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蜀葵天然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彭子模  孙健  滕云  高雁  彭宇 《生物技术》2003,13(1):13-15
以新疆地产蜀葵(Althaea rosea L.Cavan.)花为实验材料,用50%乙醇 0.5%盐酸为浸提剂,物料配比为1:10,提取出蜀葵花紫红色素,并从光、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蔗糖,苯甲酸钠和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pH2时耐光性较好,温度在65℃以下和pH值4以下时色素稳定性较好,色素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较差;蔗糖和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无不良影响,金属离子Cu^2 ,Fe^3 ,Sn^2 和Pb^2 对该色素稳定性有不良影响,Zn^2 对色素的稳定性只有轻微影响,而Al^3 ,Na^ ,Mg^2 ,K^ ,Fe^2 和Ca^2 对色素的稳定性则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 ,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微生物学 ,甚至整个生命科学都产生巨大的影响[1] 。人类基因组测序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已绘制完毕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 ,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提前完成。目前已采用DNA RNA芯片和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 ,SAGE)来研究基因组的功能[2 ,3 ] 。但随着对基因组研究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单纯从基因组信息并不可能完全揭示生命的奥秘。因为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体现者 ,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什…  相似文献   
993.
湘北地区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湘北地区的野生蔬菜种类 ;共计 2 6科 4 2属 4 9种。并探讨了湘北地区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98.55W/cm2脉冲微波辐照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级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1组为空白对照,其余6组为辐照组以98.55W/cm^2的脉冲微波辐照动物,辐照后1、6、24h和7、14、28d分别采血,用Coulter-JTIR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定,所有数据经Spss8.0统计软件处理,辐射后1h,CRE明显增高(P<0.01),而TP、ALB、AST、LD1、CK、ALP及CHOL均明显降低(P<0.05);辐射后6h,春CRE明显增高(P<0.05),而TP、ALB、LD1、ALP及CHOL均明显降低(P<0.05);辐照后24h,其ALT、GLU、BUN、CRE、AST、LD和HBDH明显升高(P<0.05),而LB和CHOL则明显降低(P<0.05);辐照后7d,其ALT、ALB、GLU、CRE、CK-MB和GGT明显升高(P<0.05),而P和CHOL则明显降低(P<0.05);辐照后14d,其CRE、LD、CK-MB和GGT明显升高(P<0.05),而P和CHOL则明显降低(P<0.01);辐照后28d,其ALT、TP、BUN和CRE明显升高(P<0.05),而ALB、AST、LD1、CK、ALP和CHOL则明显降低(P<0.01)。提示HPPMW可引起大鼠血清多种酶、蛋白及代谢产物的紊乱,即有早期影响,也表现为一定的持续效应。HPPMW可能引起大鼠多系统、多脏器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职业献血员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应用ELISA法和RT-PCR法进行检测,在10069名职业献血员中有516例抗-HGV阳性,总感染率为5.12%,其中男性感染率5.79%。女性感染率4.45%,甘肃省感染率4.96%,宁夏区感染率5.70%,青海感染率5.67%以及陕西感染率4.91%,年龄18-25岁的感染率4.48%,26-35岁感染率4.87%;36-45岁感染率6.90%;将抗-HGV阳性作RT-PCR,HBsAg,抗HCV检测,其中HGV-RNA阳性362例,HBsAg阳性25例,抗HCV阳性37例,HBsAg和抗-HCV阳性8例,以上说明,在职业献血员中,HGV的感染与性别,地域及年龄无关,与HBV,HCV有重叠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996.
以RTPCR法扩增获得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A/Chicken/China/F/1998)的血凝素(HA)基因,将其定向插入鸡痘病毒转移载体1175的痘苗病毒启动子P75的下游,得到重组转移载体1175H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1175HA转染至已感染鸡痘病毒282E4疫苗株(wtFP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通过在含Xgal的营养琼脂上连续挑选蓝色病毒蚀斑获得并纯化rFPVHA。以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感染rFPVHA的CEF表达了HA。rFPVHA在免疫7日龄SPF鸡7天后即能诱生可检出的血凝抑制(HI)抗体,14天后诱生的HI抗体到达高峰,且诱生的HI抗体保持较高水平达55天。在7日龄SPF鸡及含抗FPV母源抗体的商品鸡上进行的免疫效力试验表明,rFPVHV能显著抑制静脉攻毒后免疫鸡从泄殖腔的排毒,效果与AIV全病毒灭活苗相当。  相似文献   
997.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的研究——Ⅱ.水丝梨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南岳的水丝梨林即水丝梨 +甜槠 -尾叶山茶 +花竹 -蔓赤车群丛是一种尚未报道的新群落类型。研究了该群落的区系特点、生活型、层次结构、更新演替、物种多样性及其物种相对多度分布格局 ,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接近山地季雨林。  相似文献   
998.
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缺失病毒非必须基因增加杀虫效果,插入外源基因提高杀虫速度、修饰病毒本身基因扩大杀虫谱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构建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99.
氮、磷养分有效性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结果表明,氮(N)和磷(P)是构成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两种重要组成元素,限制森林生产力和其他生态系统过程,对凋落物分解产生深刻影响。大量的凋落物分解试验发现在土壤N有效性较低的温带和北方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常与底物初始N浓度、木质素/N比等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也受外源N输入的影响;而在土壤高度风化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P可能是比N更为重要的分解限制因子。然而控制试验表明,N、P添加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并不一致,既有促进效应也有抑制效应。为了深入揭示N、P养分有效性对凋落物分解的调控机制,"底物的C、N化学计量学"假说、"微生物的N开采"假说以及养分平衡的理论都常被用于解释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变化。由于微生物分解者具有较为稳定的C、N、P等养分需求比例,在不同的养分供应的周围环境中会体现出不同的活性,某种最缺乏的养分可能就是分解的最重要限制因子。未来的凋落物分解研究,应延长实验时间、加强室内和野外不同条件下的N、P等养分添加控制试验,探讨驱动分解进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磷添加对中亚热带米槠和杉木细根分解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磷(P)有效性对中亚热带地区林木细根分解及其胞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福建省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米槠天然林为分解的实验样地,采用网袋法以该区域较为典型且底物P含量有显著差异的米槠和杉木细根为研究对象,进行P添加试验。各施P水平分别为高磷(HP,360 kg P hm~(-2)a~(-1))、中磷(MP,240 kg P hm~(-2)a~(-1))、低磷(LP,120 kg P hm~(-2)a~(-1))和对照(CT,0 kg P hm~(-2)a~(-1))。结果显示:在2 a分解期内,米槠细根分解快于杉木细根,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P添加提高了细根的分解速率,对分解起促进作用,且对P含量较低的杉木细根促进作用更强,但未随施P水平的提高分解呈加速的现象。总体上,米槠细根分解各种酶活性及总的累积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杉木细根;主要降解纤维素的水解酶活性呈先升后降,主要降解木质素的氧化酶活性呈增长趋势;P添加降低了酸性磷酸酶(AP)活性,而提高了β-葡萄糖苷酶(βG)、纤维素水解酶(CB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酚氧化酶(Ph Ox)和过氧化物酶(Per Ox)活性;回归分析显示细根的分解速率与水解酶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与氧化酶呈显著的指数关系。研究表明,P是影响中亚带林木细根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可用于解释细根的分解速率。对土壤P有效性低的中亚热带地区林木细根分解的机理探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并为森林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