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B-8大孔树脂纯化欧洲鳞毛蕨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欧洲鳞毛蕨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静态和动态的吸附-解吸实验,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欧洲鳞毛蕨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的工艺条件对总黄酮纯化的影响。结果:AB-8大孔树脂对欧洲鳞毛蕨总黄酮的饱和吸附量是25.53mg/g,洗脱率达到98.3%,提取液的pH值对树脂的吸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当pH值为4.08(原液pH值)时树脂吸附能力达到最大。采用0.5mg/mL流速上样,1.2BV 30%和1BV 50%乙醇1.0 mg/mL流速洗脱可较好的分离纯化欧洲鳞毛蕨总黄酮。结论:AB-8大孔树脂是欧洲鳞毛蕨总黄酮纯化的理想吸附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检测由中国新分离碱性耐热芽孢杆菌[1]产生的粗木聚糖酶的酶活。方法:通过DNS法测定粗木聚糖酶的酶活。结果:实验表明,以橡树木聚糖为底物培养的新分离菌株在30-50℃处理2h酶活不丧失。其中,XJU-1菌株在60、70和80℃时粗酶酶活分别丧失是最初酶活的1.54%、19.09%和72.59%;而XJU-80的粗酶酶活分别是3.59%、26.43%和72.59%。两个菌株产生的粗木聚糖酶的最适pH是7.5-8.0。将该粗酶在pH 7.0-9.0(50℃)处理24h后,酶活几乎均降低最初酶活的18%。结论:由XJU-1和XJU-80产生的木聚糖酶是生化领域有用的嗜碱耐热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离火欣麻的内生菌,探讨ERIC-PCR引物在植物内生细菌分型中的优化及其与AP-PCR的结合在植物内生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改进的碾碎法对火欣麻的内生菌进行分离,依据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性同时对比AP-PCR和ERIC-PCR图谱,对所分离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所筛选的12株内生细菌,2株为奈氏菌属,1株为葡萄球菌属,1株为链球菌属,3株为芽胞杆菌属,2株为短杆菌属,3株为肠杆菌属。优化引物后的ERIC-PCR条带稳定、丰富、清晰。结论ERIC-PCR与AP-PCR结合使用分型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94.
甘肃阿克塞县哈尔腾国际狩猎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主要狩猎动物盘羊和岩羊。通过狩猎,推动了阿克塞县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目前,猎场存在草场超载、放牧管理不合理、狩猎地固定、多头管理、利益分配等问题。为实现该猎场的可持续经营,应控制羊群规模、调整转场时间、调整狩猎区域、开展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995.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5):41-47
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塑造了如今的景观“面孔”。在当前的规划框架下,对其保护和评价工作,也只可能在对其概念足够理解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字化手段得以实现。在此背景下,自1999年起,在德国开始建立一个基于志愿行为的文化景观要素收集系统——“KLEKs”。其目的:尽可能详细和全覆盖地收集基于GIS数据的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目前,这样的系统正在被德国的几个州使用,特别是借助于乡村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志愿者参与,并在德国几所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支持下得以推进。通过KLEKs系统的时间顺序发展、收集方法、数据库建立,以及用于规划应用的多角度,概述了KLEKs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2):27-31
介绍拉丁美洲风景园林的沿革,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建筑和风景园林设计对自然景观的干预,展现拉丁美洲的自然向人工环境演变的过程:首先是前哥伦布时期保留的古文明宇宙观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是欧洲帝国殖民时期对主要的城市以及风景园林带来的影响;最后,描绘了20世纪初的现代风景园林师对场所的重视和文化识别性特征的探索,并向读者介绍了数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风景园林设计师。  相似文献   
997.
在全球尺度上,自然保护地的现状规模和“爱知目标11”不足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因此亟须为全球自然保护地设立更高目标,并进一步扩大自然保护地面积。2009年,荒野基金会发起“自然需要一半”倡议(Nature Needs Half,NNH倡议),建议将地球至少50%的陆地和50%的海洋区域作为某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地,并增强连通性。系统梳理并介绍了NNH倡议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从思想萌芽、正式提出和近期发展3个阶段分析了NNH倡议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从理论、政策和实践3个角度讨论了NNH倡议的可行性。最后,建议中国积极参与并在NNH倡议和制定“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术后复发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传统剥脱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4周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应激反应指标变化,观察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4周临床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机体应激反应较小,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_2-微球蛋白水平(β_2-MG)的关系,探讨其对CRF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CRF早期患者2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肌酐(Scr)、血清CysC、RBP、β_2-MG水平,并分析CysC、RBP、β_2-MG的相关性以及其对CRF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Cr、CysC、RBP、β_2-MG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RF患者血清CysC与RBP、β_2-MG水平呈正相关(r=0.532,0.784,P=0.012,0.000),RBP与β_2-MG水平呈正相关(r=0.518,P=0.015)。CysC、RBP、β_2-MG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8.75%、88.33%和93.54%。结论:CRF早期患者血清CysC、RBP、β_2-MG水平升高,三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ysC、RBP、β_2-MG联合检测对CRF早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从骆驼血清中制备抗CD47特异性抗体并分析其与重组蛋白CD47和EC9706细胞膜表面CD47结合情况。从骆驼血清中纯化出总Ig G,再利用偶联上CD47的CNBr琼脂糖树脂免疫亲和纯化出抗CD47特异性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结合情况,通过细胞ELISA鉴定抗CD47特异性抗体与食管癌细胞膜表面CD47结合。结果显示通过两步免疫亲和色谱成功获得抗CD47特异性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说明该抗体与重组蛋白CD47有强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细胞ELISA检测抗CD47抗体浓度在20μg/mL时与EC9706细胞表面CD47有较好的结合。本研究首次利用免疫亲和色谱方法从骆驼血清中获得抗CD47特异性抗体,并与食管癌细胞有一定的结合活性,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