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生料制备功能性双歧醋生产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将双歧杆菌、醋酸菌、酵母菌和粉碎的制醋原料及麸曲共同发酵,通过生料制醋的方法来制备功能性双歧醋。方法将粉碎的玉米与麸曲、酵母液、麸皮和水搅拌均匀,使其经过液态糖化和酒精发酵后,接入醋酸菌和双歧杆菌(二者比例为1∶1),同时加入辅料,进行醋酸发酵,当检测到醋酸酸度为5.0%~7.5%时,加入食盐终止发酵,经过过滤,除菌澄清得到功能性双歧醋。结果双歧醋的最终醋酸度为3.2%,外观红棕色,光泽度好,清澈透明,无沉淀和悬浮物。总菌数:醋酸菌为3.3×1011/m l,双歧杆菌为1.9×107/m l;活菌数:醋酸菌为1.7×1011/m l,双歧杆菌为6.8×106/m l;大肠菌群数3个/100 m l;致病菌:不得检出。结论双歧杆菌及其代谢物可以在双歧醋中存活,生料固态发酵制备双歧醋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2.
厌氧菌是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对人类及动物感染的原因菌。从临床标本中分离鉴定厌氧菌是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其常规的分离培养法一般需7~10天,不能及时为临床的细菌学诊断提供根据。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厌氧菌的快速检出和鉴定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大大简化了鉴定的手续和时间,促进了厌氧菌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双歧醋对常见病原菌的生物拮抗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琼脂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M IC法)测定双歧醋及其处理物(加热、不同pH)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并讨论pH、加热对拮抗作用的影响,同时用某市售醋作为对照。结果双歧醋及其处理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双歧醋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抑菌作用强于市售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制双歧杆菌番茄培养基,为后期双歧杆菌发酵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番茄汁为基础,采用单次单因子法与Plackett-Burman( P-B)设计法相结合,对BL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 将BL培养基的16种成分筛选为7种,即葡萄糖、多胨、胰胨、异麦芽寡糖、可溶性淀粉、磷酸二氢钾和番茄汁,为获得产菌量高、成本 低、制作工艺简单的双歧杆菌番茄培养基奠定了基础.结论 将传统的非统计法和统计法相结合,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在制作过程中节约劳动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双歧醋预防大鼠肥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48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双歧醋低剂量组[1.8 mL/(kg.BW)]、中剂量组[3.4 mL/(kg.BW)]、高剂量组[6.8 mL/(kg.BW)]和市售醋组[3.4mL/(kg.BW)]、肥胖模型组以及基础对照组,进行预防性减肥实验,观察双歧醋在大鼠肥胖过程中对大鼠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大鼠体重、体脂、Lee’s指数、脂肪细胞直径、血瘦素、血胰岛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双歧醋各组所有测定指标值都较肥胖组有明显好转,特别是血瘦素和血胰岛素水平,双歧醋的高、中剂量组与市售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醋能有效预防血瘦素和血胰岛素的升高,预防体脂、Lee’s指数和体重的增加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6.
众所周知,滋养层细胞在人胚胎的植入及胎儿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滋养层细胞功能、状态的任何改变都与妊娠的疾病密切相关,甚至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滋养层  相似文献   
37.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一类无芽胞严格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重要的生理菌群,正常情况下与人类有着和谐的共生关系。双歧杆菌在体内能调节和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合成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拮抗  相似文献   
38.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p)是一属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重要的生理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1]。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它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蔡  相似文献   
39.
【摘 要】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新生儿口腔分泌物细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送检的116份胎膜早破新生儿口腔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以法国梅里埃的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VITEK-2 compact)对分离出的纯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不同分娩方式的阳性率。结果 116份口腔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33株/31例,总检出率为26.7%,其中G-菌28株,占84.8%,G+菌5株,占15.2%,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17株(51.5%),其除了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替坦和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以外,对其他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两种分娩方式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膜早破新生儿口腔分泌物培养以G-菌为主且耐药性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预防用药;在无医学指针的情况下,推荐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不同来源细菌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编码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和同源性,并分析其蛋白分子结构.方法 在GenBank中检索目前已经注册的NDM编码基因序列88个(包括NDM-1~ NDM-6),利用ClustalW2生物软件在线分析NDM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和同源性,建立基因进化树,分析编码基因序列的特点;利用ESyPred3D软件构建三维结构图,并用Molsoft ICM-Pro软件进行编辑处理.结果 88个NDM编码基因是完全一致的长度为813 bp的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NDM蛋白由270个氨基酸组成并借助Zn2+和枸橼酸维持其分子空间结构.结论 NDM编码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NDM的三维结构图,为NDM宿主菌基于NDM核酸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和其对各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