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6 毫秒
211.
目的 探讨MMP-2、MMP-7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核酸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对97例卵巢上皮性癌和2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进行MMP-2、MMP-7mRNA及蛋白的检测.结果 MMP-2、MMP-7 mR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在卵巢癌组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多因素分析,PTNM分期、MMP-2及MMP-7的表达是影响卵巢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MMP-2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和76.0%,MMP-7阳性组与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9.7%和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MMP-7的过表达促进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MMP-2和MMP-7可能作为预测和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12.
目的:建立胰岛细胞系INS-1E细胞的葡萄糖毒性模型。方法:将INS-1E细胞分别在不同葡萄糖浓度(5.5 mmol/L、16.7mmol/L、25 mmol/L、30 mmol/L)的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48 h、72 h、96 h、120 h),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细胞进行细胞功能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胰岛素m RNA的表达,ELISA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的分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浓度(5.5 mmol/L、16.7 mmol/L、25 mmol/L、30 mmol/L)培养基中培养48 h后,INS-1E细胞的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功能均增加(P均0.05),随着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以及培养时间的延长,INS-1E细胞胰岛素合成及分泌的功能逐渐下降,当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120 h后,胰岛素m RNA合成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INS-1E细胞在30 m M的葡萄糖中培养120 h形成稳定的葡萄糖毒性模型。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LCS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报道两例LCS,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及患者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检,两例瘤细胞均呈弥漫排列,瘤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沟易查见,可见核仁,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一例肿瘤间质内尚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例CD1α、S-100蛋白、CD68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40%-50%。患者临床预后差。结论朗格罕斯细胞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14.
嶂山化石地点位于淮河下游、马陵山南端的人工河——新沂河的河床上。该化石点最早报道于1953年,是淮河下游为数不多的更新世化石点之一。本文报道了嶂山化石点近年新出土的一批动物化石,动物群包括:龟鳖类、扬子鳄(相似种)、虎、淮河古菱齿象、蒙古野驴、梅氏犀、李氏野猪、河套大角鹿、葛氏斑鹿和草原野牛。嶂山的扬子鳄(相似种)是该物种在更新世化石记录中分布最北的,而草原野牛则是该物种最靠南的化石记录。嶂山的古菱齿象被归入淮河古菱齿象,因其齿板数多于纳玛古菱齿象,而牙齿尺寸大于诺氏古菱齿象。嶂山河套大角鹿的下颌提供了该物种仅有的下颊齿列长度数据,证明晚更新世的河套大角鹿具有相对弱的角枝、纤细的下颌和延长的齿列,支持了中国大角鹿属(Sinomegaceros)在角枝粗壮度、下颌肿厚度和齿列长度之间的演化关联性。嶂山动物群中蒙古野驴、河套大角鹿是典型的晚更新世物种,且成员多为绝灭种,推断年代很可能为晚更新世的早段。嶂山动物群组合反映了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显示当时的骆马湖一带兼有湿地、森林和草地。嶂山化石点也为马陵山地区旧石器遗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生物地层学参照。  相似文献   
215.
基于景观格局的云南省富源县生态脆弱性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云南省富源县为例, 在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 运用熵权法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以“压力-状态-响应”为评估框架, 从生态压力度、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景观分维数、矿区扰动指数、居民点临近指数、景观破碎度、地形指数、植被覆盖度、景观适应度指数、优势度)。在格网尺度对生态脆弱性展开评估并使用点格局方法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生态脆弱等级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水域的生态脆弱性最高, 草地和灌木林地次之, 乔木林地最低; (2)全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呈现 “中部高两端低”的分布特征; (3)中安镇生态脆弱性最高, 墨红镇最低; (4)不同脆弱度等级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一定相似性, 在中小尺度下高度集群分布, 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 聚集性逐渐减弱, 且尺度范围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16.
热带鸟类的生活史进化策略与温带鸟类的不同,而迄今国内对热带鸟类的研究却非常缺乏,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在我国北热带地区分布广泛,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2010年至2014年春夏季,对北热带石灰岩地区红耳鹎的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采用系统搜寻法并根据亲鸟行为寻巢,应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红耳鹎的产卵期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喜筑巢于灌木和人工种植的苹婆(Sterculia nobilis)树。平均窝卵数为(3.4±0.5)枚(3~4枚),卵重(2.59±0.29)g,卵大小(21.10±1.73)mm×(15.35±1.50)mm(n=31)。总的繁殖成功率为36.16%,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天敌捕食、弃巢和人为干扰。一年繁殖一次和较低的繁殖成功率是研究地的红耳鹎有较大窝卵数的主要原因。红耳鹎在巢址选择时主要考虑避雨因子、避敌因子和灌木因子。  相似文献   
217.
我国大多数陆上主力油田已进入"双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采阶段。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的石油采收率,本研究发现了一种促进油藏内源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高效激活剂,且该激活剂已通过室内产气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及岩心电镜观察和454(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激活剂在高压容器中静置培养60 d后产气增压达到2 MPa,用量0.35 PV,浓度为1.8%(W/W)的激活剂溶液在聚合物驱后的天然岩心上石油采收率可再提高3%,并在电镜观察到岩心内部激活的内源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现场于2011年12月在萨南南二区东块的1注4采井组开展了试验,监测到4口有效生产井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δ13C(PDB)含量产生明显变化,与萨南南二区东块对照试验区产油量增幅35.9%,含水稳定在94%,在3年半期间阶段累计增油5 957 t,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18.
伍造端  邓立普 《蛇志》2015,(1):60-61
<正>NF-κB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种类型细胞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它是一种可与免疫球蛋白K轻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核蛋白因子,被Sen等于1986年在哺乳动物的成熟B淋巴细胞核的提取物中发现。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其广泛存在于细胞中,能与多种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发生特异性结合,在细胞凋亡、增生、分化、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等病理生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现就  相似文献   
219.
目的:评估"菌bye-bye"消毒剂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PR8)、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型腺病毒(ADV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H7N9)的体外杀灭效果。方法:参考《消毒技术规范》和受试产品说明书进行细胞毒性试验、消毒剂中和试验和对PR8、RSV、ADV3、H7N9病毒的体外杀灭实验。结果:(1)候选中和剂选定0.02mol/L硫代硫酸钠(Na_2S_2O_4);(2)候选中和剂、"菌-bye-bye"消毒剂及两者混合物对细胞毒性低;(3)候选中和剂能完全中和消毒剂消毒效果;(4)随着"菌bye-bye"消毒剂的浓度增大,病毒杀灭效果亦越好。在其不稀释的条件下,除了PR8毒株外,其他3种病毒的平均灭活率均在99.99%以上,且平均病毒TCID50负对数值(log_(10)TCID_(50)/m L)均降低4 log_(10)或以上;对半稀释后对RSV的杀灭效果最好,而对ADV3的杀灭效果最差。结论:高浓度"菌bye-bye"消毒剂对呼吸道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好,且对细胞的毒性较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20.
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探讨时间定价是否激活经济效用心理定势。方法:采用脑电α波、皮肤电、心率作为经济效用定势的指标,考察时间定价组被试与控制组被试的差异。结果:与控制组相比,时间定价使个体大脑α波功率值和功率百分比更低、皮肤电更大、心率更快,个体更不平静、更不耐烦(P0.05或P0.01)。结论:时间定价可能激活了经济效用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