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01.
目的:提取和鉴定猪肋骨软骨链蛋白(p-CLP),测定p-CLP与透明质酸的亲和力,为软骨链蛋白在肿瘤显影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亲和层析法从仔猪肋软骨提取软骨链蛋白(p-CLP),SDS-PAGE凝胶电泳、氨基酸分析法分析p-CLP,放射性体外结合分析测定p-CLP与透明质酸(HA)的亲和力.结果:p-CLP的抽提蛋白得率为2.2%,p-CLP氨基酸分析示谷氨酸含量最高(2.26mg/20mg),放射性体外结合实验示p-CLP与HA的结合活性KA为(6.30±1.73)×109M-1.结论:亲和层析法提取p-CLP得率高,p-CLP与HA有较高的结合力,能够为P-CLP在肿瘤、眼科疾病、骨骼疾病的防治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帮助儿童     
制药公司倾尽全力开发抗轮状病毒感染,登革热等疾病的儿童疫苗.  相似文献   
103.
前途无量     
当生物科学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在始于靶标鉴别和验证的药物设计过程中,人类DNA测序数据的合理使用便占据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十多年来,制药工业已经设计了不计其数的小分子、肽和抗体,用于抑制临床相关的人类蛋白质靶,其中,多数是在前基因组时代鉴别和验证的。然而,出干各种原因,许多临床相关的人类蛋白质是完全不可药化的。  相似文献   
104.
探讨了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其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植被具明显的垂直带结构,各带植物群落特征明显,优势科包括壳斗科、樟科、山茶科、茜草科、杜英科、鼠刺科、金缕梅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等;优势种亦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该植被可分为5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15个群系和19个群丛.代表性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105.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EHEC有多种血清型,其中毒力最强血清型是0157:H7。EHEC0157:H7感染除可使人发生常规腹泻外,还可在5%-10%的病例中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该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危害严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加剧溶血性尿毒症(haemoluticuraemicsyndrome,HUS)。由于以上特点EHEC0157:H7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微生物学家和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针对EHEC感染只是对症治疗和适当的抗茵治疗。粘附是EHEC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细菌和宿主肠道细胞之间不会发生任何的相互作用,而且对于许多病原菌来说,粘附具有宿主特异性。本文概述了EHEC的流行病学及粘附机理,并对近年在EHEC研究中的发现一些新型粘附因子和一些假设的定植因子的研究背詈及作用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黏蛋白1(MUC1)属黏蛋白家族成员,分布于上皮细胞膜表面,由于在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MUC1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Muc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首先,根据小鼠Muc1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策略,将2个loxP位点分别插在外显子2和3两侧,构建基因剔除载体Muc1-ABRLFn-pBR322.以电穿孔方法将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用G418和更昔洛韦进行正负筛选获得4个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挑选其中一个阳性ES克隆行囊胚显微注射,获得16只嵌合率大于50%的雄鼠;其次,利用嵌合雄鼠与C57BL/6J野生型雌鼠交配后获得11只floxP杂合子小鼠(10雄1雌),通过杂合子小鼠回交,并进一步与EⅡa-Cre小鼠交配,最终成功得到Muc1全身敲除小鼠,其中纯合子小鼠未出现胚胎致死现象.初步表型观察未发现Muc1基因敲除相关器官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本研究为MUC1的生物学功能的挖掘,尤其是MUC1在肿瘤发生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7.
大型海藻龙须菜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龙须菜乙醇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微藻的生物量迅速减少。当龙须菜浸出成分浓度为42mg·L-1时,相对抑制率为50%,即半效应浓度(EC50)。龙须菜对赤潮藻产生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延缓了富营养化水体中赤潮藻的爆发,从而使龙须菜具有控制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水华杀藻微生物的分离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除藻方法一般分为工程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作为庞大的富营养化湖泊的藻类控制技术,利用工程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控藻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控藻技术的研究热点转向生物控藻技术。在利用生物控藻上,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及藻类; 三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这些杀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 (噬藻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国内外对杀藻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有一些报道,但都不够系统和全面, 本文以本实验室的工作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前三类水华杀藻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食藻原生动物及其在治理蓝藻水华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农业污水直接排入湖泊和江河,使得水体氮、磷等营养盐不断积累,进而促使蓝藻等低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相似文献   
110.
梅州沙田柚结果树中矿质元素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梅州沙田柚 (Citrusgrandisvar shatinyuHout )叶片、果实在各时期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沙田柚在年周期中 ,树体的营养元素含量随着物候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说明沙田柚的栽培必须按各物候期、迎合沙田柚对营养要求 ,适时地、适量地供给各种养料 ;根据成熟果实中N、P的吸收量可推算出其全年所需的施氮、磷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