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病理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发生脑转移与未发生脑转移两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诊断时转移器官数、NSE、LDH、一线化疗周期数、一线化疗疗效、是否接受预防性全脑放疗与患者是否发生肺癌脑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器官数、NSE、一线化疗周期数与接受预防性全脑放疗是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转移器官数≥2[OR:4.53,(95%CI:1.19~17.26),P=0.027]和NSE大于正常值4倍[OR:2.70,(95%CI:1.05~6.94),P=0.039]是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一线化疗周期数≥6个周期[OR:0.28,(95%CI:0.11~0.68),P=0.005]与接受预防性全脑放疗[OR:0.49,(95%CI:0.01~0.42),P=0.006]是脑转移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氨磷汀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增效减毒的作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取初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9例,分为加氨磷汀组39例和不加氨磷汀组30例。统计入选的患者均用IP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均有经CT扫描具有可测量肿瘤病灶。化疗4个周期后按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按RECIST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研究氨磷汀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加氨磷汀组患者骨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明显低于不加氨磷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胃肠道反应、免疫系统方面加氨磷汀组患者与不加氨磷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氨磷汀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I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无影响。(2)氨磷汀能减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IP方案化疗的骨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进一步提高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育温度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归巢能力及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群群势一致的意大利蜜蜂,控制蜂王在一张经工蜂清理的工蜂巢脾中产卵48 h,之后移至孵化区。子脾即将封盖时,平均分成3块,分别放入33℃(Ⅰ组)、35℃(Ⅱ组)、37℃(Ⅲ组)的恒温恒湿箱中继续发育(相对湿度为75%±5%),每群为1个重复。工蜂羽化出房时,用不同颜色标记不同发育温度下羽化的工蜂,并放回原蜂王产卵群,测定其采集时期在1 000 m、2 000 m的回归率及不同日龄(刚出房,10日龄,20日龄)工蜂3个记忆相关基因[谷氨酸受体A型基因(Glu-R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型基因(Nmdar1)、酪氨酸受体1型基因(tyr1)]的表达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发育的采集蜂在1 000 m和2 000 m处的回归率均显著高于Ⅰ组,但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Ⅱ组和Ⅲ组刚出房工蜂、10日龄工蜂和20日龄工蜂的Glu RA和Nmdar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但试验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Ⅱ组刚出房工蜂的Tyr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与Ⅲ组,但试验Ⅰ组与试验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另外,各试验组10日龄和20日龄工蜂Tyr1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过低发育温度会影响蜜蜂的归巢能力和记忆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4.
近年来,在实验医学方面利用猿和猴作为研究对象日益增多。因此,对正常猿和猴各项生理数值的测定也显得很需要。到目前为止,关于猿和猴正常血压值国外已有报道。史密斯(Smith)。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本文就  相似文献   
125.
致乏库蚊为热带及亚热带最常见之种,故凡医学及昆虫书籍均有记载,但各家对于本蚊之记述不一。今将我们就所捕蚊虫观察所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6.
