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8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228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30篇
  1963年   16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水分胁迫对小麦光系统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分胁迫可降低小麦叶绿体的室温荧光产量和Mg2+ 在两个光系统间的调节能力、叶片的可变荧光产量、可变荧光猝灭速率以及荧光上升互补面积,表明光系统Ⅱ受到了伤害。光系统Ⅱ氧化侧的人工电子供体DPC能部分恢复受到抑制的叶绿体可变荧光,说明水分胁迫对光系统Ⅱ的损伤部位不仅位于氧化侧,也可能在反应中心上  相似文献   
183.
184.
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英国威尔士北部Snowdonia山地Aber山谷植被为例,对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进行了应用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给出样地和植被类型间的隶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TWINSPAN。  相似文献   
185.
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灵敏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解离增强镧系荧光免疫分析(DELFIA)的灵敏度或信/噪比,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方法学研究.观察到了对于不同的铕量,荧光响应和信/噪比都随着增强液体积而明显地变化.对于确定的铕量,存在一个最佳体积,且铕量越小,其最佳体积也越小.实验中选择最佳体积是重要的.研究了增强液制备技术,发展了微滴定板条有效的清洗和干燥方法,使本底荧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6.
极北鲵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1年4-10月对极北鲵的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每年4月中,下旬出蛰,繁殖后休眠在5月上旬结束,9月中旬开始入蛰。孵化期15-20天,孵化率95.20%,孵化起点温度为1.53℃,孵化有效积温为263.16日度。变态期80-90天,人工饲养下的变态率为87.5%。  相似文献   
187.
黑曲霉突变株葡萄糖淀粉酶中一型GAI舍糖量为17.6%。氨基酸分析表明,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包括酰胺)占20.3%,苏氨酸和丝氨酸占25.1%,三种碱性氨基酸占6%。紫外光谱在278nm和250nm处分别有最大和最小吸收;其荧光光谱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4nm与342nm;远紫外CD谱表现为一双负峰;在溶液中的构象是α-螺旋10.6%,β折叠16.3%和无规卷曲73.1%。  相似文献   
188.
189.
本文报道了分离自我国部分省区的捕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蘑菇堆肥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la)、小杆线虫(Rhabditis sp.)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节丛孢属菌18个种,其中2个新种,7个我国新记录种。新种是贵州节丛孢Arthrobotrys guizhouensis K. Q. Zhang sp. Nov.和秀丽节丛孢 A. venusta K. Q. Zhangsp.Nov.。此外,文中还列出了节丛孢属18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0.
<正> 戴芳澜在《中国真菌总汇》中报告了我国产的枝孢属真菌16种。现增补以下4种。 1.甘蓝枝孢 新记录种 图1 Cladosporium brassicae(E11. & Barth)M. B. Ellis, More Demat. Hypham. P. 340, 1976 Fig. 1=Cladotrichum brassicae Ellis & Barth, Trans, Kans. Acad. Sci. 16: 167, 1899. 寄生于甘蓝上,引起黄色病斑,病斑背面生橄榄褐色霉层。分生孢子梗簇生,直立或曲膝状,有节状膨大,橄榄褐色,25.0—148.0×5.4—9.2μm;分生孢子单生或呈短链,圆柱形,近圆形,椭圆形,橄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