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1.
东方蝾螈正常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分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研究两栖类正常发育的分期,Pollister和Moore(1937)对Rana sylvatica,Shumway(1943)对Rana pipiens,Anderson(1943)对Triturus pyrrhogasterHarrison对Amblystoma punctatum,朱治平等(1957)对Rana nigromaculata有过研究报导。作者鉴于上述所研究的关于有尾两栖类的材料均属于国外种类,而东方蝾螈 Cynops orientalis David在国内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参与低温(10℃/6℃)胁迫下一氧化氮(NO)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及荧光作用的调节作用,该研究以‘津研4号’黄瓜幼苗为试材,于四叶一心时置光周期14 h/10 h、昼夜温度25℃/20℃光照培养箱内,叶面预处理分别为:双蒸水(对照)、GSH合成酶抑制剂(BSO,丁硫氨酸亚砜胺)、NADPH合成酶抑制剂(6-AN,6-氨基烟酰胺),8 h后再喷施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SNP),于第1次喷施药剂24 h后昼夜温度降至10℃/6℃,低温胁迫24 h后测定叶片细胞膜透性、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等各项指标。结果显示:(1)与CK相比,SNP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光合电子传递系数(ETR)及NO含量,显著降低叶片胞间CO_2浓度(C_i)、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_(NO)。(2)SNP处理可保持较高的荧光产额,使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JIP相逐渐升高,而BSO+SNP、6-AN+SNP处理显著降低了SNP的作用效果;SNP处理黄瓜幼苗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_(Po))、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_(Eo))、捕获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_A~-下游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_o)、与PSⅡ反应中心受体侧性能有关的荧光参数包括氧气释放复合体(OEC)活性状态(F_(O-K))、Q_A被还原能力(F_(K-J))、Q_B(含快还原PQ库)被还原能力(F_(J-I))和慢还原PQ库被还原能力(F_(I-P))以及单位受光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C/CS)等均显著高于CK,而与反应中心关闭有关的荧光参数Q_A被还原最大速率(M_o)和J相相对可变荧光(V_J)均显著低于CK。(3)BSO+SNP、6-AN+SNP处理也削弱了SNP的这些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内源GSH参与了外源NO增强黄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缓解膜脂过氧化、稳定PSⅡ和促进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供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从而提高黄瓜幼苗耐冷性。  相似文献   
93.
目的:将治糜灵栓剂(《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改为治糜灵凝胶剂,建立治糜灵凝胶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治糜灵栓剂项下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黄柏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水(6:3:1.5:1.5)为展开剂;苦参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8:3:0.5)为展开剂;儿茶鉴别中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为展开剂;冰片鉴别中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9:1:2)为展开剂。结果:薄层色谱上具有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鉴别特征,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重现性均很好。可作为质量标准的控制依据。证明治糜灵凝胶剂研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4.
随着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与胃癌相关的易感基因被发现.易感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已逐步进入胃癌临床诊断和研究.然而,利用少量胃粘膜细胞开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对胃癌进行早期诊断常遇下述困难,一是少量胃癌细胞混杂在多种细胞中,异常信号常易被淹没,二是细胞量极少,因此获得的基因组DNA量微,进行多位点或全基因组分析存在困难. 本文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分选少量胃癌细胞,结合全基因组放大技术,进行胃癌相关的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基因(PSCA)的SNP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克隆测序方法分析,在分选的胃癌细胞中检测到PSCA的rs2976392位点胃癌相关的“A”等位与rs2294008位点胃癌相关的“T”等位.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全基因组放大方法保真性高,经过分选的胃癌细胞中SNP位点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所建立的少量细胞基因多位点检测方法将同样应用于其它肿瘤和组织的少量细胞研究中,全基因组放大产物也可进行高通量的基因芯片和第二代测序研究.  相似文献   
95.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Ju-A10利用不同植物纤维废弃物为碳源生产CMCase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碳源分别为谷秸、麦秸和造纸废渣,碳源水平分别在9.77%、8.69%、9.97%,300mL三角瓶装液量分别为64.7 mL、54.2 mL、40.8 mL时,CMCase为最高,分别为29.26 IU/mL、29.14 IU/mL、29.81 IU/mL。R2分别达到了0.9117、0.9246、0.8655,说明发酵预测模型可靠性较高,可应用于培养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96.
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文中以塔黄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对杠板归及其近缘类群的trnL-F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杠板归和刺蓼为姊妹群,自展分析的支持率为99%,分子证据支持杠板归归人刺蓼组,而没有必要单立组或属。(2)刺蓼组、春蓼组和头状蓼组植物聚在一起,自展支持率为100%,说明它们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7.
海洋贝类帕金虫及其病害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金虫属于细胞内寄生的原生生物,是导致海洋贝类大量死亡的最重要的病原物之一,采用传统的FTM检测法和组织切片方法,结合分子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在不同的贝类中鉴定了7种帕金虫,并且在帕金虫的生物学特征、对宿主的危害性以及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对危害海洋贝类的帕金虫的分类与系统学、形态和生活史特征、检测鉴定技术、流行病学特征、帕金虫与宿主间的侵害与抵御关系以及帕金虫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综述,并对贝类帕金虫病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海洋贝类帕金虫病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和刺参幼参的生长代谢进行分析。方法在水温(16±1)℃的循环养殖系统中投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结果30d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养殖系统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延长循环养殖系统的自净周期。其中“EM菌剂”在控制溶解氧含量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复合微生态制剂“海微净水剂”和“hEM菌剂”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化学耗氧量等方面效果较单一微生态制剂“EM菌剂”效果好,并且刺参的生理活动也较强。此外“NEM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刺参幼参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9.
纵向岭谷区公路沿线土壤表层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以纵向岭谷区内云南省境内的丽江~景洪公路沿线作为案例研究区,根据路段所处的地理位置、公路等级、修建的时段,将其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通过公路沿线94个样点的土壤表层重金属全量分析,研究了土壤重金属沿公路的纵向、横向和垂向分异特征性。在纵向上,Cu,Zn,Pb,Cr,Cd,As,Mg和Mn等8种重金属全量存在北段高于中段和南段的特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对铅、镉、锌的纵向差异存在一定影响。横向空间分异性显示,虽然在不同的土壤种类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值差异很大,但公路沿线重金属与公路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公路对横向的空间分异性存在决定性影响,影响带宽度约为50m垂向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土壤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异性不如横向分异明显,仅显示在近公路处有重金属富集现象;而在公路施工区,受人工护坡等工程的局部影响,垂向分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
澜沧江(云南段)河道生态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合分析澜沧江地理地貌、水文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现状特征,将澜沧江河道分为三区五段九大支流,并根据需水特征选取了上游旧州、中下游戛旧、下游允景洪3区作为研究区。在多年逐月实测径流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生态现状的时空分析比较、数据资料的集中趋势以及离散程度分析等方法设定了河道生态需水等级系数;在通过对澜沧江径流量集中与离散程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频度法进行生态径流量的计算;综合河道生态需水等级系数与生态径流量进行澜沧江河道生态需水的计算,并对澜沧江汛期与非汛期河道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澜沧江河道最小、适宜以及理想河道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61·77×108m3、278·22×108m3、358·82×104m3,占澜沧江多年实测平均径流量(567·76×108m3)的28·49%、49·00%、63·20%,占澜沧江多年径流量(765×108m3)的21·15%、36·37%、46·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