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51.
对已知有报春苣苔分布的广东、湖南、广西、江西4省14地的石灰岩洞口或崖壁进行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以期对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种群的生存和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4个地点共出现101科242属342种维管植物,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科、属、种分别是苦苣苔科、凤尾蕨科、荨麻科、铁线蕨科、爵床科;凤尾蕨属(Pteris)、报春苣苔属(Primulina)、铁线蕨属(Adiantum)、苎麻属(Boehmeria)、唇柱苣苔属(Chirita);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蜈蚣草(P.vittata L.)、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等。植物种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40%,最小为0,平均值为14.24%,表明虽均为石灰岩生境,但各地的种类各具特色。鉴于大多数报春苣苔分布点未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生存状况堪忧,建议加强对报春苣苔种群及其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52.
本文研究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乔木层的植物种类组成,并对其中重要值最大的5种种群年龄结构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样地中胸径大于1.0 cm的植物177种(3593株),隶属于51科101属,其中重要值大于10的乔木树种5种,以山茶科、壳斗科和樟科等为表征科。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中,疏齿木荷Schima remotiserrat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群为基本稳定种群;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鼠刺Itea chinensis种群为增长种群;木荷Schima superba种群趋于衰退。整体上,石门台的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种类组成复杂,结构较稳定。  相似文献   
65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钙黏附素E(E-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8月期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乳甲外科的DCIS石蜡包埋标本(DCIS组)59例,IDC石蜡包埋标本(IDC组)32例,另选取同时期正常乳腺组织标本2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MMP-7、VEGF及E-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MP-7、VEGF及E-cad的阳性表达率与DCIS、I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MP-7、VEGF与E-c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IS组、IDC组的MMP-7、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E-cad的强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DCIS组与IDC组之间的MMP-7、VEGF、E-cad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7、VEGF及E-cad的阳性表达率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临床分期为Ⅱ-Ⅲ期、中/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MP-7、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中/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cad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P-7与VEGF存在正相关关系(r=0.362,P=0.038),MMP-7、VEGF均与E-cad无显著相关性(r=0.071、0.024,P=0.057、0.089)。结论:DCIS和IDC中MMP-7、VEGF表达较高,E-cad表达较低,且与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MMP-7、VEGF、E-cad的表达来评估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654.
铬是人体的基本营养元素之一,主要通过激活体内铬调素来协同或增强胰岛素功能,从而调节糖类、脂类等正常代谢。食物的精细加工、应激状态以及衰老都会导致人体的铬流失。缺铬已成为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膳食补铬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要途径。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可有效调节糖代谢、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改善脂肪代谢,具有安全性高、吸收率高等特点,是重要的补铬制剂和辅助降糖保健因子。综述了铬在糖尿病改善的研究、铬补充剂研发现状以及铬摄入的法规。  相似文献   
655.
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国内外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文献,并对近年来药用真菌中的多糖、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药用真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研究开发具有高效低毒且资源充分的抗肿瘤菌物药有着良好的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6.
[目的]预测沙眼衣原中类噬菌体衣壳蛋白CtF的空间结构,表达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SOPMA和I-TASSER等软件预测CtF的空间结构,利用MEGA6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tF,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进行克隆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免疫ICR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CtF蛋白包含八股β桶状核心结构和环形延伸结构,与已知的衣原体噬菌体VP1蛋白遗传距离较近;重组质粒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64 kDa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免疫血清效价达1∶12 800。[结论]CtF蛋白疑似为沙眼衣原体噬菌体的衣壳蛋白;重组质粒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64 kDa蛋白,该蛋白免疫原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7.
抑制藻类繁殖,控制水华爆发,是对富营养化水体完成生态修复过程中面临的首要挑战,如何高效安全的抑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有害藻类大量繁殖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利用陆生植物化感物质进行抑藻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草本植物(菊科/罂粟科、百合科、禾本科)、木本植物以及中草药类植物三大类详细介绍了陆生植物对水华爆发中的主要藻类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并且针对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和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进行阐述,最后对利用陆生植物化感物质开发抑藻剂的研究思路和注意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58.
以SA-N=CH-(CH2)3-CH=N-0VA为包被抗原,利用SA-NH-CH2-NH-BsA为免疫原产生的抗体,来建立能定量测定花生组织中游离水杨酸(sA)的间接竞争ELISAS-作程序,并明确该方法的工作条件以及基本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对sA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量为10ng-mL-1,线性检测范围为10ng·mL~10·mL-1。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90%和6.81%;花生叶片和根组织中添sr,S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和91.0%。  相似文献   
659.
目的 研究甲麻沙棘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甲麻沙棘颗粒剂沙棘中的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槲皮素在0.2~6.5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2%,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n=6).结论 该法能有效分离槲皮素,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甲麻沙棘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60.
目的:构建人特异性受体Notch1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1表达的影响,以便进一步研究Notch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设计合成Notch1序列干扰序列,插入到pGenesil-1.1上构建重组质粒,取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通过同源重组,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栽体pGsadeno-Notch1-shRNA.经PacI线性化后脂质体介导转染到HEK 293细胞,包装后得到腺病毒颗粒.产生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千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特异性shRN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1蛋白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效果.结果:经酶切及DNA测序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d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可显著下调细胞内Notch1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对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70.31%和86.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人Notch1受体sh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Notch1在肿瘤学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