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湖北、西藏等地区的蜜环菌进行调查,发现了1个新蜜环菌生物种CBSP和2个互交不育子实体标本,均为四极性异宗配合。扩大了部分生物种的分布范围,试验结果显示西南地区为CBSJ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62.
采自福建武夷山的中国多孔菌两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宝凯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08,27(4):504-509
  相似文献   
63.
64.
中国锈革孔菌科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海生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08,27(1):151-155
<正>1 INTRODUCTION Wood-inhabiting fungi from norther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during last ten years, and the species in the area are relatively well known (Dai 2000; Dai et al. 2006, 2007; Wei et al. 2005;  相似文献   
65.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上的边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安氏纤孔菌 (Inono tusandersonii)。本文根据采集的病原标本材料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根据野外调查对此新病害的症状和危害进行了报道。该菌主要危害超过 2 0年生蒙古栎顶部主要枝干 ,造成枝干边材白色腐朽 ,最终导致顶部干枝枯死或风折后死亡。  相似文献   
66.
以8株野生白腐真菌为研究对象,用愈创木酚筛选培养基对这些菌株进行产木质素酶能力的初筛,并探究初筛后所得菌株在玉米秸秆固态发酵时的漆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8株菌株在愈创木酚筛选培养基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仅菌株Han 577的菌丝圈直径d1与变色圈直径d2之比大于1。菌株An 369、Han 202和Han 474在玉米秸秆上的最大漆酶活性要远远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901.11±42.83)、(698.89±42.17)和(843.61±78.82)U/L。白蜡范氏孔菌An369、云芝栓孔菌An174、肺形侧耳An279和硬毛革孔菌Han 474对玉米秸秆的酸不溶木素降解率均大于20%。云芝栓孔菌An 174、肺形侧耳An 279、梨生多年卧孔菌Han 202对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降解率均大于20%。迷宫栓孔菌An 360和肺形侧耳An 279对玉米秸秆半纤维素降解率则大于40%。整体来看,肺形侧耳An 279表现出较好的秸秆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67.
随着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我国已知的菌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然而,菌物汉语学名的拟定和使用并没有跟上菌物学科的发展,逐渐积累出一些问题,对菌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造成了阻碍。文中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书籍中的菌物拉汉学名信息,从中总结出汉语学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解决近年新发表物种汉名缺失的问题,邀请了菌物领域研究者及2021年发表新物种较多的一些中国学者共同合作,为所有2021年中国菌物新物种拟定了汉语学名,并编制为拉汉学名名录。通过上述工作,以期推动《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汉语学名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68.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组学发展,给传统菌物学研究带来了挑战,也为现代菌物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分子系统学及环境DNA序列对菌物学经典分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基因组时代的物种概念还没有很好地建立,极早期分化真菌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基因树与物种树的不一致为真菌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针对菌物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供菌物学研究者关注、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9.
贵州灵芝属的种类及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境内的灵芝属真菌26种,其中一新种即:高盘灵芝Ganoderma cupulatiprocerum X.L.Wu et X.Q.Zhang,所有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70.
中国多孔菌科四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鼎  张小青 《真菌学报》1991,10(4):266-2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