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702.
猪生长激素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得到pGH cDNA的全序列,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4构建出含pGH基因的重组质粒pX3/4-pGH.将pX3/4-pGH与致死缺失型线性化AcMNPV-OCC- DNA共转染Sf9细胞,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pGH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重组病毒AcMNPV-pX3/4-pGH-OCC+.感染重组毒株的Hi 5细胞可溶蛋白及其培养上清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的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细胞的蛋白电泳带的20.7 kDa处有一条猪生长激素特异带,但培养上清中没有.凝胶黑度扫描估测结果显示pGH蛋白占细胞可溶蛋白的4.48%.  相似文献   
703.
机敏异漏斗蛛的捕食行为及其控虫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园林常见蜘蛛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发育期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Fox)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捕食行为及其功能反应,并对雌、雄蛛捕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机敏异漏斗蛛幼蛛和成蛛的捕食行为谱相似,均可分为靠近、奔向和试探、捕获、吸食、残体处理、清理附肢和休整,但具体行为稍有差异;对机敏异漏斗蛛雌性成蛛捕食黑腹果蝇的功能反应拟合,其结果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Na=1.003N/(1+0.002N),r2=0.98,其瞬间攻击率为0.95。雌蛛在未孕卵时其捕食量与雄性成蛛相近,但孕卵雌成蛛捕食量明显高于雄蛛。此结果可以为机敏异漏斗蛛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4.
目的:从常温土壤中筛选冷适应微生物,并进行初步鉴定和产低温酶分析。方法:采集吉首大学校园内土壤样品,通过低温富集培养筛选冷适应微生物;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利用平板筛选法检测其产低温酶特性。结果:分离获得6株耐冷细菌JSBP-1~JSBP-6,初步鉴定其分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在5℃和15℃培养条件下,菌株JSBP-1产蛋白酶能力较强,JSBP-2和JSBP-6产淀粉酶能力较强,JSBP-5仅在5℃条件下有较强的产脂肪酶特性。结论:常温土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冷适应微生物,其中假单胞菌是其优势菌群之一。这类适冷微生物菌群具有潜在的生产低温酶能力。  相似文献   
705.
肠道病毒71型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通常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但少数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asepic meningitis)、脑炎(encephalitis)和类脊髓灰质炎的麻痹性疾病(poliomyelitis-like paralysis)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对于探讨EV71的感染及复制过程、药物及疫苗的研制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就EV71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706.
亚低温及钾肥对温室番茄光合作用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棚10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温度与钾肥交互作用对温室盆栽番茄光合作用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钾肥提高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抵抗亚低温乃至低温耐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与常温下正常栽培相比,亚低温使番茄植株生长发育迟缓,花序数、叶片数、节间距、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单果重及品质显著下降,气孔限制值升高。(2)增施一定量的钾肥能够显著提高亚低温下温室番茄的花序数、叶片数、节间距、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番茄单果重和品质,缓解了亚低温胁迫对温室番茄的伤害。(3)亚低温胁迫下,单株钾肥用量为18.54g时对番茄植株受到亚低温胁迫伤害的缓解效果最佳,少施或者多施都不利于亚低温下番茄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研究表明,亚低温条件下,增施适量的钾肥能有效提高番茄抵抗亚低温胁迫能力,有利于番茄植株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07.
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G和P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浙江萧山医院婴幼儿童腹泻标本中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ms)毒株的感染情况及G和P基因型流行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腹泻儿童15233份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将128份阳性标本进行VP7和VP4基本分型。结果15233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有2706份标本为轮状病毒阳性,阳性率17.8%;男孩和女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6-12月龄段检出率最高;对128份阳性标本进行G血清分型和P基因分型,G1型53份(41.4%)、G3型38份(29.7%)、G1G3型17份(13.3%)、G未分型20份(15.6%);P[8]型72份(56.3%)、P[4]型16份(12.5%)、P[8]P[4]型3份(2.3%)、P未分型37份(28.9%),G血清型和P基因型的组合以G1P[8]为主,占29.7%(38/128)。结论浙江萧山医院A群轮状病毒G血清以G1型为主,其次为G3型,P基因型以P[8]型为主。  相似文献   
708.
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氨基酸代谢谱的变化,探讨代谢轮廓分析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SPF级雄KM小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动态监测空腹血糖(FBG)变化,分别于造模后第4周处死,收集小鼠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前衍生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氨基酸代谢谱的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小鼠FBG、TG、T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利用代谢轮廓分析可以对模型组大鼠代谢谱与对照组完全区分。结论小鼠成模后体内氨基酸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差异变量中鉴定出4个氨基酸对组间贡献较大(精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牛磺酸)。氨基酸的代谢轮廓分析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小鼠的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709.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对玉米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以不同植物根及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进行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筛选,并探索其植物促生作用机制.[方法]以解磷、固氮、产氨、产IAA和拮抗3种常见病原真菌为筛选标准,测定了初筛菌株的多项促生能力,并通过对这些菌分别单独回接和多菌混接的玉米盆栽试验,测定了其对玉米的促生效应.[结果]从渭南、成阳、安康、商洛和榆林5地分离得到的158株菌中有17株茵具有上述多种植物促生作用的菌株.盆栽试验的测定结果表明:单独接种和多菌混合接种在玉米株高、根长、茎长、茎平均直径和干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多个指标上,多菌混合接种所显示出的促生效应均明显优于单菌接种.[结论]所筛选到的具有多种促生能力的菌株,可以为进一步构建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菌群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2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D3~+、CD4~+、CD4~+/CD8~+的变化和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随访1~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观察组CD3~+、CD4~+、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免疫功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