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小鼠的疗效。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以灌胃生理盐水建立对照组,以灌胃氨苄西林、头孢拉定、盐酸林可霉素复合抗生素构建菌群失调小鼠模型,以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及超微全量、1/2量、1/4量、1/8量治疗,通过粪便判断疗效。结果:七味白术散超微药剂与传统汤剂均能治疗抗生素引起的小鼠菌群失调,且超微七味白术散1/2量对小鼠的治疗效果已能达到传统汤剂水平。结论: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节约药材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魔芋软腐病菌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分离的魔芋软腐病菌株和其它参试菌株的致病性测定、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性状观察和16S-23S rDNA转录间隔区PCR(ITS-PCR)分析,将测试的33株软腐病菌株主要分为3个组群。第1组群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E.c.c.);第2组群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E.ch.);还有一组未能确定的菌株。利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通用引物BOX和J3进行Rep-PCR特异性扩增,引起软腐病的菌株E.c.c.和E.ch.(ITS-PCR鉴定)种内的Rep-PCR指纹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经聚类分析,在0.1水平上把E.c.c.13株区分为5个类群。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聚居地治蛇毒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区共有220余种治蛇毒药用植物。隶属于89属75科。本文旨在为新药的发现和挖掘苗族蛇药文化底蕴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4.
以质粒pMCB30为模板,扩增GFP基因,连接到载体pCMBIA2300-35S-OCS上,构建过量表达载体p35S:GFP,将其转入农杆菌GV310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35S:GFP载体分别转入新疆特色植物小拟南芥和拟南芥中.T0代经含有卡那霉素的1/2MS培养基筛选,获得了T1代转基因小拟南芥2株,T1代转基因拟南芥9株.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转基因小拟南芥和拟南芥的根尖细胞中均可检测到GFP绿色荧光蛋白;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扩增,均可检测到GFP基因,表明GFP基因已成功转入小拟南芥和拟南芥中.该研究建立了小拟南芥的遗传转化体系,为进一步利用GFP基因和进一步研究小拟南芥的功能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系统提取并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调查数据、评价数据和保存数据等数据信息,采用基于数据元技术方法制定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数据标准和数据元目录;定义了种质资源调查数据集以及对象和属性的映射关系;给出了基于XML数据标准存储及交换策略。标准的制定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在"数据层"上达到统一,规范了数据库构建,促进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相似文献   
26.
剑阁县2001~2010 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10年法定传染病疲情的流行趋势和三间分布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趋势和三间分布情况,数据资料用SPSS10.0和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26 129例,年均发病率386.89/10万,年均死亡率0.15/10万,10年间报告法定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居第1位的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5种12 453例,占53.03%;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5种9828例,占41.85%,近3年发病居于各类传染病首位;第三位的是肠道传染病,共报5种1149例,占4.89%.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为乙肝、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痢疾、麻疹,主要传染病以乙肝、肺结核为主,近年性传播疾病呈快速增长趋势.结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重点防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7.
VEGF 家族及其在肿瘤生长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中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调控作用,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以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VEGF/VEGFR轴由多重配基和受体质量叠加交错组成,并且受体与配基结合具有专一性,在不同的细胞中具有不同的细胞类型表达和功能.启动VEGF信号通路,触发了一个网状的信号过程,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转移和存活。进来研究发现,VEGF的一个重要作用表现为可动员内皮祖细胞从骨髓向远处转移从而形成新生血管,因而有必要设计和发展针对这一途径的抑制因子。随着研究的深入,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和与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是确定的,因此,抑制VEGF途径被确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抗癌模式  相似文献   
28.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超低温保存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bed.)M.Roem.)无菌试管苗为试材,对其离体茎尖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茎尖在含有5%二甲基亚砜(DMSO)的0.4mol/L蔗糖培养基上预培养3d,60%玻璃化溶液(PVS2)中室温装载30min,PVS:0℃下处理40min,经液氮保存至少24h后,转入继代培养基上再培养,成活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3.3%和86.7%。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同时对再生植株进行SSR标记检测,未发现超低温保存前后的DNA谱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9.
氟桂利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皮层及海马癫痫样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皮层和海马癫痫样放电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60只制作青霉素致痫模型,在大鼠海马、颞叶、额叶皮层埋置电极,记录氟桂利嗪(20 mg/kg)灌胃后大鼠癫痫样放电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皮层及海马癫痫样放电潜伏期明显延长,持续时间缩短,单位时间内癫痫样放电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氟桂利嗪具有明显抗癫痫作用,可显著抑制青霉素致痫鼠皮层及海马区癫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30.
报道采自辽宁沈阳、阜新和大连的3种跳小蜂,即黑角赛巴跳小蜂Ceballosia nigricornis Xu,sp.nov.、短翅抑蚧跳小蜂Echthroplexiella brachyptera Xu,sp.nov.和黄角秀柯跳小蜂Pseudococcobius flavicornis Xu,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本文也是赛巴跳小蜂属Ceballosia Mercet、抑蚧跳小蜂属Echthroplexiella Mercet和秀柯跳小蜂属Pseudococcobius Timberlake在我国分布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