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第五届国际化石藻类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4月7—12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的卡普里岛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穆西南应邀参加了会议并担任中生代藻类报告会主席。会议共收到69篇论文摘要,另外还安排了壁报展出。 会议于4月8日上午开幕,会议主席那不勒斯费德柯二世(FedericoⅡ)大学古生物系F.Barattolo教  相似文献   
53.
54.
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核体外转录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改良的 Giuffrida法分离纯化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核,产率为41—52%,具有很高的体外转录活性。参照Blatti硫酸铵浓度法建立了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核体外转录模型,能分别测定真核基因三类 RNA聚合酶转录活性,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本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实验材料等优点,适用于大脑皮层细胞核体外转录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因其高效、高通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药物学等研究领域。本文概述了代谢组学的分离和检测技术,综述了代谢组学在乳酸菌鉴定、发酵调控、肠道菌群研究等方面中的应用,对代谢组学在乳酸菌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期望为代谢组学在食品工业微生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类传染病,能够引发从呼吸系统病变到全身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通过与宿主细胞内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了病毒的感染进程,人核仁磷酸化蛋白即是其中之一,该蛋白参与核仁组装、细胞生长发育及肿瘤发生等过程,还能与禽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禽流感病毒感染过程。本文对NOLC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如何影响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揭示世居贵州的侗族、仡佬族、土家族和彝族人群的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关系,并对各民族的族源和迁徙进行初步的探讨。采用高变区序列分析与编码区PCR-RFLP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群体108例样本进行mtDNA多态性分析,共鉴定了37种(亚)单倍群,单倍群分布频率及主成分分析显示:侗族含有高比例的南方优势单倍群,表现出典型的南方群体特征;彝族兼有高比例的南北方优势单倍群,提示它同时具有南北方群体的一些母系遗传特征;彝族和仡佬族聚在一起,可能是由于历史上两个民族的先民曾发生过广泛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切断后不同时间点背根神经节(DRG)内谷氨酰胺转化酶(GS)的表达变化。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左侧为对照侧,右侧行坐骨神经切断。实验组大鼠分别存活1、3、7、14或21天。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RG中G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DRG内GS主要表达于卫星细胞。坐骨神经切断1天后GS表达增加,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3天时GS表达下降,7d时恢复正常。14天、21天时GS表达继续下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手术侧和对照侧GS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坐骨神经切断后DRG内GS表达存在时空变化,这可能与坐骨神经切断后DRG内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PCR-DGGE技术分析染整废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揭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染整废水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取初级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的活性污泥,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基因组DNA,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V3区域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获得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并对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和切胶测序,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整个水处理过程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初级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二沉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污泥样品分别测出36条带、42条带、30条带和29条带.不同区段微生物群落间相似度最高达68%,最低达42.4%,说明群落间演替明显,不同工艺区段既存在共同的微生物种属也存在特异微生物种属.  相似文献   
60.
高效钾长石分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解钾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高效的钾长石分解细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解钾活性测定.方法 采集湖南省桂东县钾长石开采区土壤,利用钾长石为唯一钾源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分离解钾细菌,通过摇瓶释钾试验复筛高效解钾菌株;同时,利用ICP-OES测定解钾菌的释钾效率.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高效解钾菌株.结果 分离获得11株生长良好的钾长石分解细菌,其中菌株JKC1、JKC2、JKC5和JKC7的解钾能力较强,解钾率分别为11.00%、11.50%、12.70%和11.70%.经初步鉴定JKC1为Bacillus megaterium,JKC2为Bacillus aryabhattai,JKC5为Azotobacter chroococcum,JKC7为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结论 菌株JKC1、JKC2、JKC5和JKC7是高效的钾长石分解菌,可作为微生物浸矿(钾长石)机制研究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