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1983年曾由我会组织方案论证的“软X线增感屏和专用暗盒”最近在浙江省宁波市通过技术鉴定。我会陈明进秘书长出席会议并参加鉴定委员会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的36名代表参加了鉴定会。软X线增感屏及专用暗盒与软X线机配套使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影象清晰度高、被检  相似文献   
992.
免耕稻田氮肥运筹对土壤NH3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玉华  刘兵  张枝盛  郑大  周亮  曹凑贵  李成芳 《生态学报》2013,33(18):5556-5564
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种不同的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2:2:3:3(R1)、3:2:2:3(R2)、4:2:2:2(R3)、4:3:1:2(R4)与0:0:0:0(CK)),研究氮肥运筹对稻田NH3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不施肥,施肥显著提高了稻田NH3挥发量。氮肥施用后,NH3挥发损失量占施氮量的6.2%-8.5%,其中,以分蘖期NH3挥发损失量最大,齐穗期次之,苗期和拔节期最小。施肥处理间,处理R1稻田累积NH3挥发量最小,显著低于其它施肥处理,比处理R2、R3和R4分别低9.1%(P<0.05)、10.9%(P<0.05)和17.7%(P<0.05)。(2)相关分析表明,田面水NH4+、pH值和土壤NH4+和pH值均与稻田土壤NH3挥发通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相关;(3)处理R1水稻氮肥利用率相对于处理R2、R3和R4增加了28.4%(P<0.05)、55.4%(P<0.05)和74.9%(P<0.05)。研究表明,氮肥后移能有效降低免耕稻田NH3挥发,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3.
理事会的构建是实施理事会治理的前提,合适的理事会规模和适当职业背景的理事参与治理,是实现医院治理目标和治理效果的保障。通过研究美国医院理事会的规模和理事的职业背景,对比国内同类案例,发现我国公立医院理事会规模偏小,理事职业背景缺乏指引。建议我国公立医院理事会中理事人数应在控制在15~21人之间,理事职业背景至少应包括政府官员、医务人员和地区代表等。  相似文献   
994.
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属于细小病毒科,博卡病毒属。HBoV是除细小病毒B19和人细小病毒4(Human parvovirus,PARV4)外,目前所发现的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细小病毒之一。至今已有4种不同的HBoV相继报道,分别为HBoV1、HBoV2、HBoV3和HBoV4。HBoVs感染的发生率差异较大,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常与其它病原体共检出。本文就有关HBoVs的报道,从HBoVs的生物学性状、流行特征、致病机制、系统进化分析及其在我国的流行现状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对人肠道病毒EV71型2009年广州分离株Guangzhou09构建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重组特点。P1、P2和P3区种系发生进化树提示该分离株发生重组,相似性曲线以及bootscan进一步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于非结构编码蛋白2B片段区(核苷酸位置4 027bp)处存在EV71亚型C4Shanghai-FJ713137与CVA409-HQ728260型间重组。该分离株与中国大陆目前优势株流行趋势一致,是广州首例发生型间重组且由C4亚型及CVA4型发生重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健康树鼩的心率、血压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不同来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树鼩心率、血压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37.74 BPM、351.61±72.76 BPM和378.19±69.04 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无创血压计适合于树鼩的血压、心率的测量。通过测定,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了皂化法提取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在纯化的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提取物的基本组成。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酸乙酯用量、皂化温度、料液比、皂化时间对甾醇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用量200 m L,皂化温度67℃,料液比1∶5(g/m L),皂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文冠果种仁中总甾醇含量达0.498%。粗甾醇采用溶剂结晶法进行纯化后的气质联用分析结果显示,文冠果种仁油中总甾醇中主要含有5种单体,分别是豆甾醇、豆甾-7,22-二烯-3-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β-谷甾醇、33-降柳珊瑚甾-5,24(28)-二烯-3-醇。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文冠果种仁甾醇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伦茨菌属(Lentzea)由Yassin等于1995年建立,是一个经典的丝状稀有放线菌类群,目前共包含23个有效描述种。伦茨菌的细胞壁含有meso-二氨基庚二酸,优势甲基萘醌成分为MK-9(H_4),磷酸类脂主要包括磷脂酰乙醇胺、双磷脂酸甘油、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酰肌醇,基因组DNA的(G+C)含量为68.6mol%–79.6mol%。伦茨菌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多样性,包括I型人体免疫缺损病毒整合酶的抑制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结核活性等,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逐步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组在研究贵州石灰岩风化壳放线菌多样性时分离获得若干株伦茨菌,采用多相分类方法研究Lentzea xinjiangensis DHS C013~T和Lentzea pudingi DHS C021~T两株菌的分类学地位,证实均为伦茨菌属的新物种。在此研究基础上,引用有关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对伦茨菌属的建立、分类学特征、生态位和物种分布、功能基因组、天然活性产物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一个重要学生活动,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明确要求。组织实施好这个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种群增长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领悟取样调查、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藏药臭蚤草的活性成分,从其总碱中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了8个生物碱,包括6个二萜类生物碱13-O-acetylhetisine(1)、2-acetyl-13-dehydro-11-epihetisine(2)、2-acetyl-13-dehydro-11-hetisine(3)、hetisinone(4)、尼奥林(5)和foresticine(6),以及异喹啉(7)和dianthrmide(8)。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