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复春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胃复春和瑞巴派特,疗程均为l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及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改善的评估。并考察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各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瑞巴派特组和胃复春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胃复春和瑞巴派特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布比卡因局部阻滞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所致的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M组)与局部阻滞组(B组)各60例,其中药物治疗组采用杜冷丁加阿托品治疗,局部阻滞组采用布比卡因行痛区局部阻滞,两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镇痛起效时间、缓解时间等疗效指标。结果:局部阻滞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也比药物治疗组少。疼痛起效时间及缓解时间,局部阻滞组均明显短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布比卡因局部阻滞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所致的肾绞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以杜冷丁加阿托品为代表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腔粘液菌群(包括需氧菌和真菌)的影响,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儿童AR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糠酸莫米松进行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后鼻腔粘液的菌群分布情况,同时与对照组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经糠酸莫米松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著减轻。细菌检出率和真菌检出率方面,对照组为90.0%和3.3%,观察组治疗前为86.7%和16.7%,治疗后为93.3%和20.0%,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鼻腔粘液菌群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索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术前及小骨窗开颅术后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诊断为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明确手术指征后行小骨窗开颅术,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监测患者的CRP及TNF-α的水平;并同时测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SS)。另设30例作为正常对照病例,一次性抽取静脉血进行CRP及TNF-α进行检测。结果:①术前脑出血患者血中CRP与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②术后CRP与TNF-α的水平仍继续上升,术后第7天显著下降;③CRP及TNF-α的水平与GCS评分密切相关。结论:CRP与TNF-α的水平可反映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对病情转归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95.
CHI-PAT双价基因遗传转化贵州禾来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禾来拢幼胚为转化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几丁质酶和抗除草剂抗性双价基因(CHI-PAT)导入来拢幼胚,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并获得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经GUS组织化学及PCR检测呈阳性,转基因植株对50 mg/L的Basta溶液有抗性.初步证明CHI和PAT基因已整合进了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96.
为寻求新的食用油资源,发展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植物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成功用于葡萄籽、南瓜籽和猕猴桃籽等七种植物籽油中的棕榈酸、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普通葡萄籽油、国外葡萄籽油、南瓜籽油、枸杞籽油和西番莲籽油均具有相似的脂肪酸谱,尽管其中它们所含上述五种脂肪酸含量不同,由于均存在人体所必需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故可以用作替代食用油。猕猴桃籽油因为其存在高含量的α-亚麻酸成分,可能是更好的食用油和营养油资源。本文首次对枸杞籽油、西番莲籽油和猕猴桃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绝对含量分析,为新的食用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绵羊胚胎附植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附植是哺乳动物复杂的生殖生理过程,是妊娠建立的标志和首要环节。早期胚胎发育、母体妊娠识别、胚胎附植和妊娠维持都严格依赖于孕体和中间的信号联系。大量研究证明,在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来源于胚胎、母体子宫及宫外组织的多种生殖激素、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细胞活素物质和生长因子通过极其精密的协调共同参与和维持了孕体的发育、子宫内膜的重塑、分泌功能和子宫生长。综述了近年来绵羊胚胎附植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胚胎附植分子调控信号的掌握将有助于诊断和确定那些引起妊娠失败的原因,为提高家畜和人类妊娠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广义系统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了一个毒素在森林各分室循环的广义模型的变结构控制问题.首先,针对毒素在森林生态系统各分室的循环特征,构建了毒素在森林各分室循环的广义模型;其次,利用广义系统理论,对所建模型的平衡点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应用广义系统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使森林各分室中的毒素最终稳定到零点,使森林生态系统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检测是土壤修复、监测、评估时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绝大多数微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培养,因而早期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检测结果代表性不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手段。该文对近年来土壤污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所采用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方法按照其原理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根据不同技术的灵敏度、优缺点分析了其适用范围。指出了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缺陷并展望了土壤修复领域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调查桃儿七根茎内生放线菌对鬼臼毒素的微生物转化,以期获得一些鬼臼毒素的结构类似物或衍生物。利用表面消毒法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筛选转化鬼臼毒素的内生放线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HPLC分离纯化生物转化产物;应用波谱技术解析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内生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从桃儿七根茎中分离出20株内生放线菌,经筛选发现其中1株放线菌能转化鬼臼毒素,其产物为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初步鉴定该内生放线菌为Streptomyces sp.。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能对鬼臼毒素进行去甲基和异构化修饰,推测其可能具有O-去甲基化酶和异构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