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洲绵霉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杏忠  沈崇尧 《真菌学报》1989,8(4):241-246
  相似文献   
2.
3.
1986-1987年连续两年系统调查了北京地区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和玉米(Zeamays L.)根际 VA 菌根侵染百分率及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季节变化。分析了菌根和菌根真菌的发生与几种土壤因子(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和气候因子(气温、积温、土温、光照、降水量,相对湿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葱和玉米的侵染百分率随作物生育期的增长而增加,并以6月和9月的增长速度最快。一年中,植物根际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有二个高峰,分别在6-7月和10月。在北京的同一地区,一年中,几种测定的土壤因子变化很小,因此,认为气候因子对菌根发生的季节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用线性相关和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年中,菌根的发生与积温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外生菌根的形态学,解剖学及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亦存  沈崇尧 《真菌学报》1992,11(3):169-181
  相似文献   
5.
茭白黑粉菌在文献中出现Yenia esculenta(P.Henn.)Liou及Ustilago esculenta P.Henn.两个名字。现经形态发生学的研究以明确新名字是否有效。此菌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中即可萌发。萌发的最适pH值为6;最适温度为25%;不需要外界光的诱导,在黑暗条件下也能正常萌发;培养基中的营养成份对孢子萌发的速率有一定影响。冬孢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萌发形态及方式都是稳定的: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担子或先菌丝(promycelium)。该先菌丝起初可以是无隔的,但生长到一定程度,便产生分隔,分隔多为2—4个。初生的先菌丝和小孢子是单核的,但成熟的先菌丝、小孢子及短菌丝细胞内均是双核的。可以认为,该菌的双核期在整个生活史中占有相当长的时间,它只有短暂的单核期。没有发现先菌丝、小孢子彼此之间或相互间融合的现象;未见到双核的融合及减数分裂过程。茭白黑粉菌在人工组合培养基上生成厚壁的孢子,较自然界中的冬孢子为大,但萌发方式则相同。最后作者等认为茭白黑粉菌仍应保留在Ustilago属中,而Yenia esculenta(P.Henn.)Liou的名字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6.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肾液泡型H ̄+-ATPase58kD亚基的基因,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了58kD亚基的编码片段.直接将PCR产物连接到PET载体上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58kD亚基的基因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可达细菌细胞质蛋白的50%.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外生菌根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评价了这些特征用于外生菌根分类的价值,同时指出各种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和解剖学特征与其营养吸收的关系。这些特征包括了菌根的颜色类型及变化、形状及分枝方式、外伸菌丝的多少及特征、根状菌索有无及分化、菌核有无及特征、菌套内外表面的菌丝排列及分化,菌套的切面特征,丹宁层厚度及分化、哈氏网的菌丝排列及厚度等。较详细阐述了100多年来,人们为外生菌根分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并对各种分类方式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猕猴的大规模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88—1990年我所饲养累计5949只猴的年死亡率和繁殖率作了分年度的系统观察。1989年开始对猴养殖,并采取了适当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加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1990年猴的年死亡率比1988年下降了10倍,比1989年下降了5.5倍。达到了1.95%(39/2005),是本所历年来的最低水平。1989年猴的妊娠率由1988年的72.7%提高到了93%(212/228),1990年仔猴的成活率也由1989年的58%提高到了92.4%(157/170)。以上三项指标与其上一年的数值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地差异(p<0.05)。实践表明,猕猴的饲料以含20%蛋白质的颗粒料和清水浸泡过夜的蚕豆加玉米(4∶6)交叉喂养,再辅以一些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即可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9.
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在液体培养基中于50℃静止培养14d,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Toyopearl离子交换层析、Butyl-Toyopearl疏水层析、SephacrylS-300分子筛层析和FPLC MonoQ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了凝胶电泳均一的淀粉酶。纯酶与淀粉反应不同时间后,用碘色反应法和DNS法测定淀粉和还原糖量,结果显示淀粉量在开始时迅速下降,但还原糖的量却增加很慢;产物经TLC层析分析为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由此说明它为α-淀粉酶。用SDS-PAGE和Sephacryl S-300分子筛层析测定分子量为56000,不具亚基。酶反应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65℃和4.5~5.0。在pH4.6条件下,酶在50℃是稳定的;60℃保温1h,仍保留94%的原酶活性;酶在70℃的半衰期为10min。钙离子对酶有激活作用。酶对糖原和糊精有一定的水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杏忠  丁立  武修英  沈崇尧 《菌物学报》1992,11(Z1):117-126
对我国24个省市,涉及40余种植物的300多个土样的调查,分离出食线虫真菌近千个分离物,共鉴定出食线虫真菌29属57种,包括捕食线虫真菌4属25种,其中Arthrobotrys arthrobotryoides, A. brochopaga, A. cladodes var. macroides, A. microspora,A. musiformis, A. straminicola, Monacrosporium ellipsosporinm, M. thaumasium, M. pravicollis,Stylopage grandis, Dactylella ramiformis, Monacrosporium qiuanum, Monacrosporium sinense等10种为国内新记录。内寄生真菌4属4个种、其中Catenaria angullulae, Harposporiumarcuatum, Nematoctonus leiosporus为国内新记录。定殖于大豆孢囊线虫真菌22属25种,其中Catenaria auxiliaris, Cylindrocarpon heteronema, C. willkommii, Fusariella bizzozeriana,Nematophthora sp., Phoma eupyrena, Phoma leveilei,Pithomyces sp,Trichocladium opacum.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等10属种为国内新记录,其中Nematophthora, Fusariella,Trichocladium三属为国内新记录属,Rhizoctonia sp., Stachybotrys elegans, F.bizzozeriana,C.heteronema, C.willkommii等为首次发现定殖于大豆孢囊线虫孢囊上。对所鉴定的真菌进行了描述和讨论并制作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