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AT-凋亡素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素(apoptin)由鸡贫血病毒vp3基因编码,能特异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 没有毒性,为了获得可转导入细胞内部的凋亡素,将人工合成的编码TAT蛋白转导结构域的DNA片段与凋亡素编码基因克隆入质粒pET-28a内,构建出表达融合蛋白TAT-apoptin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AT-apoptin.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融合蛋白,利用IDA -Ni2+ 亲和柱纯化,葡聚糖凝胶G 25除去尿素后得到可溶的变性蛋白.纯化后的TAT apoptin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人肺癌Anip973细胞,对照组加入TAT-麦芽糖结合蛋白(TAT-MBP). 经免疫组化检测,转导1 h后TAT-MBP分布于以上两种细胞的胞浆和胞核,TAT-apoptin则主要分布于2种细胞的胞浆内,转导24 h后TAT-MBP的亚细胞定位没有变化,TAT-apoptin分别定位于HUVECs的胞浆和Anip973的胞核中.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显示转导48 h后,TAT-MBP处理过的 HUVECs和Anip973细胞、TAT-apoptin处理过的HUVECs没有明显改变,而TAT-apoptin处理过的Anip973细胞大量凋亡.以上结果表明TAT apoptin融合蛋白在肿瘤治疗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中国几种剧毒鹅膏菌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9个剧毒鹅膏菌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核苷酸序列.以湖南鹅膏为外类群,用ITS序列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两个不同产地的欧氏鹅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仍可聚为同一组;欧氏鹅膏与其它几种剧毒鹅膏的亲缘关系较远;两个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灰花纹鹅膏的标本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种;欧氏鹅膏、致命鹅膏和黄盖鹅膏白色变种这3个产生白色子实体的种系统演化上不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93.
重组人BMP-2在烟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一类调节骨组织发育的生长因子。BMP-2是BMP家族中诱骨活性最强的。在骨组织工程研究和临床应用中需要大量的BMP-2。因此,研究出一种能够有效地大量生产BMP-2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转基因植物被用作一种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目的蛋白。以gus作为报告基因,研究了重组人bmp-2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通过GUS活性检测、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了根、茎、叶组织中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在根和茎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叶组织。由于根和茎组织中蛋白组成与叶组织相比相对简单,提示其更易于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动态变化及595nm Vbeam激光照射的影响。方法:利用兔耳腹侧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瘢痕形成不同时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对比研究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595nm Vbeam激光照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上皮化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反应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至上皮化后4周达高峰。从上皮化后1周开始即可见到595nm Vbeam激光照射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595nm Vbeam激光照射可明显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防治赤潮的可行性,研究将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分别暴露在浓度为0.6、1.2、2.4和4.8 g/L的裂片石莼藻粉中,观察赤潮异弯藻光合系统的响应.实验用植物效率分析法测定了赤潮异弯藻的光合效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法观察了赤潮异弯藻叶...  相似文献   
96.
辽宁和江苏两省杂草稻植物性状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和江苏两省是我国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明确两省杂草稻识别特征和类型, 我们在两省14个市29个样点采集样品, 与当地栽培水稻品种一并在南京种植, 观测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23个植物性状。结果表明, 两省杂草稻在营养生长期的1月株高、1月和2月分蘖数, 在生殖生长期的果皮色、谷粒长/宽比、百粒重、落粒性、秆硬度、剑叶宽、剑叶长、有效穗数、50%黄熟、50%黄熟–50%抽穗和全黄熟等性状与相应的当地栽培稻存在差异;主成分1和主成分2组成的二维散点图(累计贡献率达43.24%)也显示出两省杂草稻间以及与栽培稻间的差异性。采用欧氏距离对两省杂草稻进行系统聚类可以将杂草稻分为籼型和粳型。其中辽宁省杂草稻全部聚在粳型类群中, 它们又可细分为两类; 江苏省杂草稻既有粳型, 又有籼型, 其中粳型与辽宁省杂草稻聚在粳型类群中, 籼型又可分为3类。这6个类群分别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第1类为强落粒、粒轻、秆矮、早熟、偏粳等; 第2类为无芒、穗多、强休眠、剑叶窄、偏粳等; 第3类为长芒、弱分蘖、穗少、弱落粒、偏粳等; 第4类为硬秆、剑叶宽、迟熟、强休眠、偏籼等; 第5类为红果皮、粒长、软秆、粒重、偏籼等; 第6类为无芒、株高、穗长、剑叶长、偏籼等。上述杂草稻的形态学指标和类型的研究将为两省开展杂草稻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松墨天牛成虫交配与产卵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永慧  郝德君  王焱  戴华国 《昆虫知识》2006,43(1):47-49,F0004
观察了养虫笼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的交配和产卵行为。描述了雌、雄虫在交配过程中的多种行为,雌、雄虫间的交配时间可持续23~540 min,平均约200 min;有重复交配现象,重复交配次数可达2~18次;每次交配持续时间为2~100 s。雌虫背负雄虫,边取食边产卵;也可脱离雄虫单独产卵。雌虫在寄主枝条上咬槽产卵,通常日产卵1~2粒,最多3粒。产卵期的长短和产卵量的多少取决于雌虫个体寿命的长短。  相似文献   
98.
H2A.Z是组蛋白H2A的变异体之一,是高度保守的组蛋白变异体,参与保护常染色体,防止形成异染色质;并且与转录调节、抗沉默、沉默和基因组稳定性有关。组蛋白变异体H2A.Z可能与染色体形成独立的结构域,从而调节染色质结构功能。但是,H2A.Z对染色体结构功能的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组蛋白变异体H2A.Z和它的表观遗传修饰对染色体动态结构和功能起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对组蛋白变异体H2A.Z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总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在收集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和分发利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10年来,新增麻类种质697份,保存资源数量增至9764份,居世界第1位;繁殖更新麻类资源5343份次,基本解决了麻类资源安全保存和供种等问题;完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特性鉴定6543份次,筛选出麻类优异种质296份;向全国50家单位分发种质4296份次,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明确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本实验检测PRDM5在HTB-182、A549、HBE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中甲基化状态及去甲基化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MSP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RDM5在A549、HTB-182和HBE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的甲基化状态,再加入不同浓度的去甲基化药物检测PRDM5在A549、HTB-182和HBE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甲基化状态,用RT-PCR检测PRDM5在加药前后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检测PRDM5在加药前后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肺肿瘤细胞系中,PRDM5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甲基化,加入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后,甲基化表达水平逐渐减弱(P<0.05),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强(P<0.05),蛋白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强(P<0.05)。结论:在肺癌细胞系中PRDM5启动子高甲基化是导致PRDM5表达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PRD-M5启动子去甲基化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