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中相关问题。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收治23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31.0±8.2岁(17-51岁)。车祸伤17例,坠落伤5例,压砸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1.0h-3d。按照Tile骨盆骨折方法分型:C1型6例,C2型10例,C3型7例。按Denis等(1988)分类标准,Ⅰ区(骶骨翼区)骨折4例,Ⅱ区(骶孔区)骨折2例,Ⅲ区(骶管区)骨折2例。根据Matta评分系统及Majee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8.5月(8-49月)。术中失血量380 mL(50 mL-1100 mL)。手术时间112 min(35-155 min)。按Matta等复位标准:优16例,良7例,所有骨折均愈合。Majeed功能评分:优14例,良7例,一般2例。结论:对于Tile C型骨盆骨折,根据其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及固定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2.
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蒸散的季节变化及环境影响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辉  孟平  张劲松  高峻  贾长荣 《生态学报》2011,31(13):3569-3580
蒸散(ET)是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分,中国人工林对区域水分循环及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7—2008年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低丘山地近30年生栓皮栎-刺槐-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蒸散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要素。结果表明,2007—2008年实验区气候较常年偏暖、偏旱。ET表现出单峰季节变化特征,秋冬季节较低,春夏季节(4—9月)蒸散旺盛。全年最高值出现在每年5月份,日峰值出现于午后13时左右。2007—2008年平均蒸散量为546.1 mm,降水量为354.1 mm,夏季(7—8月)和冬季(12—1月)的日蒸散量分别为2.19 mm/d和0.44 mm/d。温度是驱动ET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饱和差也是影响蒸散季节变化的重要环境要素。土壤含水量对ET季节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有近1/3日数的土壤含水量为0.16—0.18 m3/m3,期间日蒸散量平均值为1.0 mm/d。年蒸散量均高于降水量,蒸散量高于降水量的部分来自深层土壤水分的供给。  相似文献   
203.
为系统地筛选金耳子实体的活性部位,本论文首次采用系统溶剂法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和乙醇等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依次提取,残渣风干后再分别用冷水(80℃)、热水(100℃)、3%草酸铵和5%氢氧化钠依次提取,并对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和免疫活性的测试。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L1210和SW 620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增殖试验结果表明,冷水提取物和热水提提取物的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相当,仅次于氢氧化钠提取物的活性,草酸铵提取物的活性最差(P<0.05)。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建立用于研究应力对大段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兔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20只健康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在右侧肱骨中下段制造13 mm的大段骨缺损后植入泡沫碳化硅人工骨,实验组选用具有固定和持续轴向加压双重作用的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对照组选用同种材料和规格的仅有固定作用的接骨器,术后常规护理,待取材观察.结果 20只实验兔中,7只在苏醒后当天,10只术后1~3 d,3只术后4~7 d,出现植入体从植入部位脱出游离至皮下现象.结论 用于研究应力对大段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兔动物模型未成功建立,镍钛记忆合金接骨器对兔肱骨大段骨缺损处人工骨的固定和持续加载,在实验兔肱骨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5.
为研究Granier原始公式计算单株树木蒸腾耗水量的准确性,以侧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消散方法测定在15、30、50、70和90cm水柱高度形成不同压力梯度下的树干液流通量密度,并以称重法作为对照,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拟合称重法测定的液流通量密度与热消散法测定的树干液流温差系数(K值),进而建立校正公式.结果表明:基于侧柏校正的Granier公式为Fd=0.0115K0.5581(R2=0.8319).与称重法测定的液流通量密度相比,校正的Granier公式计算的结果略高(6.70±0.02)%,而Granier原始公式计算的则低估(78.53±0.04)%.由此可知,采用校正的Granier公式计算侧柏的液流通量密度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6.
