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104.
平菇漆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TPCR技术克隆到一个平菇(Pleurotusostreatus)漆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lccPo1,其序列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AY450404。将其ORF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HBM906,转化3株毕赤酵母GS115、KM71和SMD1168,该漆酶基因在3种毕赤酵母菌株中均实现了分泌表达。3种摇瓶培养条件①25℃,1.0%(VV)甲醇;②20℃,1.0%(VV)甲醇;③20℃,0.5%(VV)甲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适当提高甲醇浓度有利于漆酶在低温条件下表达,而降低培养温度到20℃则可以提高漆酶的产量2~6倍。3株重组毕赤酵母在其最适反应条件下测得三者粗酶液最高漆酶酶活分别为3.19UmL[GS115(pHBM565)]、2.56UmL[KM71(pHBM565)]和2.49UmL[SMD1168(pHBM565)]。对重组酶进行相关的酶学性质分析表明,三者的最适反应pH值约为4.2,最适反应温度约为60℃。重组毕赤酵母GS115(pHBM565)所产酶的热稳定性稍好,在pH稳定性方面三者没有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5.
室温下分别对狭叶红景天的茎和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在24C和4C进行继代培养,测定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和酪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红景天甙含量。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来源均影响红景天甙的含量和3种代谢酶的酶活力;在24C和4C温度条件下,相同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叶中和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茎和叶2种不同来源外植体的愈伤组织中,红景天甙含量和3种代谢酶活力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周四桂  高洁  符佳佳  方健  覃嘉  刘培庆 《蛇志》2008,20(2):94-98
目的 比较两肾两夹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异同.方法 采用不同周龄两肾两夹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测定动脉血压和心肌肥大指数, 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左心室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不同周龄两肾两夹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心肌肥大指数均显著高于周龄匹配的对照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后4周的两肾两夹大鼠及8、12、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增加,左室内径显著减小,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肥厚.而手术后8周及12周的两肾两夹大鼠,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减小,左室内径显著增大,呈明显的离心性肥厚.同时,手术后8周、12周的两肾两夹大鼠以及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及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的时间常数明显升高.表明随时间延长,二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两肾两夹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厚,但其肥厚表型不同.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迁移到小鼠腹腔时肿瘤细胞周边微环境的变化。方法:将食管癌细胞株EC109和/或诱导试剂植入小鼠腹腔,利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荧光标记的肥大细胞蛋白酶和流式细胞术,我们在小鼠模型观察肠组织的形态和腹腔的MC亚型的变化。结果:胰酶导致小鼠肠道平滑肌层和黏膜下层的组织增厚,细胞间隙的增加可能有益于MC在组织移动或迁移进入腹腔;它引起小鼠腹腔液的总MC增加,MCC亚型的相对比例增加,MCT亚型减少。EC109细胞不能明显地改变小鼠肠道组织的形态,但它显著地引起腹腔MCT亚型的相对比例增加。结论:根据肥大细胞内颗粒的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差异表达,可证实小鼠的MC亚型;并且不同的诱导物可能影响腹部微环境的变化。目前的研究表明,食道癌细胞可以诱导MCT(含有类胰蛋白酶)亚型迁移到小鼠腹腔,造成肿瘤细胞周围的内部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讨刮痧油刮痧配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早期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急诊小儿早期感冒发热患儿5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橄榄油做介质刮痧配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刮痧油做介质刮痧配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平均起效时间(1.68±0.54)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平均起效时间(2.72±0.83)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刮痧油做介质刮痧配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早期感冒发热的起效时间快,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调查的2307例患者中,发生跌倒79例,跌倒发生率为3.42%,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药物原因、运动能力障碍、视听力障碍和认知能力障碍。患者自身的疾病、年龄和药物原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使用药物等有关,护理人员可依据致使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