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二化螟人工饲料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温度为(29±1)℃,相对湿度为80%~90%的条件下,分别以3种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新鲜水稻茎杆)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进行连续继代饲养。结果表明,3种人工饲料饲养的二化螟幼虫的生长历期、化蛹率、蛹重、蛹期及羽化率等均与天然饲料的基本接近,而且这3种人工饲料配制简便、成本较低,也不易霉变,是3种较为理想的人工饲料。通过第2代和第3代的继代繁殖表明,3种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饲养的二化螟的发育情况都稍有下降,但3种人工饲料与天然饲料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草坪杂草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谭永钦  张国安  郭尔祥 《生态学报》2004,24(6):1300-1305
调查研究草坪杂草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不同种类杂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 ,能够揭示杂草种间生态相似关系 ,能够预测杂草之间相互影响的趋势。利用杂草种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可以指导合理地使用除草剂 ,从而达到降低草坪养护成本 ,保护环境的双重效果。以武汉市区多种不同种类草坪为研究对象 ,对该地区草坪主要杂草进行了系统调查 ,通过七级目测法 ,计算了草坪 2 0种主要杂草的重要值 ,并计测了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 ,看麦娘 (Alopecurusaequalis) ,牛蘩缕(Stellaria media) ,野燕麦 (Avena fatua) ,猪殃殃 (Galium aparine) ,一年蓬 (Erigeron annuus) ,鼠麴草 (Gnaphalium multiceps) ,毛茛 (Ranunculus arevensis) ,通泉草 (Mazus japonicus)等杂草的实际生态位比较宽 ,它们是本地区草坪的主要杂草。而猪殃殃(Galium aparine) ,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 ,野燕麦 (Avena fatua)等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大。杂草生态位宽度大小反映了杂草利用资源的多样化水平或特化水平 ,通常生态位宽度大的杂草以牺牲对局域范围内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换取对大范围内资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链霉素发酵中,中间补料是极为重要的,补料成分以葡萄糖和无机氮较为适宜。补料后观察出菌丝量稍有增加,更主要是提高了单位菌体的生产能力。菌丝体内含物增生,相应地延缓了菌丝自溶期,蛋白酶活力有所下降。发酵液中氨基葡萄糖含量增加,链霉素发酵单位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歧四联活菌多药联合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共计60例病患因腹部不适就诊。以数字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剂量为20 mg bid)和胶体酒石酸铋钠(剂量为165 mg qid)以及克拉霉素片(剂量为0.5 bid)和阿莫西林胶囊(剂量为1.0 bid)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另以双歧四联活菌(剂量为1.5 tid)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根除率为86.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未根除率为13.33%(4/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实验组有不良反应者8例,占比26.67%,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7例,占比56.67%;实验组在治疗后的依从性为好者占比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依从性为差者占比10.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歧四联活菌采用多药联合方式可明显提升对于Hp的根除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病患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成虫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的分布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雌、雄桑天牛触角上共存在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芽形感器、鳞形感器和棒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5种亚型,刺形感器分2种亚型,且部分感器在雌雄成虫触角上的分布模式及数量存在差异,如棒形感器及角锥形感器丛模式仅在雄虫触角上发现,而雌虫触角上的细锥形感器和耳锥形感器多于雄虫,芽形感器少于雄虫;下颚须和下唇须存在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各种感器在雌、雄天牛下颚须和下唇须上的分布和数量无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纳米抗体CDR3区展示生存素N端表位的方式,探索纳米抗体在抗原表位展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合成方法将生存素N端起始表位(氨基酸序列1~15)插入纳米抗体CDR3区,再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4a中,IPTG诱导表达,用带His标签的填料纯化,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免疫雌性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5次免疫后的效价,用抗原偶联纯化介质纯化免疫多抗,Western印迹检测多抗特异性。结果:IPTG诱导后,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亲和层析获得纯度大于96%的目的蛋白,包涵体经复性后免疫小鼠,效价可达1∶512000,West?ern印迹特异性检测显示免疫多抗能够特异性结合生存素。结论:纳米抗体CDR3区生存素抗原N端表位展示的方法可用于抗生存素抗体的制备,并为今后纳米抗体表位展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腐胺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腐胺处理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 3龄幼虫取食量、存活、羽化率、蛹重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胺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羽化及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的影响。经过腐胺处理后,3龄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率、化蛹率及体内SOD和POD活力均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但腐胺对其蛹重、蛹的羽化率及体内CAT活力却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对多胺的嗅觉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对多胺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比较,小菜蛾在交配前和交配后对精胺、亚精胺和腐胺这3种被测的多胺均有明显的趋性反应,但对3种多胺两两之间的选择则无显著差异;在对3种多胺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叶汁之间的选择中,除未交配雄蛾对腐胺有明显的趋性(与甘蓝叶汁比较)和交配后雌蛾对甘蓝叶汁有明显的趋性(与精胺比较)外,其他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多胺对小菜蛾具有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亚精胺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经亚精胺处理后,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3龄幼虫取食量、存活、羽化率、蛹重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羽化及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的影响。经过亚精胺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段,3龄幼虫的取食量、存活率、化蛹率及体内SOD和POD活力均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对处理后24和36h CAT活力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亚精胺对其蛹重、蛹的羽化率却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若虫、伪蛹及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西花蓟马3种虫态触角上共存在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U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6种亚型,刺形感器分3种亚型;若虫、蛹及成虫在触角长度、节数、感器数量及类型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其中蛹的感器类型及数量最少,若虫次之,成虫最多,U形感器仅见于成虫触角上等。此外,发现触角长度、触角末端、L锥形感器及刺形感器在雌雄之间存在差异,其它感器在雌、雄西花蓟马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