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大蒜芥族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大蒜芥族10属14种植物花粉形态分别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族花粉形态可划分为4种类型:(1)具3沟,超长球形,网状纹饰,外壁2层;(2)具3沟,超长球形,细网状纹饰,外壁1层;(3)具3沟(偶4沟),长球形,网状纹饰,外壁2层;(4)具6沟,长球形,网状纹饰,外壁2层。因此,中国大蒜芥族的花粉形态多样性程度较高,说明了它不是一个自然类群,是一个多系类群,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本文首次报道十字花科锥果芥属植物具6沟花粉,具6沟花粉在十字花科中极为特殊,所以作者将锥果芥属提升为族级,另立新族,即锥果芥族(Tribe Berteroelleae F.Z.Li,G.Y.Tang & Z.Y.Sun,trib.nov.)。  相似文献   
12.
牛蒡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牛蒡 (ArctiumlappaL .)是菊科 (Compositae)牛蒡属(ArctiumL .)植物 ,二年生草本 ,普遍分布于全国各地 ,野生或栽培。其根、叶、瘦果和籽均入药 ;茎皮纤维可造纸 ;根部含大量菊糖 ,可酿酒及作蔬菜食用 ;另外 ,还可以作为蜜源和饲料[1~ 4 ] 。据记载 ,其种子含油 2 5 %~ 30 % ;另据文献报道 ,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软脂酸、硬脂酸及油酸的甘油酯[2 ] 。牛蒡是耐盐植物 ,前人虽对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但未见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准确报道 ,本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进行分析 ,以期为耐盐植物的开发利用积累部分…  相似文献   
13.
基于trnL-F序列推测冰岛蓼属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岛蓼属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本实验以塔黄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对冰岛蓼属及其近缘类群的trnL-F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 冰岛蓼(Koenigia islandica)和大铜钱叶蓼(Polygonum forrestii)为姊妹群,自展分析的支持率为100%,因此,大铜钱叶蓼应归于冰岛蓼属;(2) 冰岛蓼和分叉蓼组植物聚在一起,自展支持率为99%,说明它们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拟南芥属与盐芥属的亲缘关系:叶表皮和分子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拟南芥属、盐芥属以及相关属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并测定了叶绿体DNA的trnL内含子和trnL-F基因间隔区序列,对这两个属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盐芥属与拟南芥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前者应置于大蒜芥族,与该族中的山嵛菜属关系最近;后者则应放在南芥族而不是大蒜芥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十字花科植物系统分类近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十字花科 ( Cruciferae ulma Brassicaceae)植物有 330多个属 ,约 35 0 0种 ,主产于北温带 ,尤以伊朗 -吐兰 ( Irano- Turanian)、地中海区域和西北美分布最多 ,我国有 1 0 2属、41 2种[1]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以西南、西北、东北高山区及丘陵地带为多 ,平原及沿海地区较少 [2 ] 。该科植物经济价值较大 ,其中芸苔属和萝卜属为我国主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 ,另有一些种类可以供药用或观赏 ,或作为饲料、染料、调味品等 ;现代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材料——拟南芥也属于这一类群。在系统发育上 ,十字花科属于白花菜目 ,与白花菜科 ( Capp…  相似文献   
16.
中国碱蓬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状况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碱蓬是典型的盐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碱蓬是食品,药品、饲料等工业的优良原料。已研制成功数种工艺进行生产,尤以共轭亚油酸的生产有广阔的前景。碱蓬是未来海水农业中很有希望的一种新作物,对盐碱地及海滨滩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短柄草族(Brachypodieae)有短柄草(Brachypodium sylvaticum)和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um)两种模式植物,具有重要科研价值,与雀麦族(Bromeae)和小麦族(Triticeae)的系统位置关系尚不明确。据此,本文运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断法(BI)对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单拷贝核基因片段DMC1以及psbA-trnH+nrITS+DMC1联合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来揭示三者的系统学位置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DMC1、nrITS以及联合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短柄草族、雀麦族、小麦族各自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在叶绿体基因psbA-trnH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短柄草族聚为一支,雀麦族分散镶嵌在小麦族中,提示小麦族、雀麦族之间发生了多种进化情况。利用BEAST和RASP对psbA-trnH+nrITS+DMC1联合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族起源于西北地区,物种形成时间多集中在13-7 Ma,与青藏高原中新世中晚期(13-7 Ma)的隆起一致;短柄草族起源于西南地区,物种形成时间多集中在3 Ma之后,这与东亚季风的加强和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的剧烈抬升时间一致,中国特有种草地短柄草(Brachypodium pratense)也是在该时间段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电镜对沟稃草属及其近缘属共14属20种2变种植物颖片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沟稃草属颖片脉间长细胞长筒形或短筒形,细胞壁波状弯曲,显著增厚;脉间短细胞单生,脉间栓细胞近圆形,脉间硅细胞缺失;脉上硅细胞单生,近圆形,有气孔器,气孔副卫细胞平行形至低圆屋顶形;脉上、脉间刺毛常见,有钩毛,无微毛,有乳突,无大毛。(2)根据颖片微形态特征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沟稃草属与早熟禾族植物聚为一支,表明其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沟稃草属置于早熟禾族中。(3)沟稃草属与拂子茅属、野青茅属植物相距较远,颖片微形态证据不支持将沟稃草属作为广义拂子茅属的成员,其应该单独成属。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拟南芥属、盐芥属以及相关属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并测定了叶绿体DNA 的trnL 内含子和trnL-F 基因间隔区序列, 对这两个属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盐芥属与拟南芥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前者应置于大蒜芥族, 与该族中的山嵛菜属关系最近; 后者则应放在南芥族而不是大蒜芥族。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继气候变化之后又一全球环境热点, 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摸清生物多样性区域分布状况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 全面、系统地调查了山东省生态系统类型、野生高等动物、野生维管束植物、植被垂直层谱、特有物种、受威胁物种、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及其县域分布状况, 并发现了王锦蛇(Elaphecarinata)、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北滑蜥(Scincella septentrionalis)等山东省新记录种, 建立了山东省各县域的物种名录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讨论了生物多样性县域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