油茶尺蠖     
湖南省油茶尺蠖甚为严重,1952年在东安、道县、零陵等地进行了有力的防治,故几年来未闻此虫发生。耒阳1952年时原有发生面积达4乡的25,000苗,到1956年已缩到仅有1,500亩了。因而油茶逐渐恢复了生产。 解放后由于党、政领导的重视,除大力开展防治外,并进行试验工作,以便更彻底地消灭虫害。1952年湘南病虫站始作油茶尺蠖的生活习性的观察,1954年笔者继承这一工作,在耒阳罗渡乡,一面进行防治,一面作了些饲养观察,现整理于后,供有关试验部门及教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杏仁中央核(CeA)损毁对缺钠大鼠钠欲行为启动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双侧Ce A损毁组、假损毁组和不损毁组,手术恢复后给予大鼠14 d低钠饲料摄食以建立缺钠大鼠模型,运用单笼双瓶选择测试方法观察缺钠大鼠在24 h内5个不同时间段对0.3 mol/L NaCl和自由饮水的摄入情况。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杏仁中央核损毁与否对缺钠或正常大鼠孤束核内醛固酮敏感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低钠饮食14 d后,大鼠对0.3 mol/L NaCl 24 h内饮用量和偏爱率比低钠饮食前明显增加(P<0.01);杏仁中央核损毁后缺钠大鼠对0.3 mol/L Na Cl溶液的摄入量和偏爱率显著下降(P<0.01)。杏仁中央核损毁对低钠饮食诱发的大鼠孤束核内醛固酮敏感神经元活动增加没有影响。结论:低钠饮食诱导大鼠钠欲行为表达增加;杏仁中央核损毁压抑缺钠大鼠钠欲行为的表达,而对缺钠大鼠的钠欲行为的启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索大鼠咸味觉厌恶建立后外周鼓索神经(CT)对咸味觉及其他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的改变。方法:将14只SD成年雄性大鼠分为咸味觉厌恶模型组(CTA)和对照组(n=7/group)。实验第1日给予大鼠30min的0.1mol/LNaCl饮食,随后CTA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2ml0.15mol/LLiCl和同等量生理盐水。在第2、3和4日,测量两组大鼠每天30min内对NaCl和蒸馏水饮用量。于第4日行为学测试后,分别记录CTA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CT对口内给予系列浓度NaCl溶液、0.3mol/LNaCl与0.1mmol/L阿米洛利(一种舌上皮钠通道阻断剂)混合液和其他四种基本味觉刺激溶液的电生理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TA组大鼠CT对系列浓度NaCl和其他4种基本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0.05);舌上皮钠通道阻断剂阿米洛利强烈抑制CTA大鼠对NaCl的反应(P<0.01)。结论:条件性咸味觉厌恶模型大鼠CT对各种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9.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癌症中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其中,以HER2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曲妥珠单抗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患者耐药性的产生、HER2表达异常、用药成本高等原因,曲妥珠单抗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局限性。研究发现敲除抗体Fc段寡糖的核心岩藻糖可明显提高曲妥珠单抗的ADCC效应,改善其临床疗效。综述了如何敲除曲妥珠单抗的核心岩藻糖、无岩藻糖修饰曲妥珠单抗的临床优势以及提高其ADCC效应的其他Fc段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30.
北京城区医院绿地林木树冠覆盖与城市森林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婷  刘佳  姜莎莎  贾宝全 《生态学报》2019,39(22):8392-8403
城市森林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医院是城市人流最聚集,生态健康需求最迫切的地区之一,急需加强对医院城市森林现状以及建设潜力的研究工作。利用2013年7-9月份0.5m分辨率的World View 2遥感影像以及基于面向对象解译平台eCognition软件解译得到的2013年北京市城区树冠覆盖栅格与矢量图,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北京城区医院绿地林木树冠覆盖与城市森林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总体林木树冠覆盖率为18.59%,潜在树冠覆盖率为1.55%;无论是现实还是潜在林木树冠覆盖率,三级医院均高于二级医院;各环路现实树冠覆盖率表现为:五环-六环外1km(19.15%) > 三环-四环(13.03%) > 二环-三环(11.64%) > 四环-五环(11.18%) > 二环内(8.16%),潜在树冠覆盖率表现为五环-六环外1km(0.03%) > 四环-五环(0.01%),其他各环路均为0;六个行政区间现实树冠覆盖率表现为:石景山区(24.49%) > 海淀区(21.67%) > 朝阳区(20.11%) > 丰台区(19.43%) > 西城区(13.52%) > 东城区(10.55%),各行政区潜在林木树冠覆盖率值几乎均为0;本次调研共记录到植物62种,分属于33科54属,其中乔木层树种中雪松(Cedrus deodar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银杏(Ginkgo biloba)的重要值以及应用频度较高;灌木层树种中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石榴(Punica granatum)、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等观花观果树种重要值以及应用频度较高;医院城市森林群落的平均密度为55株/hm2,平均胸高断面积为2.23m2/hm2;平均胸径、冠幅、树高分别为17.69cm、4.65m、6.60m,树种规格整体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