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修国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6,25(4):516-520
描述报道了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 Preuss 的4个新种韭细基格孢U. allii-tuberosi、栗细基格孢U. castaneae 、高粱细基格孢U. sorghi 和马蹄莲细基格孢U. zantedeschiae;3个中国新记录种黑细基格孢U. atrum、倒卵细基格孢U. obovoideum和奥德曼细基格孢U. oudemansii.对新种分别进行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附图.研究过的自然标本和干制培养物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72.
对Alternaria,Stemphylium,Ulocladium,Nimbya,Embellisia等五个形态相似属的代表性种进行了5.8S/ITS区段序列测定,连同从GenBank下载的相关有性型Pleospora,Lewia的同项资料,由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序列对比结果显示,所有参试的菌株/种的5.8SrDNA序列保守程度较高,ITS序列变化较大,ITS1比ITS2变化更大。由5.8S/IT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足够将供试菌区分到属;系统发育树显示Alternaria,Ulocladium,Nimbya和Embellisia系统学关系较近,又存在一定的分化;Stemphylium聚在相对较远的分支上,与上述四属关系较远,相对独立进化;有性型的Pleospora与无性型的Stemphylium被聚到一个分支,这种不同阶段菌株在遗传基础上的一致,充分证明所用方法及所选测序的rDNA区段对本类群真菌的分类很有价值。Alternarialeucanthemi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外侧,较为独立进化,与Alternaria的其它种亲缘关系较远,却与Stemphyliumspp.和Bipolarisspp.关系较近,对其目前的分类地位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3.
从浙江省采集的4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出50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鉴定为26属39种。其中拟苍白弯孢Curvulariasubpallescens为新种。侧多隔孢属Pleurophragmium,疣瓶孢属Eladia,拟葡萄孢属Pseudobotrytis和棘瓶孢属Echinobotryum为中国新记录属。鞘孢霉ChalarastateofCeratocystisadiposa,紫棕毛束霉Doratomycespurpureofuscus,黑棘瓶孢Echinobotryumatrum,小囊疣瓶孢Eladiasaccula,隘缩小内多隔孢Endophragmiellaconstricta,青霉状粘束孢Graphiumpenicillioides,黑侧多隔孢Pleurophragmiumactum,土栖拟葡萄孢Pseudobotrytisterrestris,腐植齿梗孢Scolecobasidiumhumicola和虎尾兰葡萄穗霉Stachybotryssansevierae为中国新记录种。其余28种为国内已报道种。  相似文献   
74.
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根据不同生境,采集混合土样48份。分离获得44个菌株,经鉴定分别隶属于暗色丝孢真菌18属27种,其中包括4个中国新记录种:外来漆斑霉Myrothecium advena、卡氏漆斑霉Myrothecium carmichaelii、橙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aurantia和加拿大短梗蠕孢Trichocladium canadense。除对中国新记录种作了简要描述和绘图外,对23个国内已报道种亦作了分布和生境的引证。所有供研究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75.
黑孢霉属和沃德霉属2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自湖北和四川省的土壤标本中分离到2个中国新记录种——球孢黑孢霉(Nigrospora sphaerica)和膨梗沃德霉(Wardomyces inflatus),并对二者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76.
从重庆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土壤样品56份,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法,从中分离出75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属于21属,32种。其中,重庆粘鞭霉Gliomastix chongqingensis为新种;脊节孢属Arthrocristula和脊节孢A.hyphenata,分别为中国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新种的主模式标本、所有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77.
立枯丝核菌第一融合群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第一融合群(AG—1)的13个菌株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菌株被标记的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即受试菌株间几乎无同质的DNA谱带。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5将其划分为9个遗传聚类组,遗传距离0.86将其划分为6个遗传聚类组,而遗传距离0.95可将其划分为3个遗传聚类组。结果表明受试AG1融合群的13个菌株具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78.
核糖体基因簇在真菌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真菌作为一个古老的生物类群 ,在生物的遗传、演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 ,真菌的系统学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核糖体基因簇以其特殊的组成结构和演化方式在研究真菌的系统演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核糖体基因簇的结构真菌的核糖体RNA基因簇既存在于细胞核内 ,又存在于线粒体中 ,由高度保守区和可变区组成 ,含有多个串联重复序列 ,每个重复序列包含 1 8S、5.8S、2 8SrDNA结构基因区及其间隔区域 (图 1 )。在染色体上这 3个基因的转录间隔区 (internallytranscribedspac ers,I…  相似文献   
79.
综述了植物病原微生物产生的降解酶的种类、作用方式、在致病中的地位及研究进展,阐明了细胞壁降解酶的双重作用即作为病原物侵染的致病因子及作为植物防卫反应的激发子,为寄主一病原物分子互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0.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内耳螺旋器的弹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内耳螺旋器(Corti器)不同部位的弹性特征。采用豚鼠内耳基底膜底回新鲜标本,用原子力显微镜在液相接触式测量,获得不同部位力曲线。经计算,对应Corti器相当于Hensen细胞、外毛细胞、柱细胞、内毛细胞、内指细胞、盖膜的部位及基底膜底面局部,其杨氏模量均值分别为46±1.7、59±0.9、250±31、140±2.8、430±29.9、210±7.2和230±8.8 kPa。结果表明,基底膜径向排列的组织结构不同,杨氏模量存在明显差异,在整块基底膜标本上测量Corti器各结构的杨氏模量能更准确地反映它们在生理状态下的弹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