houtt.和两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系统学位置,结果表明:(1)虎杖属在两个严格一致树中都聚到了何首乌属Fallopia Adans.的内部,trnL-F序列的支持率为99%,marK序列的支持率为100%,说明虎杖属应归入何首乌属中,所以虎杖属的R.japonica Hour.与R.sachalinense(F Schmidt ex Maxim.)Nakai应分别命名为Fallopia japonica(Houtt.)Ronse Decraene和F sachalinense(F Schmidt ex Maxim.)Ronse Decraene;(2)两个严格一致树都表明,西伯利亚蓼远离蓼属Polygonum L.,聚到了何首乌属的附近,两个序列支持率都为99%,应将该种从蓼属中移出来,提升为属级,即西伯利亚蓼属Knorringia Tzvel.,西伯利亚蓼应命名为Knorringiasibirica(Laxm.)Tzvel..另外,本文对何首乌属与西伯利亚蓼属作了界定.  相似文献   
68.
猪产仔数分子标记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确定了2个新的猪产仔数分子标记,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的第8外显子处的ESRB位点、催乳素受体基因的第7外显子的FSHRB位点。通过比较和分析多个产仔数的效应,初步确定了4个有利于产仔数提高的分子标记基因型,基因位点ESR、FSHRB的基因型BB的产仔数显著地高于AB、AA型;位点ESRB、PRLR的基因型AA的产仔数显著地高于AB、BB型;4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仔猪生长性能、母猪乳头数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在乙脑病毒SA14-14-2株复制子载体pPartial△prM/E中克隆入DV2(Dengue virus serotype 2)的prM/E基因,构建乙脑/登革2型嵌合体克隆。将嵌合体克隆线性化后体外转录,获得的RNA转染BHK-21细胞,5~7d可观察到CPE。收获病毒上清液分别感染BHK-21细胞及C6/36细胞。接种于C6/36细胞中的嵌合病毒可使细胞出现CPE,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获得的嵌合病毒具有预期嵌合性核酸并能表达DV2的包膜蛋白,但不能在BHK-21细胞中传代培养。成功构建的乙脑/登革2型感染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登革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微RNA(microRNA,miRNA)为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约16 ~ 29个核苷酸长度的内源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植物中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器官形成以及抵御盐、温度、干旱、重金属胁迫等方面的调节.植物miRNA主要通过对靶基因降解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对miRNA的产生与调控方式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