4种高大树木的叶片性状及WUE随树高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春霞  李吉跃  孟平  张劲松 《生态学报》2013,33(18):5644-5654
为了解西双版纳北热带雨林高大树木树顶叶片性状对通道阻力增长引起的水力限制增强及高光和季节性干旱等气候条件的响应,对该区乔木浆果乌桕(Sapium baccatum Roxb)、思茅木姜子(Litsea pierrei var. szemois liou)、小叶藤黄(Garcinia cowa Roxb)及共生木质藤本黑风藤(Fissisfigma polyanthum (Hook. f. et Thoms.)Merr.)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光合色素、水分利用效率(WUE)等随冠层高度的变化及种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叶藤黄和思茅木姜子的叶片(310.14、319.73 μm)和角质层(6.06、5.13 μm)都较厚、细胞较大(21.48、27.09 μm),光合色素含量则较低;黑风藤栅栏组织所占的比例最大、光合色素含量也最高,但叶片薄、WUE最低;浆果乌桕的WUE最高。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4种树木的叶厚、栅栏组织及角质层厚度、LMA、P/S和TPM/LT均增加、细胞变小,其中黑风藤的变幅最大。4树种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冠层的增高而减少,δ13C和WUE则随树冠增高而增大(黑风藤的变幅小于3种乔木);Δ则相反。上述结果表明4种树木冠层上部叶片偏向旱生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暗示树顶叶片可能受到了水分胁迫,从而在结构上偏向于减少水分散失、功能上提高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以适应水分亏缺;同时,随冠层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减少,暗示其光合碳同化能力也降低。上述结果支持了水力限制假说中由于通道阻力增大引起树顶水力限制增强,大树可能会通过减少光和碳的获得而减慢树高生长的假设。  相似文献   
207.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对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直径12 mm长20mm泡沫TiC/Ti植入6只Beagle犬的左侧胫骨节段性骨缺损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频率1.5 MHz、强度30 mW/cm2、脉冲宽度200μs、脉冲周期1 kHz、20 min/次、1次/d),对照组为不开功率源的假辐照,术后4、8周后分别行X线检查及骨密度测定,观察及分析材料周围骨愈合情况。结果 6只beagle犬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4周超声组骨早期成熟度优于对照组,表现在材料周围骨痂影密度增高,骨痂影由两端向中央生长;对照组仅见骨痂区密度低,还可见部分骨痂缺如。术后8周超声组新生骨痂面积优于对照组,骨干结构相对稳定;对照组骨缺损区未闭合,在骨干两侧看到少量骨痂,愈合较差。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4周时超声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8周时超声组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联合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与人工骨材料修复可提高新骨形成速度及骨组织密度,缩短节段性骨缺损的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8.
目的:探讨重建钛板及记忆合金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实施重建钛板联合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和重建钛板联合记忆合金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内固定松动和内固定断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钛板及记忆合金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行可以获得较重建钛板联合螺钉固定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9.
对灰树花子实体9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分部(石油醚分部、氯仿分部、乙酸乙酯分部、正丁醇分部和剩余分部)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定性检验和体外抗肿瘤、抑制DPP-IV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的醇提取物中可能含有生物碱、氨基酸或蛋白、有机酸、酚类或鞣质、甾体、蒽醌等物质。石油醚分部、氯仿分部、乙酸乙酯分部和正丁醇分部对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无抑制作用而对三种肿瘤细胞L1210、SW620、K562全部或部分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氯仿分部对L12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达到0.13μg/m L。这说明这四个分部具有抗肿瘤活性。剩余分部对肿瘤细胞L1210、K562和正常细胞WPMY-1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该分部可能具有细胞毒性。灰树花子实体的氯仿分部、乙酸乙酯分部和正丁醇分部具有较强的抑制DPP-IV酶的活性,这三个萃取分部对DPP-IV酶抑制的IC50分别为497.33、776.51、704.24μg/m L,该结果说明此三个分部具有降血糖的潜力。  相似文献   
210.
通过测定27株灵芝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漆酶和纤维素酶相对活性及其栽培试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菌丝体生长速度、漆酶和纤维素酶相对活性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出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漆酶和纤维素酶相对活性对产量的贡献力。结果表明:这些指标与产量有较高的线性相关。利用这些指标来预测杂交菌株的产量和选择灵芝杂交育种中的亲本,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以有效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